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逻辑:找到能持续赚钱的行业龙头(比如茅台、宁德时代),或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比如做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长期持有,赚企业成长的钱。怎么选?
在股市里混了这么多年,我悟出的赚钱方法就一句话:别贪心,别跟风,赚自己能看懂的钱”。具体来说,可以拆成下面这些“接地气”的套路:
核心逻辑:
找到能持续赚钱的行业龙头(比如茅台、宁德时代),或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比如做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长期持有,赚企业成长的钱。
怎么选?
风险提醒:别在高估值时接盘(比如PE>50倍)别all in一只股票,分散到3-5个行业。
案例:
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时市值不到500亿,如果看懂新能源趋势拿住到现在,涨了10倍+(中途波动再大也装死)。
核心逻辑:
A股散户多,情绪波动大,政策、新闻一出,相关板块会短期暴涨(比如AI、低空经济、鸿蒙概念)。
怎么玩?
风险提醒:这是刀口舔血,10次里可能7次亏,3次赚;普通人拿5%的闲钱玩玩就行,别当真。
案例:
2023年ChatGPT概念火,A股“蹭热度”的汉王科技2个月涨200%,但之后跌回原点,没跑的散户全被套。
核心逻辑:
当市场恐慌(比如股灾、行业黑天鹅)时,抄底被错杀的优质资产。
怎么捡?
风险提醒:别接“飞刀”,等下跌趋势放缓再动手;做好拿3年以上的准备。
案例:
2013年白酒塑化剂事件,茅台股价腰斩,但后来10年涨了20倍。
适合人群:
没时间研究股票,又想跑赢通胀的上班族。
怎么操作:
优势:不用盯盘,省心;长期年化收益6%-10%,比存银行强。
案例:
从2018年熊市开始定投沪深300,到2021年高点卖出,收益≈50%。
终极建议:
用闲钱投资,最多拿资产的30%进股市;别幻想暴富,年化15%就是股神水平;大部分时间在等待,80%的利润来自20%的时间。举个真实例子:
如果你2020年买了光伏龙头隆基绿能,2021年涨了3倍,但2022年又跌了60%,2023年反弹50%——拿得住的人最终赚了,但大部分人会在下跌中割肉。所以,赚不赚钱,其实看的是心态。#你在股市中悟出了有什么可赚钱方法#
来源:疯牛说股刘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