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宋任穷毛遂自荐,魂牵梦绕原子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09:38 2

摘要:1955年9月,宋任穷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随后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党中央已作出创建中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的决策。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宋任穷: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上将

03毛遂自荐,魂牵梦绕原子弹

1955年9月,宋任穷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随后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党中央已作出创建中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的决策。

◆1955年国庆节,宋任穷(左一)与邓颖超(左二)、陈赓(左三)、萧劲光(左四)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恩来在一次会后见到宋任穷,对他说:“要从军队里调个中央委员,以加强地质战线。”宋任穷很希望自己能够投身于祖国的经济建设,亲手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两天后,他再次见到周恩来,毛遂自荐地说:“就把我调出来吧。”并说明请求调动的原因,“我对穿那一身上将制服不习惯。”周恩来听了,高兴地说:“你能来,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是,你能出来吗?你那一摊子谁来接?”宋说:“部里还有人。”周恩来说:“那好,但要请示主席。”不久,周恩来告诉宋任穷:“主席有新的考虑,要成立原子能委员会。”1956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原子弹的第三机械工业部,任命宋任穷为部长。能够肩负如此重担,宋任穷感到无尚光荣,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当时,中国原子能事业一穷二白,一切从零开始。宋任穷上任伊始,主要抓三件事:队伍组建、地质找矿和科研基地建设。

搞原子弹不比打仗,要靠科学,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为此,宋任穷登门拜访了中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张劲夫,张劲夫爽快答应将原子能研究所全部交给三机部,并说“邓稼先从美国留学回来,是个能挑重担的人才,也交给你。”在宋任穷的筹划与协调下,很快组织了一支包括邓稼先、钱三强、李四光等顶级科学家在内的科研队伍,地质部、冶金部、建工部、煤炭部等都将相关设计部门及施工单位划拨给三机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原子能科技工业体系。

1957年7月,以聂荣臻、宋任穷、陈赓为正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联进行核技术援助谈判。回来后,毛泽东专门听取宋任穷的汇报,并当着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的面对宋说:“原子弹能不能爆炸,就看你的了!”

随即在青海高原、玉门戈壁、大青山下、黄河之滨摆开了中国核工业建设的主战场。铀是制造原子弹的主要原料,因此,宋任穷把找到铀矿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哪里发现铀矿,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睡木板床,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还亲自拿着伽码仪测量矿点。宋任穷曾回忆说:“当时,我年纪还不大,不到五十岁,不论冬夏,都与干部、工人一起住帐篷,同吃同住,并且向他们学习地质找矿知识。地质找矿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经常出没于深山密林,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但是广大地质科技人员和工人,知道自己是为建立和发展祖国原子能事业找矿,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激励大家以苦为乐,以难为荣,奋不顾身,忘我工作。结果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1958年正式向国家提供了第一批铀矿工业储量。”

◆1959年,(左起)聂荣臻、万毅、李强、宋任穷于莫斯科留影。

1959年6月,苏共中央图谋撕毁协议,中止对中国的援助。利用这段短暂的时间差,宋任穷采取了两个紧急行动:一是抢建浓缩铀厂主工艺厂房,紧逼苏方履行合同,交付设备;二是组织科技人员同苏联专家对口学习,千方百计把技术学到手,把资料弄到手。与此同时,宋任穷布置抓紧自己的研究工作。一天,宋任穷去核武器研究所,看到大家劲头很大,就鼓励说:“人家预言我们搞不成,我们一定要争口气。你们都是搞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你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口气变成动力,把我们的事业搞成功。”正是有了这些应变的措施,我国原子能事业才没有造成混乱和停顿。

1960年7月,苏联翻脸撤走在华全部专家,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宋任穷以政治家的敏锐指示抓紧做工作,利用请专家吃饭、开会欢送、私人接触等机会,大讲中苏两国人民友谊和交情。这些做法立竿见影,不少与中国科技人员有交往的专家,临走前以各种方式把有关的技术资料留了下来。有的在销毁资料时,却把碎片有意留在了地上。从这些碎片中,中国技术人员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对继续进行未完工的工程有很大帮助。当然,苏联专家中也有不友好的,他们不但不留资料,并且还说:“这是对你们的毁灭性打击,你们只能守着一堆废铜烂铁。”“从此你们将处于技术真空状态,中国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针对此,宋任穷发誓说:就是不依靠你们这些老大哥,我们也要自力更生拿下原子弹!可是,当时东北重工业亟待恢复,宋任穷只得执行中央决定,出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实在舍不得离开,对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他有着极强的荣誉感与使命感。而且他感觉,“在这样的时刻离去,就像在激战犹酣的关头,被命令撤出战斗一样”。于是宋任穷去找贺龙、聂荣臻、罗荣桓、邓小平,谈自己的想法。邓小平则说:“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毛主席已经定了,准备去吧。”

