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银河英雄传说》的结尾和未来走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8:27 7

摘要:这部小说的结局纯属作者田中埋雷,你一个开国皇帝25岁就死了,留下的孤儿寡母焉能服众?这样的新帝国根基不稳,而且集齐了“主幼国疑”、“权臣当道”、“母壮子弱”、“重将云集”等等负面BUFF,未来只要出现一丁点儿意外,就会迅速走向内战和分裂,“继业者”战争、诸节度

怎么看待《银河英雄传说》的结尾和未来走向

这部小说的结局纯属作者田中埋雷,你一个开国皇帝25岁就死了,留下的孤儿寡母焉能服众?这样的新帝国根基不稳,而且集齐了“主幼国疑”、“权臣当道”、“母壮子弱”、“重将云集”等等负面BUFF,未来只要出现一丁点儿意外,就会迅速走向内战和分裂,“继业者”战争、诸节度使割据、吕后专权、甚至大米幕府建立都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

到时候只要一个不慎,那就是永无宁日的星际战争,而且战事会绵延几十年之久,直到出现下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军事强人为止。而从军事科学角度出发的话,既然秃鹰之城移动要塞已经出现,那在战争中就很可能会出现可移动的“死星”级帝国要塞。到时候敌我双方就要坐着要塞星开着大手电,带着数万舰队横冲直撞毁天灭地了。

不过如果排除掉这些正常发展路线的话,假设米帅的道德标准一如既往的高、皇太后还能不犯任何大错、小皇帝也能健康成长并且贤明的话,那这个童话故事也是能够继续写下去的。新帝国高层只要钢丝走得好,那么是有可能维持到小皇帝亲政的。而在具体操作中,就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一、削藩

新帝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趁着皇帝驾崩、诸将云集帝都的时候,重新给他们任命新职务,并且进行彻底的削藩,从此不许七元帅擅离帝都——那些说让七元帅仍然统领着舰队,去分镇各处剿灭叛贼的做法,纯粹是一点大唐十节度的教训都没吸取啊。

而在具体的职位安排上,首席元帅米达麦亚肯定是要交出兵权转政务的。那么剩下的主要难点,就是给其余的六位元帅找到好位置了。要知道在黄金树王朝的旧帝国时期,其实是有军务尚书、统帅本部长、宇宙舰队司令官、幕僚长这四个元帅职位(是四长官而非三长官),以及装甲掷弹兵总长、近卫兵总长、宪兵总长这三位总长级别要职的。

而在新帝国的装甲掷弹兵当中,并无奥夫雷沙那样的灵魂级人物存在,因此该职位可以空缺。这样就正好是六个要职,可以合理安排首席元帅米达麦亚转业后的六名元帅了。那么在黄毛死后,新帝国发布的第一份人事安排就会是这样的:

摄政皇太后 希尔格尔·冯·罗严克拉姆

国务尚书 米达麦亚首席元帅(为了防止米帅威权过重成为德川家康,必须将其转为文职并且不能封为宰相)

军务尚书 瓦列元帅(除了米帅以外,瓦列的战绩较好为人也稳重,还有镇压地球教的功劳,从忠诚度和能力上都没有话说)

统帅本部长 梅克林格元帅(艺术家提督曾经担任过大本营幕僚总监,是统帅本部长非常合适的人选)

宇宙舰队司令官 缪拉元帅(这位是最忠心耿耿而且最年轻的元帅,让他鞍前马后的全宇宙去跑其实是最合适的)

幕僚总长 毕典菲尔特元帅(这位性如烈火的猛将担任三长官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合适,职位又不能太低,只能削去兵权让他去当参谋长,没事就搞搞图上演习过过干瘾吧)

近卫兵总长 艾杰纳哈元帅(这个职位负责皇室成员的安全防卫工作,可以知道不少高层密辛,由沉默寡言的艾帅担任是非常合适的。这样还可以让克斯拉从帝都防卫任务中解放出来,将精力专注于宪兵工作)

宪兵总长 克斯拉元帅(这也是没什么争议的,克斯拉是元帅中唯一适合干脏活的,又迎娶了希尔德的侍女,可以说是皇妃的人了。未来的新帝国宪兵,将是锦衣卫加东厂的恐怖存在,是皇太后的最大倚仗)

重组后的新帝国军最高层,将会是三长官和三总长的平衡状态,应该说是能够稳定住的。同时为了防止野心家上位,还可以宣布由于已经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元帅职位也将予以冻结,今后不再授予新的元帅了。

二、重编

成功削藩以后,新帝国军的元帅级人物除宇宙舰队司令长官之外,都不再拥有直属舰队。而在帝国军的六元帅之下,将重新恢复18个宇宙舰队建制,由各元帅的麾下副将实际统领舰队。

原先各元帅麾下的约16000艘战舰,都要一分为二(米达麦亚舰队可以一分为三),拆分后的每个舰队大约有8000余艘。而一拆二后的其中一个舰队司令,将由原元帅指定的副将担任。至于另一个舰队司令,则由摄政皇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提拔。

