摘要:可谁能想到, 外界粉丝满心期待小杨哥王者归来的时候,现实却像兜头泼下的一盆冷水。 “小杨甄选” APP 上线第一天,下载量少得可怜,连1万都不到。直播间的情况更惨,最高在线人数才248人,那场面要多冷清有多冷清。
这句曾经响彻抖音直播间的魔性口号,现在听起来竟有些恍如隔世。
2025年3月23日,合肥市联合调查组的通报,对于 “疯狂小杨哥” 所在的三只羊公司来说, 本以为是回归的曙光,可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通报显示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了 6894.95 万元罚没款,还赔付了消费者2777.85万元,89项整改措施也通过了验收,按说具备了恢复经营的条件。
于是在4月8日,三只羊急不可耐地迈出了复出的第一步,推出了独立APP “小杨甄选”,想着靠自营商品来重新赢回市场的信任。
可谁能想到, 外界粉丝满心期待小杨哥王者归来的时候,现实却像兜头泼下的一盆冷水。 “小杨甄选” APP 上线第一天,下载量少得可怜,连1万都不到。直播间的情况更惨,最高在线人数才248人,那场面要多冷清有多冷清。
再看看卖的40款商品,个位数销量的占了35%,有的商品甚至一件都没卖出去。这个被三只羊寄予厚望,当作翻身法宝的电商项目,从一诞生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原本想着靠它去平台化,打破对原有平台的依赖,结果现在却成了信任崩塌的放大镜,把三只羊面临的困境暴露得更加明显。曾经在抖音上风光无限的顶流 “疯狂小杨哥”,如今在自营 APP 上的首次亮相,显得格外狼狈。
时间倒回2024年9月 那场 “香港美诚月饼” 的虚假宣传事件说起。那次事件让三只羊公司瞬间跌入谷底,停播、封禁、整改,还遭到全网的嘲笑。到现在,他们的账号已经掉粉超过 1200 万了。 这起事件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了小杨哥用五年时间垒起的商业帝国。
之前还有过多次产品质量翻车事件,这些事儿加在一起,消费者对他们的信任彻底崩塌了。而且过度依赖 “疯狂小杨哥” 这个个人 IP,一旦出问题,流量反噬得特别厉害,也暴露出这种模式的脆弱性。没办法,三只羊只能断臂求生。
在停播的200多天里,三只羊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了整改措施,改得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彻底。比如说砍掉了80%的合作品牌,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还编制了品控手册。这些措施,其实都指向了他们的自营战略。但要说小杨哥的自营野心,早在2023年就有苗头了。
那时候,“小杨甄选” 突然出现,喊着 “好东西,用得起” 的口号,采用贴牌模式,在生活刚需品市场上大杀四方。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卖出了1000万单。像9.9元的抽绳垃圾袋,39元的氨基酸洁面乳,靠着性价比策略,在抖音橱窗销量榜上那可是名列前茅。
2023年5月,三只羊还特别高调地公布了线下概念店计划。同年11月,花了3000万举办 “小杨臻选群星演唱会”,门票都不对外卖,就免费送给大家。
2024年更夸张,又花了半个亿举办 DXYG-VAC 电音节。三只羊这么亏钱举办活动,图啥呢?其实就是 想把 “小杨哥” 的个人 IP 转化成品牌资产,把自有品牌的名声打出去。
整改之后,推出 “小杨臻选 APP” 就成了三只羊自救的关键一步。现在这个APP底部导航栏有五个模块,分别是首页、分类、内容、购物车和我的。商品涵盖了休闲食品、个护美妆、家清纸品、日用百货、饮料乳品、服饰箱包和生鲜果蔬这7大类,不过商品种类(SKU)只有41款。
内容分类主要是直播和短视频,里面放满了大小杨哥以前的各种视频,他们想把以前在直播间那种 “疯癫直播” 的娱乐风格搬到这个APP里,想用过去的情怀留住老粉丝。而且这个APP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还对开通年费的会员承诺,如果一年下来省不够99元,就把差额退给人家。
可APP上线之后,“小杨甄选” 直播间里的氛围尴尬得不行。观看人数一直在一百人左右徘徊,和以前在抖音直播时动不动就10万+的场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以前直播间里热闹的弹幕没了,“家人们上车” 的大声吆喝也没了,只剩下镜头前新主播冷静又克制的讲解。偶尔有几个弹幕飘过,还都是在问小杨哥什么时候来直播。从这儿就能看出来,之前那些负面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太大了,大家对他们的商品质量把控能力已经完全没信心了。
除了消费者复购的意愿很低,“小杨甄选” 还被贴上了 “低价低质” 的标签。虽说整改之后引入了第三方质检机构,可大家还是怀疑他们是不是换个方式继续割消费者韭菜。对于 99 元的年费会员,虽然承诺省不够就退差额,但 大家心里还是怕被二次收割,所以都不太愿意冒险去开通这个会员。
另外,现在的用户早就习惯了在抖音这些公域平台上,一边娱乐一边购物,这种零门槛、即时消费的场景特别方便。而独立APP不仅需要用户额外去下载、安装,操作起来也麻烦,关键是里面缺乏娱乐内容,所以用户根本没什么动力去下载。
当然,最重要的是复播之后,“疯狂小杨哥” 本人没出来直播,普通主播带货的号召力明显不够。APP上线之后,主播虽然多次说大小杨哥会来直播间,但一直都是新人主播在撑场面。以前靠 “疯狂小杨哥” 这个超级流量发动机带来的流量没了,新的流量来源又没建立起来,现在这个局面又被动又尴尬。
事实上,作为头部主播,“小杨甄选” 面临的挑战更复杂,它既要修复消费者对 “疯狂小杨哥” 个人IP的信任裂痕,又要在竞争激烈的自营品牌市场里找到自己的特色。
从流量收割到品牌沉淀,中间有一道供应链的鸿沟需要跨越。主播们不能只想着把商品卖出去,更要学会怎么把控商品质量,管理好供应链。小杨哥能不能靠着 “小杨甄选” 实现翻盘,关键要看两个问题怎么解决:
一是怎么让消费者“忘掉”之前那些翻车的事儿,重新建立信任;二是怎么让自营品牌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消费者经历过无数个“全网最低价”的套路,见识过太多“翻车后痛哭道歉”的戏码,他们对网红经济的免疫力正在增强。现在连楼下超市老板都知道:“直播间里喊赔钱补贴的,十个里有九个在算账。”这种群体性觉醒,让所有试图用情怀牌、家人牌续命的网红陷入囚徒困境—— 你越声嘶力竭,观众越觉得你在演戏 。
来源:鹰不需鼓掌也在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