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代各种细分的小族群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01:26 2

摘要:以下内容翻译自清代嘉庆版《广西通志》的“诸蛮”章节。现本站特将其选出整理,供读者学习参考、研究使用。注:古文翻译,别老问编辑什么意思,交代什么立场,自己分辨自己思考。如需学术引用,建议查阅古籍原文(这里就不放了)。由于篇幅较长(15217字),读者们可收藏或转

编者按:以下内容翻译自清代嘉庆版《广西通志》的“诸蛮”章节。现本站特将其选出整理,供读者学习参考、研究使用。注:古文翻译,别老问编辑什么意思,交代什么立场,自己分辨自己思考。如需学术引用,建议查阅古籍原文(这里就不放了)。由于篇幅较长(15217字),读者们可收藏或转发后,再随时阅读。前篇可见:

古籍记录里奇特的“广西蛮族”

古代记录下神秘的广西瑶族

古代记录下神秘的广西壮族

广西古代各种细分的小族群

◎思恩编辑部(整理)

编者附注:《金志》=金鉷《广西通志》;《郝志》=郝浴《广西通志》。在原书中“犭”字旁指代的族群,今一律改写为“亻”字旁。

【僚】

《北史·蛮僚传》:

僚族人,大概是南方蛮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从汉中地区一直到邛、笮、川洞这些地方都有分布,种类很多,散居在山谷里,几乎没有什么氏族之分。他们也没有名字,生的男孩女孩,就按照年纪大小来称呼。比如男人叫阿谟、阿段,女人叫阿夷、阿等,都是按照顺序来的称呼。

他们住在树上搭建的房子里,这种房子叫干阑,大小根据家里人数来定。他们常常会推举一个年长的人做王,但这个王也不能管得太远。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就像中原的贵族一样。每个僚王都有一对鼓和号角,让他们的子弟自己吹打。

他们喜欢互相杀害,很多人因此而死,所以不敢走远路。他们能躺在水底拿刀刺鱼,吃东西用嘴巴嚼,喝水用鼻子吸。死了的人,就把棺材竖着埋了。

他们的性情跟禽兽差不多,发起怒来,父子之间也不避让,谁手上有兵器就先杀谁。如果杀了父亲,就逃走,找一条狗来谢罪,就不再记恨了。如果是报仇互相攻打,就一定要杀了对方吃掉。平常抢劫掠夺,也只是为了换猪狗而已。亲戚朋友邻居之间,也会互相出卖。被卖的人哭喊不愿意,逃跑躲避,他们就把买主带来指认抓捕,像追捕逃亡的叛徒一样,抓到了就绑起来。一旦被绑过的人,就成了卑贱的奴隶,不敢再自称良民了。

丢了儿女,哭一声就算了,不再想念。他们只会拿着盾牌和长矛,不认识弓箭。用竹子做乐器,大家一起吹打,作为音乐的节奏。他们能织出细布,颜色非常鲜艳干净。一头大狗,就能换一个人口。

他们的风俗是敬畏鬼神,特别崇尚滥祭,把被杀的人中长得好看的,就剥下他的面皮,罩在竹笼上,等干了,就称之为鬼,敲鼓跳舞祭祀他,以求得好运和福利。甚至有人把兄弟姐妹妻儿都卖光了,就自己卖身来供奉祭祀。他们用铜铸造器具,这种器具口大肚子宽,叫做铜爨,又薄又轻,很容易煮熟食物。

《岭外代答》:

僚族人生活在右江溪峒的外面,大家习惯叫他们山僚。他们靠着山林居住,没有酋长和户籍。这些僚族人生活得很原始,没有固定的生活方式,靠打猎和吃活物为生,只要能爬能动的虫子都是他们的食物。他们没有年龄和姓名的概念,村里就推选一个有力气的人叫“郎火”,其他人就简单地叫“火”。

每年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用十二个土杯子装上水,按照时辰的位置摆好,然后“郎火”会对着这些水祈祷。过了一夜,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去看,比如如果发现寅时的水还在而卯时的水干了,那就意味着正月会下雨,二月会干旱,他们觉得这种方法很准。

每年,周围的部落都会卖马给官府,路过僚族人的地方时,必须要给他们货物、盐和牛,不然他们就会拦住马路不让走。官府也会用盐和彩绸来和他们和解。

以前传说僚族有二十一种奇怪的类型,像飞头、凿齿、鼻饮、白衫、花面、赤裈等等。现在右江西南一带僚族人很多,大概有一百多种呢。唐朝的房千里在他的《异物志》里说,僚族的女人生完孩子就出去了,男人就像刚生完孩子的产妇一样疲惫地躺着,如果不小心就会生病,而他的妻子却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溪蛮丛笑》:

僚族人睡觉不用床,冬天也不盖被子,他们就用三叉形的木头支起荆棘丛,再抹上泥来当床。他们还会生火烤背,泥土烤焦了就换一块,所以皮肤多半都是黑黝黝的,翻来覆去要换好几次,他们把这叫做“骨浪”。

《溪蛮丛笑》:

僚族的女人生完孩子后,第三天就会到河里去洗澡,回来后准备肉汤给丈夫喝,丈夫则裹着被子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坐在床上,这叫做“产翁”。这些女人也不觉得辛苦,照样做饭、砍柴、烧火,一切都跟平常一样。

《赤雅》:

还有一种叫做“飞头僚”的僚族人,他们在飞的头一天,脖子上会出现一圈像红绳一样的痕迹。到了夜里,他们就像生病了一样,头突然就飞走了,一会儿又飞回来。他们的肚子好像自己就饱了,感觉就像做了个梦一样,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曾经在石抱山的山涧里,偶然看到过两个飞头僚,一个正在吃螃蟹,一个正在吃蚯蚓,一看到人就惊慌地飞起来了。那个吃蚯蚓的飞头僚嘴里还叼着一条一尺多长的蚯蚓,两只耳朵呼呼作响,就像飞鸟扇动翅膀一样。僚族人都看不起他们,不愿意跟他们结婚,想让他们绝种。我想起占城那里有种叫做“尸头蛮”的人,本来是女人,但没有眼珠,头会飞出去吃小孩的粪便。粪便吃完了,小孩就死了,但她的眼睛却会变得更亮。我觉得这种人和飞头僚倒是挺配的,真是让人好笑啊!

《赤雅》:

鼻夷是僚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鼻子像垂下来的钩子,眼睛斜斜的,特别喜欢杀人。他们非常熟悉水流的来龙去脉,臂力像猿猴一样强,牙齿像鳄鱼一样锋利,能吹出像龙一样的声音。他们偶尔会出来买盐,如果你给他们酒,他们会用鼻子一饮而尽。

僚族人还会采集白木做成棍子,无论睡觉还是走路都离不开它。使用这根棍子的时候,只听到风声,他们的身影就一下子消失了。看他们拿着棍子写字,比公孙脱的舞蹈还要精彩。

僚族人喜欢晚上打猎,他们会聚集火把来照明。每个村子都会推选一个有力气的人叫“郎火”,其他人就叫“火”,这大概就是“燎”的意思吧。

《岭南杂记》:

僚族其实是蛮族的一个分支,他们起源于梁、益之间,后来在岭南地区,隋唐时期经常成为祸患。不过那个时候,人们还不说“瑶”这个词。到了宋朝以后,又不再提“僚”了,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族群分分合合,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在隋朝的时候就有不同的名字。明朝的《通志》里,把所有山上的强盗都叫做僚,因为这些强盗都是亡命之徒,临时凑合在一起,不一定有传承的种族,所以没法详细考究他们的来历。

《庆远府志》:

僚族的语言和汉语完全不同,比如他们叫父亲为“爸”,母亲为“妳”,哥哥为“怀”,弟弟为“依”,穿衣服叫“登谷”,吃饭叫“馆竹”,喝酒叫“馆考”,吃肉叫“馆难”之类的。他们的性格很吝啬,杀鸡招待客人的时候,自己都不会动筷子。女的用青布蒙住头,还没嫁人的就在前额披散头发,系上红带子。他们擅长耕作,特别喜欢种棉花。初春的时候,男女都背着刀,去田里除掉杂草,然后锄地播种,之后时不时去看看,等到收获了就离开。他们每年都会换一个地方住,没有固定的住所。和瑶族人相比,他们稍微温顺一些,但也挺狡猾的,有时候也有人会读书写字。

宜山县册:

宜山姆姥其实就是僚人,他们喜欢穿青色的衣服,男人的衣服短小狭窄,老年人的衣服则是细密的褐色布料,女人的衣服则是短袖长裙。他们称呼父亲为“呵”,母亲为“继”,哥哥为“龙”,弟弟为“依”。

天河县册:

天河僚,位于县的东边,也被称为姆姥。他们性格吝啬,习俗粗陋,但非常勤劳耕作,而且特别喜欢佛教。他们会连续三年只吃蔬菜,称之为“血盆斋”,说是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他们会聚集在佛寺里,凑钱准备蔬菜,请僧人超度荐拔他们的父母,这叫做“忏斋”。(根据《粤西丛载》记载)以前他们头发蓬松,赤脚行走,但在明朝成化年间,知县袁瑢禁止了这种习俗,他们才开始戴头巾、穿草鞋。