◆1961年,宋任穷在沈阳北陵公社柳条湖大队参加春耕劳动。

在宋任穷的推荐下,刘杰继任二机部(由三机部改)部长。

1960年9月,宋任穷带着几分眷恋和惆怅,告别了令他魂牵梦绕的原子能事业。临行前,刘杰要为之饯行。宋任穷说:“饭就免了,但有一个要求,你无论如何要答应,那就是,一有原子弹试验的消息,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1964年10月16日,那个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宋任穷突然接到刘杰打来的电话,告之下午3点钟爆炸。那一天,宋任穷一直都在守候。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全世界引起极大的震动,全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宋任穷曾主持其起步阶段的工作,饱尝酸甜苦辣,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说:“我在二机部工作过四年多,曾经为此费过一些心思,作过一些努力,当然也感到特别高兴和欣慰。”(未完待续)

(选自《党史博采》,作者于继增)

011932年4月19日

晨,红军对漳州外围之敌发起进攻。

红15军在红4军配合下,迅速攻占了榕子岭、笔架山,并向南靖方向扩张战果,红44师主力以神速行动,直下南靖,与红45师已合围敌杨逢年的145旅,攻占了南靖县城。红3军适时从红4军方向进入战斗,向纵深方向发展。红军各部密切协同,迅速占领了天宝、南靖线,并乘胜向漳州市区追击前进。下午,红军在天宝东南的茶铺地区击溃漳州市区来援之敌,并乘势向市区追歼逃敌。

张贞见败局已定,遂焚毁城内军械库及大批军用物资,乘夜暗率残部向漳浦、诏安方向逃窜。

董振堂率军团直属队在龙岩后方组织运输队不停地往前线运送弹药、粮食、食物、饲草,又从前线接回伤员,抬进后方医院救治。

红14军在赣南、闽西地区肃清残匪,扫除敌占据点。

★漳州战役期间红15军第45师驻地阁老楼

021933年4月19日

红5军团驻军涪漳休整,处理伤兵事务,运走130余人,尚有40余名未运走。

红15军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和研究该军135团动作之不恰当牵动整个战局的问题。

★涪漳(今崇仁县相山镇浯漳村)

031934年4月19日

敌河东纵队第79、第6师,在数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大罗山、延福嶂等红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开始向广昌实施第二期进攻。

中革军委以红13师会同坚守阵地的红3军团6师为右翼队,继续坚守阵地,并从右翼向敌人进行反击。13师由石咀出发,取道田南堡、乐善亭、古竹集结,主力于高庄上、邓家山地域自南华山、万龙寨、郭家寨、裘家嶂、小军峰之线。7时许,红37团占领龙泉庵、南华山、大排、高坑、里峰之线,并向中和圩、赖源侦察游击。其余则占领邓家庄、郭家寨,并以主力集结该处,配合友军适时突击。12时,敌已占领延福嶂,向沙岗北白叶前进,策应樊敌攻大罗山、天井围。13师集结主力于邓家庄附近,向芙蓉塅、石源方向突击。晚宿营于郭家寨、垇上。

红34师在大田市等地,继续驻防建泰沿线,阻击、迟滞向建宁压迫前进的敌人。

红15师运动会在将军殿圆满结束,部队总结检讨这次运动会的经验。

★广昌保卫战第二阶段战场遗址——长生桥、伞盖尖一带

041935年4月19日

中革军委在龙场急电1、3、5军团、军委纵队首长:估计吴奇伟敌2个师20日逼近安姑,我野战军明20日续进至安姑、父邦之线,当吴敌继逼兴仁时,则进击之,容我续向兴仁西北前进。

红5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前梯队通讯连和后卫部队离开贞丰县城,连夜行军赶往兴仁。在安龙(今龙山镇)的暗河,击溃安龙县警备队长蒋德安与其弟龙山区区长蒋兴之的地方武装。军团司令部经狗场、龙场、卡子抵巴林宿营,约70里。

★ 安龙县龙山镇

051936年4月19日

红32军进逼雅江。雅江守敌2个团弃城逃跑。红军占领雅江后,乘胜追歼敌人,歼敌一部,并占领西俄洛,将康定之敌李韫珩部阻止于雅江以东,保证了红 2、红6军团北进的侧翼安全。

红2、6军团占领祥云、盐丰。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帮助藏族同胞春播。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