同样为了防止太后的势力做大,保证诸元帅的生命安全,杜绝日后出现韩信或者岳飞式悲剧的可能,各元帅的副将都要长期驻外担任舰队司令,并且由元帅本人直接推荐任免。特别是为了首席元帅米达麦亚的安全,在他自愿交出兵权之后,他原本的舰队要一分为三,设置起码三个舰队司令。

这样最终建立起的新帝国常备舰队,就包括了六元帅舰队拆分成的十二个舰队、大米舰队拆分成的三个舰队,加上原皇帝直属舰队改编的三个舰队,共编成18个宇宙舰队共约18*8000=144000艘,总体规模大概是旧帝国军的三分之二。

这样在拥有新领地和费沙的前提下,新帝国财政至少是旧帝国的两倍,又不用养活十多万的贵族私兵,老百姓的负担无疑会轻得多了。

三、分镇

新银河帝国的问题是太大了,按照以前的设定,从海尼森跳到伊谢尔伦要塞就要至少20多天,在元帅们都要集中在帝都的情况下,再囤积大半舰队于费沙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新帝国将采用军区制,由上将或者一级上将分镇各地,一有异动就可以迅速出击。其中明确需要设置军区的,就有如下九个战略要地:

原帝国首都奥丁星区、

原帝国交通中枢奇霍伊萨星区、

扼守另一条回廊的伊谢尔伦星区、

两回廊之间的交通中点佛尔塞提星区、

原同盟多次反叛过的艾尔法西尔星区、

原同盟有人星域的入口兰提马利欧星区、

帝国大侵攻的核心基地干达尔星区、

原同盟首都海尼森的出口利欧培尔德星区、

原同盟首都海尼森的另一出口凯利姆星区。

到时候这以上的九个战略要冲,都需要常驻一个帝国舰队防守,分别由锦兹、拜耶尔蓝、皮罗等人担任常备舰队司令官。为了防止舰队谋反,还要如当年的旧帝国伊谢尔伦要塞一样,任命同级别的驻留星域防御司令官,以抑制舰队司令由于权力过大导致的野心。同时为了防备宇宙海盗,各星系也将仿照同盟旧制,建立起直属星系政府的星域警备队,开支由各星系财政自行负担,规模则是数百到上千不等,以2000艘的分舰队为数量上限。

这样一来,常年在外有九个舰队、常驻首都费沙的也有九个舰队,各自占了总数的50%。而常驻在外地的各舰队兵力,每个舰队都只有8000多艘,司令官所管辖的也不过是一个星系,还有辖区内的防御司令官和文官分权挟制,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同时为了防止舰队司令变成地头蛇,还需要采取常备舰队轮换制度,舰队驻外一年就可以回到首都休整,与驻扎帝都的常备舰队定期轮换,以防止京畿部队承平日久战斗力下降。

四、限制

至于同盟残党所盘踞的海尼森,则需要严格限制其兵力规模:希瓦星域会战时伊谢尔伦军不过9800艘,为了掩护尤里安登上伯伦希尔损失也不小,梅尔卡兹提督更是和杨舰队总旗舰休伯利安一起沉没,估计战后能幸存六成大约5880艘就很了不起了。那么新和约中规定的海尼森的总兵力,如果能够保持在帝国军单舰队的七成约5600艘,就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数字了。而该舰队的具体政治地位,应该高于帝国单舰队司令而低于七元帅,财政则由海尼森自治政府自行负担,属于超大规模的自治星域警备舰队。

而为了防止海尼森舰队的异动,就需要在邻近星域出口分别设置凯利姆和利欧培尔德两个军区,用两个满编常备舰队将其牢牢钉死在原地。新同盟军在停战谈判之后缺少重型舰只,能冲出来搞事情的可能性很小。至于普通的宇宙海盗,别说打赢8000艘的宇宙舰队了,能打得过2000艘星域警备队的可能性都没有。

而为了方便管理,未来的新帝国军舰队将采用四四制,8000多艘的舰队下辖四个各2000艘的分舰队,由舰队司令直属一个分舰队,其余各分舰队指挥官级别相当于星域警备队司令。每个分舰队下辖四个各约500艘的大队,每个大队下辖四个各约120艘的中队,每个中队下辖四个各30艘的小队。

五、绝育

新帝国的另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核心人物太少而且没有备份。无论是皇太后、小皇帝、皇姐、还是米帅,这四个人只要有哪怕任何一个出事,都将是新帝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特别是在皇姐这边,作为实际上的帝国皇室唯一顺位继承者,无论任何人如果能够挟制她,甚至能将其迷惑成为入幕之宾,生下的孩子都有资格成为未来的帝国继承人,那造成的问题可就大条了。而同样也有类似隐患的,就是非常年轻而且身体健康的希尔德皇太后,如果将来出个嫪毐什么的,那么不仅小皇帝的地位岌岌可危,帝国也有陷入内乱的风险。

所以莱因哈特去世之后的当务之急,就是为了防止皇室后继无人,要在黄毛刚死的时候赶快进行取精手术,再和皇妃取出的卵子结合为受精卵,然后将其冷冻起来永久保存。至于这座由数万吨合金浇筑而成的永久冷库,将设置于地下数千米处并且需要驻扎重兵保护。而开启冷库的钥匙,则可以分为八枚芯片钥匙,由狮子之泉七元帅和皇太后分别掌管——感觉怎么像是八旗的四十二章经啊?

