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女士今年48岁了,她平时工作忙碌,生活规律,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然而,前不久单位组织体检,她在乳腺超声报告上看到“乳腺增生”四个字,顿时心里一惊。她赶紧把报告拿回家给老公看,谁知老公却不以为然:“那就是常见的小问题,不用太担心。”
王女士今年48岁了,她平时工作忙碌,生活规律,也没有什么不良习惯。然而,前不久单位组织体检,她在乳腺超声报告上看到“乳腺增生”四个字,顿时心里一惊。她赶紧把报告拿回家给老公看,谁知老公却不以为然:“那就是常见的小问题,不用太担心。”
王女士听了老公的话仍有不安,这才想起邻居李阿姨十年前体检也曾提示乳腺增生,却因疏忽没去复查,结果两年后发现早期乳腺癌,幸亏及时手术才保住一条命。想到这里,王女士决定认真了解乳腺增生的相关知识,提醒身边更多女性朋友别再大意。
1.乳房触痛或胀痛
乳腺增生的患者常常在月经前后出现乳房胀痛,尤其是双侧对称性胀痛明显。其机制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雌激素过高或与孕激素比例失调,会刺激乳腺导管和小叶增生,导致乳腺间质水肿、小结节形成,从而出现酸胀、隐痛或触痛。
表现特征:多数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感到乳房胀满、压痛;月经结束后症状可明显缓解。
干预建议:可在痛感较重时佩戴支撑性好的胸罩,并配合热敷或温水浸浴;如疼痛影响生活,可咨询医生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
2.乳腺触及结节或肿块
很多乳腺增生患者会在自检或体检时触及乳房内多发或局部结节,质地多为稍硬或有弹性。与肺结节类似,乳腺结节的形成与导管和小叶组织的增生相关,但大多数增生性结节为良性。
自检要点:建议在月经后第3~5天进行乳房自检,此时乳腺组织相对柔软;用指腹沿乳晕向外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做“井”字形或“放射状”检查。
进一步检查:若自检发现结节,应及时行彩超或钼靶X线检查;对BI-RADS分级为3级及以上的结节,需定期复查或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
3.乳头异常分泌物
当增生波及乳腺导管时,有些女性会出现乳头溢液现象,分泌物可为乳白色、黄色或血性。
无痛性溢液:多提示导管上皮增生或内分泌紊乱;如果分泌物清亮且无其他症状,可观察;若持续不消失,建议做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有血性分泌物:需警惕导管内乳头状瘤或早期导管原位癌,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行导管镜检查或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4.周期紊乱与全身症状
乳腺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激素水平的不稳定,不少女性还会伴随月经不调、经量增多或情绪波动。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过短(35天)、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均与雌激素过度作用有关。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眠、易怒、头晕、腰酸等症状,多与激素水平波动及增生导致的乳腺牵拉所致。
及时干预,控制风险
乳腺增生本身多为良性病变,但如果忽视上述4大表现,不采取有效干预,随时间推移可能累积病变风险。建议女性朋友做到:
坚持定期体检
每年1次乳腺彩超、钼靶X线交替进行,40岁以上者可适当缩短检查间隔。
关注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体重,减少高脂高糖饮食;避免熬夜、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平衡。
合理用药与营养补充
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中药调经散结、西药调节激素水平;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E、异黄酮等保健品。
心理疏导与支持
保持愉快心情,适度运动,参加瑜伽、太极等舒缓身心;如有焦虑抑郁,可寻求专业帮助。
总之,乳腺增生虽多为良性,但它提醒我们身体内分泌可能存在潜在问题。出现乳房胀痛、结节、溢液或月经紊乱时,女性朋友切勿大意,务必及时检查、确诊并干预,才能将病变扼杀在萌芽状态,守护健康无忧。
来源:妇产科郭妮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