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任敏的新剧《良辰美景》开播,结果刚上线就被骂上热搜。但这次网友的炮火不是冲着演技,而是清一色的吐槽:"和原著小说形象差太远!""选角失败!""女主不够美,男主不够帅!"
最近,任敏的新剧《良辰美景》开播,结果刚上线就被骂上热搜。但这次网友的炮火不是冲着演技,而是清一色的吐槽:"和原著小说形象差太远!""选角失败!""女主不够美,男主不够帅!"
有意思的是,男主角此沙虽然同样被说"不符合原著",但讨论度却低得多,甚至有人调侃:"男主丑得安静如鸡,女主丑得惊天动地。"——为什么同样是被骂"不符原著",女演员总是承受更多的恶意?
1. 任敏真的"毁原著"了吗?
《良辰美景》改编自热门小说,原著中的女主被描述成"倾国倾城""明艳动人",而任敏的长相更偏向清秀邻家,确实和读者想象中的"绝世美人"有差距。但问题是——影视化改编,就一定要100%还原小说形象吗?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哈利·波特》里的赫敏(原著描述是大门牙、头发蓬乱)就不该让艾玛·沃特森来演,因为她太漂亮了;《权力的游戏》里的龙妈也不该是 Emilia Clarke,因为她比原著描述的"银金色长发、紫色瞳孔"差了点意思。
改编剧的核心,应该是抓住角色的灵魂,而不是复制外貌。任敏或许不是读者心中的"第一眼美女",但如果她能演出角色的性格和魅力,那她的选角就不算失败。
2. 为什么"不符原著"的骂声总是对准女演员?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当有小说改编剧播出,被骂得最狠的永远是女演员。
- 《诛仙》电影版,孟美岐演碧瑶被骂"毁经典",但肖战的张小凡却收获一堆"演技进步"的宽容评价。
- 甚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刘亦菲的白浅都被说"不如杨幂",但男主杨洋却没被大规模攻击。
为什么男演员可以"靠气质弥补",女演员就必须"百分百贴合"?这种双标,本质上还是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苛刻审视——女演员必须美得符合大众期待,而男演员只要"不拉胯"就能过关。
3. 我们愤怒的,到底是不符原著,还是不符合我的想象?
很多人骂任敏"毁角色",但其实他们愤怒的并不是演员本身,而是自己的幻想被打破了。
小说里的角色是文字塑造的,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想象。有人觉得女主该是明艳挂的,有人觉得该是清冷型的,但影视化必须做出选择,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骂不符原著,很多时候只是"不符合我个人喜好"的另一种说法。
更讽刺的是,我们一边骂资本"审美降级",一边又对非标准审美的演员极尽嘲讽。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演员?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脸,还是真正能演出角色深度的演员?
4. 改编剧的困境:满足书粉,还是尊重创作?
《良辰美景》的争议,其实反映了所有IP改编剧的困境——到底该完全迎合书粉,还是允许创作团队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完全按书粉的想象选角,那可能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因为每个人的想象都不一样。但如果完全不顾原著描述,又会被骂魔改。这个平衡点,真的很难把握。
或许,我们应该给改编剧更多宽容。影视化不是复印机,而是一次再创作。只要角色立住了,故事讲好了,外貌的差异真的那么重要吗?
结语:别让"还原度"绑架了影视创作
任敏被骂"不符原著",表面上是选角争议,实则暴露了我们对待女演员的苛刻,以及对改编剧的狭隘理解。
小说是文字的艺术,影视是视听的艺术,两者本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我们只盯着演员的脸是否符合想象,而忽略了表演和故事本身,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觉得改编剧必须100%还原原著形象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来源:花花的影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