而在此之后,皇姐和皇妃还要在帝国重臣的公开见证下,进行切除卵巢的永久性绝育手术,以彻底的杜绝将来的后患。这样哪怕是万一小皇帝出事,只要有皇太后和至少四位元帅共同使用钥匙(千万别玩鹿鼎记里面缺一部就拼不出来的梗,那纯属是给自己下套),就可以打开冷库取出冷冻受精卵,并在帝国重臣的共同见证下将受精卵植入皇太后子宫,再次培育出下一任的帝国继承人来。

当然了,如果到时候连四位元帅都凑不出来的话,那就意味着帝国已经陷入了内战,叛军是绝不会承认未来婴儿合法性的。那还是别玩儿这些花活儿了,赶紧调集兵力去打仗要紧啊。

六、要塞

另外新帝国的一个重大隐患,就是核心人物的安全保卫工作无比沉重。皇太后、小皇帝、皇姐(皇姑母)、米帅这四个人全都无比重要,如果他们分散在各处的话,那么每一位都至少需要一个舰队守卫,还要时刻担心负责的舰队司令居心叵测。而平时他们哪怕是想坐个船旅个游,或者是日常见个面聚个餐,都将是一件无比复杂的麻烦事。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做法,就是这四位集中在一起住,完全不需要分开。这也意味着米帅的妻子、养子也将聚在一起,需要保卫的绝对帝国核心就有六个人了——而这些人哪怕是在防卫严密的狮子之泉皇宫,都有可能遭到叛乱舰队的轨道轰炸、或者是地球教徒用宇宙船从大气层外决死撞击,安全漏洞将是非常大的。

所以最后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皇宫搬上人工要塞星!新帝国本来就要建设影之城和三元帅之城两座要塞,可以将其中的一座改为皇帝的御座所在。直径60公里的伊谢尔伦要塞可以容纳500万人,内部更是什么都有。未来的皇帝要塞可以建成直径120公里、可以容纳1000万人的超巨型要塞都市,并且拥有火力远超雷神之锤的超级主炮、以及能够容纳三个近卫军舰队24000艘军舰的巨大军港——这不就是死星吗?这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小皇帝和他的小伙伴就可以在皇太后、皇姐、爱芳姨妈的精心呵护下,在要塞的保护下安全快乐的成长了。

而为了防止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其余六位元帅和帝国政府的主要文官,也将按照职能一分为三,分别留驻在皇帝要塞、费沙星地表的政府办公区,以及地下数千米深的指挥中心之中,并且需要定期轮换并轮流前往皇帝要塞进行觐见。与此同时留守在首都地区的九个舰队,也将分为三三制管理,也就是三个舰队驻留在皇帝要塞保持战备状态,三个舰队在费沙宇宙港停泊维修度假,三个舰队进行日常的巡逻训练和进行轮换时的航渡。

另外由于帝国已经掌握了移动要塞技术,那么皇帝要塞必然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拥有超空间跳跃能力的。如果有人想模仿书中杨威利所做的那样,给巨型物体装上发动机进行撞击的话,那要塞就可以开启发动机,用变轨来轻松躲过敌人的攻击。

而为了防止其它要塞来攻击的可能性,皇帝的要塞也将是唯一的。到时候全帝国除了皇帝要塞之外,将严禁建造任何直径超过10千米的要塞星。而预想中的影之城和三元帅之城,也就只能建成一座了。同时为了节约预算,就连狮子之泉皇宫都可以停工改为政府办公区,伊谢尔伦要塞的一些防卫炮台也可以拆除,把大部分的力量都集中到皇帝要塞上。

这样的小皇帝在长大之后,就能驾驶着要塞星御驾亲征驰骋宇宙,兑现“罗严克拉姆王朝的皇帝永远站在阵前”这句庄严的承诺了。而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只要小皇帝一成年,就需要取出精液予以冷冻保存,并且还要提前准备好优秀女性做为未来的代孕母体,这些女性自然也就是小皇帝未来的相亲对象了。

等到了小皇帝大婚并且成功诞下子嗣之后,皇太后和皇姑母(皇姐)就可以平安迁移到地面,退居二线没事儿含饴弄孙了。而那个时候的帝国,估计已经在建设第二颗要塞星了。

来源:陈天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