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热不热,就看谷雨”,明日谷雨,今年三伏天期间会很热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05:13 3

摘要:“斗转星移,节气更迭向前。”古人判断节气在哪一天,只用八个字,就是“昼参日影,夜考极星”。简单来说,就是白天观察和记录太阳的角度和正午影子的长度,晚上观察星象的变化。

导语:“三伏热不热,就看谷雨”,明日谷雨,今年三伏天期间会很热吗?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向前。”古人判断节气在哪一天,只用八个字,就是“昼参日影,夜考极星”。简单来说,就是白天观察和记录太阳的角度和正午影子的长度,晚上观察星象的变化。

古人把整个周天用“天干地支”来划分,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的时候,同时,太阳的位置也刚好到达黄经30°时,就进入谷雨节气了。这个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公历4月19日-21日之间变动,今年是在4月20日这天。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过后,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夏了,将正式开启夏季。因此,作为由春季向夏季的过渡节气,谷雨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雨天气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谷雨时节不仅是作物茁壮成长和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名称的来源,民间大致流传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雨生百谷”之说,此时节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被称为“谷雨”。

对于谷雨的名称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与祭拜文祖仓颉有关。相传,仓颉造字后,上天为了嘉奖他,便在其去世的这天落下谷子雨,因此人们把这一天定为谷雨节,有“仓颉造字,天雨粟”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仓颉的崇敬和感激之情。2025年的公祭仓颉大典将于4月20日在陕西白水仓颉庙举行。

谷雨节气这天除了有祭拜文租仓颉以外,谷有赏牡丹、喝谷雨茶、祭海、贴谷雨贴等习俗。另外,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谷雨时节会吃香椿、豆芽、韭菜等食物。并且,也有地方这天会用野菜熬面汤,据说,这天吃了面汤,人就气血通畅,接了“地气”了。

谷雨到了,在民间有“三伏热不热,就看谷雨”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三伏天期间到底热不热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2025年“三伏天”哪天入伏,哪天出伏?

三伏天”既不是节气,又不是节日,但却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段时节。

按古代阴阳五行中的说法,春天属木、夏天属火,长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其中,长夏就是“三伏天”。

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古人认为秋属金,夏属火,火又克金。所以,金是怕火的,在最热的那段时间要给它“”起来,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

三伏天”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民间有“夏至三庚属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的口诀。

意思是说,从夏至节气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到了第三个庚日这天便入伏了,也叫“头伏”;再往后数10天,第四个庚日时进入中伏,又称“二伏”;从立秋这天开始算,数到第一个庚日时为末伏,又称“三伏”。

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为10天,但中伏不固定,有的年份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五个庚日则为20天。

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三伏天呢?

因为,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开始酷热的时候是从小暑节气开始的,到了处暑的时候暑热就褪去了。而“夏至三庚入伏”正好能够保证“入伏”出现在小暑节气里,“秋后一庚数末伏”,也能保证“出伏”出现在处暑前后,正好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最热的那一段时间相匹配。

按“夏至三庚属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的口诀来计算,2025年的三伏天具体安排如下:

7月20日入伏,8月19日出伏,共计30天,结束了连续几年40天“加长版 ”的三伏天。其中,初伏从7月20日开始到7月29日结束,共计10天;中伏从7月30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共计10天;末伏从8月9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共计10天。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期间到底热不热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谷雨农谚中是怎么判断的: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谷雨节气当天刮起了南风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三伏天期间,阴雨连连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多。这样一来,当年的三伏天期间可能就不那么酷热,会比较闷热。

这句农谚按现代的知识来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三伏天通常是在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这个时候是北半球最热的时段。

如果,这个时候,此时若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或强度较弱,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易在长江流域或华北地区交汇,形成持续降雨。如梅雨或“七下八上”的华北雨季都是其具体表现。若前期暖湿气流比较活跃,如谷雨时南风多,可能间接反映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进程较快,导致“三伏天”期间降雨的概率增加。

类似的农谚还有“谷雨南风起,三伏多暴雨”等,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说,如果谷雨节气当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的话,往往预示当年的“三伏天”期间的暴雨天数较多,同时,也说明当年的“三伏天”期间会相对凉爽一些。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谷雨时节有雨的话,有雨利于种棉,同时也意味着三伏天雨水较多,天气不会太热。反之,如果谷雨这天是个晴天的话,则预示当年三伏天期间会比较炎热。例如,像农谚“谷雨晴天,三伏高温”、“谷雨太阳大,六月火烧天”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谷雨当天是个大晴天且没有响雷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三伏天”期间太阳会很猛烈,非常酷热。反之,如果谷雨这天下雨且有响雷的话,则预示当年伏里雨多较凉爽。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意思是说,如果谷雨节气当天刮起了北风的话,则预示接下来的气温相对较低,并且,这种冷天气可能会断断续续的持续到农历五月份。这样一来,当年的三伏天期间可能相对凉爽一些。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谷雨出现在农历三月上旬(月头)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农历六月份时天气会比较炎热;如果谷雨出现在农历三月下旬(月尾)的话,则预示到了当年农历六月份时会比较凉爽,说明降雨天气多,要注意防范涝灾。

今年的谷雨节气落在了农历三月廿三这天,是在“月尾”了,按农谚的说法,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期间可能阴雨天气比较多,天气相对凉爽。

从天气情况来看,谷雨前后,我国南方多地阴雨连连,江南、华南等地局地有大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对当地的旱情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然,以上这些农谚都是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全国那么多地区,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作为参考即可!

那么,您认为今年三伏天雨水多不多,热不热呢?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