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对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是市场需求大规模释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9 12:01 2

摘要:数字电视系统与采用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数字电视技术从采集、前端处理、传输、接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频谱资源利用充分、传输效果好、便于控制和管理、可提供全新交互式业务及个性化服务等优点。按照传输方式不同,数字电视一般

数字电视系统与采用模拟信号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数字电视技术从采集、前端处理、传输、接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频谱资源利用充分、传输效果好、便于控制和管理、可提供全新交互式业务及个性化服务等优点。按照传输方式不同,数字电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卫星数字电视:通过卫星进行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以直播为主,信号覆盖范围广泛,带宽要求不高,抗灾害能力强,图像质量较高,运营成本低,收看免费或付费低廉。

地面数字电视:通过电视塔和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机进行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信号绕射能力强、抗干扰性好,网络建设简单快速、性价比高,以直播为主,可以实现移动接收和便携接收。

有线数字电视:通过光缆进行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以直播为主,传输稳定,图像质量高,易于实现双向传输。

互联网电视:主要通过宽带有线电视网或广域互联网进行传输,如 IPTV、OTT都属于互联网电视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互联网络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

我国城市和大部分近郊农村以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为主,其运营偏市场化;偏远地区主要以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为主,其运营偏公益化。与境外市场主要由市场化投资主体进行分散投资不同,国内数字电视市场集中建设投资特征较为显著,主要原因系数字电视具有传递国家声音、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等重要作用,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一直战略性决策部署和重点投资建设的领域。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和迭代是带动全球数字电视领域投资的一大主线。

在上一轮模数转换引领的技术迭代中,我国从 2004 年开始部署模数转换,并于 2015 年末初步完成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使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接轨,同一时间段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也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的模数转换。从 2015 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目前已基本关闭地面模拟电视信号,而目前全球仍有众多国家和地区保留地面模拟电视信号覆盖。

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带动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市场不断追求更好的视听体验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行业投资需求将跟随技术迭代持续存在。目前,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技术已进入新一代技术迭代期,行业将迎来模数转换后的新一轮大发展:

一、全球广播电视业务发展存在显著的不均衡、不充分情形,市场潜力较大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来受到全球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基本完成数字化转换,发展中国家受经济、政治、体制、技术、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其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数字化转换仍未完成,仍需要较大的投入方能完成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南亚市场、非洲市场、东盟市场、拉丁美洲市场均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和业务机会。

同时,由于海外市场数字电视网络多由市场私营企业投资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受民族众多、语言复杂、生活习惯等影响,其运营商数量规模十分庞大,个性化需求明显,基于市场化竞争的重复性投资也较为普遍,市场规模较大。

根据 Broadcast Equipment Market 数据,得益于全球广播电视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以及高清电视的普及,2022 年全球广播电视设备(主要为编码器、视频服务器等)市场规模为48 亿美元,2028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67 亿美元,2023 至 2028 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 5.3%

二、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兼具政治、文化、经济多重属性,产业基础庞大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兼具政治、文化、经济多重属性,承担着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娱乐、经济发展等重大作用,决定了其重视整体的社会效益高于片面的经济效益。我国多年来一直将数字电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完整的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电视台为骨干的广播电视体系,实施了“村村通、户户通、人人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已建成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现代化广播电视网络体系,形成了海量的节目资源,对相关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的需求存在庞大的市场主体和产业基础。

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2023 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数据,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超过 5 万家,其中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 2,527 家,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 2023 年实际创收收入 12,212.08 亿元。

三、高清、超高清及 5G 广播电视等新技术的普及将带来大量新增市场需求

当前,视频技术正经历从标清向高清及超高清技术的演进,高清、超高清节目将不断增加,将给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带来较大的增量市场需求。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高清化率的提升也进入深化发展阶段,超高清建设将大大提速。

从国际市场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超高清视频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对于超高清视频技术的视听技术产品需求正在逐渐显现。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方式的变化将会给行业带来较大变化,导致原来大量仅支持标清、高清格式的数字电视产品整体完成新一轮技术迭代更新,市场空间较大。

5G 广播电视是一种基于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播方式,广播(Broadcast)是指内容的分发、传输方式。5G 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将新型交互化视频广播服务和融合信息广播服务以“广播”的方式发送至各类智能终端,是我国拓展广播电视发展方式、构建主流媒体新型传播格局的重要支撑,是最终实现广播电视“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的重要技术途径。

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广播电视节目或推送数据服务,可以不消耗数据通信流量,节约电能损耗,用户数亦不再受网络流量的限制,在诸如大阅兵、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大型展览会等场景中优势明显。目前中国、印度、法国、德国、韩国、英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均在大力推进和试验 5G 广播电视网络,带来新的增量市场需求。

根据广电总局指导发布的《5G广播电视系统技术与规划》对 5G 广播电视建设投资的估算,如果全国范围内商用化普及,仅前端系统的市场需求便达到 73.60 亿元,5G 大塔所含发射机和激励器等市场需求达到80.36 亿元。

综上,数字电视领域作为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需求的重要市场,随着数字电视的每一次技术革新,对于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都将是一次市场需求的大规模释放。在国内市场,我国广播电视信号高清及超高清化、5G 广播电视技术的推广应用均会持续产生新的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由于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广播电视业务也整体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空间也始终存在,保证了专业级音视频信号处理设备拥有长期较稳定的市场需求。

来源:思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