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多方面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图为游客在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休闲购物。记者 张晓峰 摄
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多方面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消费新场景,作为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品质的关键载体,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日起,本报将推出“体验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走进那些备受欢迎与独具特色的消费场景,解锁消费新玩法,感受生活别样精彩,探寻消费升级的新方向。
“快看,石家庄的特色景点和美食都‘藏’在这些印章里。”4月15日,湾里庙步行街的印冀文创店迎来又一波打卡“集章”的游客,他们手持漂亮的笔记本,以“盖章游”打卡街区,镌刻下美好的回忆。
从“特种兵旅游”、Citywalk再到如今的“盖章游”,湾里庙的消费场景持续上新,商文旅体验“招式”不断翻新,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街,正以全新姿态讲述着石家庄的故事。
继2023年11月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后,今年4月15日,湾里庙步行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正式揭牌,增添了又一闪耀的“国字号”荣誉。昨日,记者走进街区,探寻湾里庙步行街的“常青秘籍”。
老街焕新 传统与现代交融
漫步在湾里庙步行街,人潮熙攘,吆喝声、欢笑声与戏曲唱腔交织,一幅充满活力的商文旅画卷徐徐展开。
从百年前正太铁路旁的商业萌芽,到如今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步行街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百年老街迸发出新的魅力。
“您眼前这个复原的戏楼,百年前可是梅兰芳唱过戏的地方。”在同乐戏楼前,一位石家庄市民正与驻足的游客攀谈。戏台上,河北省梆子剧院演员正表演经典选段,坐在台下公共休闲椅上的,有戴着花镜的老戏迷,也有捧着奶茶的年轻人。戏楼前的戏鼓和脸谱,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
湾里庙步行街在20世纪初随着正太铁路开通而建。为何叫湾里庙呢?据街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湾里庙其实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庙宇,正名叫“苍岩圣母庙”,是大名府胡氏建的。庙坐东朝西朝着苍岩山,原来这地儿叫七里湾儿,离振头乡七里,百姓叫久了就成湾里庙了。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区,这里见证了石家庄市商业的发展变迁,同芳照相馆、永春茶庄、金凤扒鸡、中和轩、大西洋钟表行等很多老字号就起源于此地,曾闻名全国的“华北品牌服装第一市”新华集贸市场也坐落在街区。
在城市更新中,2021年湾里庙步行街启动街区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7月,湾里庙步行街正式开街运营。近年来,街区深度联动周边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业态,接连引入众多品牌首店,增强线下购物新鲜感,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城市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消费聚集地。
跨界联动 商文旅巧妙融合
华灯初上,街区3D裸眼大屏上的巨龙正腾云驾雾,引得举着手机的游客阵阵惊呼。
“这个转角屏效果太震撼了!”来自天津的大学生陈曦边录视频边对记者说,“刷短视频看到这个打卡点,特地坐高铁来体验。”在她身后,百米长的天幕正变换着四季光影,行人抬头就能看到樱花纷飞的春日幻境。
年轻人的文旅体验需求,在街区催生了一批新商业店铺,印冀文创便是其中一家。
迷你收藏版的京剧脸谱、中山国立体小人、五彩大漆杯……踏进印冀文创的小店,迎面而来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小到冰箱贴、明信片,大到工艺美术大师们的非遗作品,传统手工技艺的精细秀美一览无遗。
在小店西墙上,记者看到张贴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印章,每枚长约10厘米,通过别具匠心的构思与设计,巧妙地将正太饭店、大石桥、赵州桥等标志性景点,以及晋州鸭梨、藁城宫面等特色物产融入方寸之间,用既有趣又新颖的形式,让游客在互动中深入了解石家庄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里有城市特色章、文创特色章、龙年特色章,加起来总共60个,顾客进店可以免费盖章。”店员米热介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有近千名游客来店里打卡“集章”,2025石家庄马拉松赛举办的那个周末,居然有三四千名外地游客来店里打卡,同时也带火了店里的特色文创产品。
从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充满新奇的潮玩体验,这里已然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时尚地标。通过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街区积极打造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推出了湾里庙民俗展演、新春灯会、非遗展等多个品牌活动,成功打造了“文化+商业+旅游+娱乐+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前,湾里庙日均客流量近30万人次。”湾里庙步行街运营公司董事长杜增会说,街区秉持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创意更好融合的理念,努力彰显街区独有的文化特质,有效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片区联动 重塑地标新魅力
多业态运营让街区引领了文旅消费风尚,而沉浸式体验场景为游客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
门外是热闹街区,熙熙攘攘。屋内,相对安静的工作室,不时有敲打声响起。一门相隔,仿佛两个世界。上身穿格子衫,下身着牛仔裤的郭海博,一边拿着铁锤在一毫米厚的钢板上敲打,一边为游客讲解铁板浮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海博是入驻街区的国家级工艺大师之一。他的郭海博铁板浮雕工作室和周淑英剪纸工作室、郝友友烙画工作室一起,成为街区的文化新地标。
“每一位游客的到访参观,都是对剪纸艺术的传播推广。”周淑英说,在这个工作室每天能见到不同游客,交流中会有新鲜感。她指着桌上摆放的哪吒剪纸图案说,不少创意是在同游客聊天中萌生出来的,很受市场欢迎。
一个个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入驻,也在不断提升着湾里庙步行街的文化厚度和历史底蕴。
“老街只有与时俱进,与新景融合共生,才能保持活力,赢得游客。”省商联会副会长姬建朝认为,名家工作室、文创店、汉服馆等体验业态的引入,让商业、文化和旅游业态三者之间巧妙融合,为游客营造了沉浸式、全方位体验空间,实现了从单纯游览到深度体验的转变,让老街越来越有活力。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太饭店,1907年建成,孙中山先生当年曾在这里下榻……”在导游的讲解声中,一群游客正有序参观这座法式小洋楼。
正太饭店、大石桥、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与湾里庙步行街共同构成了“觅足迹·石光记忆游” 路线。“带着孩子来感受历史,从步行街到这些红色景点,一路走下来收获满满。”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说。
石家庄青年国际旅行社的导游胡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设计的一日游线路,将湾里庙步行街与周边红色资源深度融合,很受游客欢迎。尤其是节假日,团队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如今,这条线路已成为“Citywalk 宝藏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石家庄的城市魅力。(记者 焦莉莉 )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