宾州志:

宾州的僚人,他们的习俗和瑶族很相似。

上林县册:

上林的僚人,他们依靠山势险峻的地方生活,过去常常为非作歹,但现在都已经归顺朝廷了。

【俍】

《粤西偶记》:

俍人,也是古代槃瓠的后代,粤西各个郡都有他们的踪迹。浔州的俍人,自从明朝弘治年间因为大藤峡的叛乱,从黔中被调来征剿,叛乱平定后,他们就留在这里驻守了。这些人散居各地,各有各的首领,以前隶属于武靖州,但武靖土州已经废弃很久了,现在隶属于郡的别驾。

他们的习俗是从小就学习唱歌,男女都通过唱歌来选择自己的配偶。女孩到了及笄之年,就会被放到野外,跟着她的少年可能有几十个,他们依次唱歌,等女孩通过歌声做出回应后,就只留下一个人。男孩会送给女孩一条扁担,上面刻有几首歌,字小得像蝇头,还间或用金彩画上花卉,再涂上漆,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这是女孩劳动时必需的。女孩则送给男孩绣囊、锦带等东西,都是她自己做的,这样他们就约定为夫妇,然后各自告诉自己的父母,再请媒人,用苏木汁染槟榔和蒌叶、石灰来定下婚事。

结婚的那天,迎亲送女的人络绎不绝,歌声震得林木都仿佛在响。女孩到了夫家后,丈夫会用拳头敲她的背三下,然后女孩就用丈夫送的扁担去汲水放到瓮中,接着就回到母家,不和丈夫相见,另外招一个男子同宿,叫做野郎。她和野郎一起住在母家,等到怀孕了,就抛弃野郎回到夫家共度余生,所以野郎也叫苦郎。当她在野郎那里的时候,如果本夫到她家去,反而会被认为是奸淫。等到她回到夫家后,野郎到她家或者她母家以及其他地方相会,也被认为是奸淫。

俍人的歌是五言八句的,唱的时候会叠成十二句,多用古韵,平仄互押,或者隔越跳叶,曲折宛转,喃喃呢呢的。中间有一两句好话,很像六朝时候那种情艳的风格。但是他们的土字土语,十有八九翻译不出来,即使翻译出来了也让人听不懂。

《金志》:

俍人,无论男女都挽着发髻,前面尖尖的,后面宽宽的。他们用麻织成衣服穿,衣服上没有刺绣,而且常年累月地积着污垢也不洗。女的多半用白布蒙住头,腰上系着大带子,衣服全是素的,没有一点花色。他们擅长用弩伏击猎物,靠打猎为生。孩子们能骑在狗背上,拉弓射野鸡、兔子,还能挖老鼠。稍微长大一点,就练习骑马穿甲,应募去做狼兵。他们还有一种鸡卜的占卜方法,就是抓一只公鸡,折断它的一只翅膀,然后朝东去掉翅膀上的皮肉,看骨头上的纹路,纹路清晰就是吉兆,纹路模糊就是凶兆,以此来决定行动的方向,这和僮人的占卜方法稍微有点不同。俍人的性情很贪婪,喜欢吃带血和腥臭的食物。他们睡觉的时候就只在草上铺上一点草。不过也有一部分俍人比较开化,他们住在瓦屋里,种稻田,经常出去卖货物换钱,和普通的百姓没什么区别。

永宁的俍人,在明朝隆庆初年的时候,从那地、南丹招募来征讨古田,事情平息之后,就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耕种。他们的习俗和僮人差不多,现在他们的服饰也和普通的百姓没什么区别了。

雒容县册:

雒容的俍人,和僮人、伶人混居在一起,他们的服饰和普通的百姓没什么区别。

《柳州府志》:

罗城郡的那等四个堡都是俍人,男子的衣服和汉族百姓一样,只有妇女的服饰稍微有些不同。

《柳城县志》:

柳城的俍人只有六七个村子,大约一百四十多户。靠近城里的俍人渐渐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而住在乡下的俍人大多还是很粗陋的,他们很怕鬼神。

《庆远府志》:

那地的俍人,衣服和汉族百姓一样,他们靠耕田为生,征兵的时候就去做狼兵,明朝的沈希仪就曾经用他们来打败过贼人。

《金志》:

南丹的土俍,性格很轻率勇猛。

忻城的俍人,习俗很粗陋。

迁江县册:

迁江的俍人,和瑶人、僮人混居在一起,风俗大致相似,他们把交朋友叫做“呢嗳”。

《上林县志》:

上林的东西抚上下一二三等图,有秀马、清水、刁博、猪婆等各个隘口,那里山岗重叠,俍人过去常常凭借险要的地形捣乱,现在都害怕法律了。

泗城府册:

泗城府的俍人,和瑶人交错居住,他们耕山猎兽,性格很顽固强悍,但现在都非常遵守法律。

《金志》:

平南乌路里的俍人,和瑶人混居。归政里的俍人,和百姓混居,他们努力耕种,节省开支,所以没有受冻挨饿的家庭。

《贵县志》:

贵县的俍人,明朝时期因为防御蛮贼而来到贵县,政府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居住,他们和百姓混居。男的常常穿着长袜和鞋子,女的则梳着螺蚌形状的发髻,穿着短衣和绣裙,系着花带,穿着布鞋。他们和百姓通婚,最近还有考上秀才的。

《金志》:

崇善的俍人,住在栏杆围成的房子里,他们梳着椎形的发髻,赤脚走路。结婚和葬礼时,他们会烤牲畜,敲锣来召集亲戚。生病时他们不吃药,只找巫师看病。租地耕种的人被称为田丁,征兵时就去做土兵。

左州的俍人,梳着椎形的发髻,说着蛮语,大多住在山洞里,他们用茅草搭建房屋,挖老鼠来做菜,打柴汲水等活计,大多都是妇女来做。

养利州册:

养利的俍人,他们的房子都是两层的,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他们用石头支起灶台,用剪刀来切割东西,还截取竹筒来汲水。春夏季节,他们会采摘薇蕨等野菜来做食物。男子用一尺长的布帛裹住头,穿着皮鞋。他们选择在旷野中举办宴会来庆祝婚姻,丧事时会使用鼓乐,生病时则不求医。(《金志》)他们有一种习俗,就是使用火箭,火箭射中人就会造成伤害,这种制作火箭的方法非常秘密,只有佩戴金子才能避开它的伤害。

《金志》:

永康的俍人,他们的习俗和左州、养利的俍人相似。妇女们会带着粮食和布匹去集市进行贸易,男子则背着孩子跟随。他们中间有些人还学习汉族的文书。

太平土州的三街、七甲都是俍人聚居地,由于紧邻郡城,所以人们都懂得畏惧法律。

安平的四十三个村庄都是俍人,他们习惯使用弩,擅长击刺。

恩城的两个区域都是俍人聚居地,内厢的风俗淳朴,而外厢的风俗则较为鄙陋。这里的男人们耕田,女人们打柴,他们崇尚鬼神并畏惧誓言。

万承的俍人,都努力耕作。

茗盈距离全茗大约二里,那里都是俍人聚居,风俗狭隘且陋习较多,但他们的性情却诚实谨慎。

龙英所管辖的二峒、四季、二皈以及陆地等村庄都是俍人聚居地,他们性情强悍且喜欢争斗。

佶伦的俍人,耕山为生,风俗鄙陋。

结安的俍人,靠种山为生,生活多贫困。

都结的俍人,朴实温顺且畏惧法律。

思州的俍人,在婚姻方面以踏青为媒介,而葬礼上则会歌舞之后返回。

下石西、上石西土州都是俍人聚居地,风俗荒凉且陋习较多。

凭祥所统领的都是狼兵,人们都习惯使用弓箭和弩,并且家家户户都有丰富的储备。

罗阳的俍人,使用火种进行刀耕火种式的耕作,闲暇时则进行狩猎比赛。

《镇安府志》:

上映的俍人,他们种植山作物并猎取野兽,吃生的食物并饮用血,甚至将牛肠的渣滓视为美味。然而,他们的性格相当温顺,不从事抢劫等恶行,他们会服役并缴纳赋税,因此被称为熟俍。

《金志》

直隶郁林州的俍人,他们的习俗接近瑶人,但并不构成祸害。在州的东北方向四十里处是大容山,那里都是俍人的居住地。州治所在地是一个平原广泽,其中居民有八九成,而俍人占据了其中的一成。在明朝正德年间,由于流寇的侵扰,他们被招募为戍兵,之后被授予田地并编入户籍,也被称为熟俍。

博白的俍人擅长使用铜炮。在健守、石梯、界牌等关隘设有狼目总之的职位,他们租田并缴纳租金,与普通百姓无异。

陆川的俍人在明朝初年从宾州迁来,他们被招募为戍卒,并被授予田地以耕种和守卫,另外还设置了专门的俍籍,并由狼目来统领他们。

兴业的俍人居住在兴德乡的二三图地区,他们耕山并采集柴火,夜晚则点燃松木作为照明。在他们的语言中,父亲被称为帖,母亲被称为乜,哥哥被称为氲,弟弟被称为老,儿子被称为依,女儿被称为妮。

贵县俍人(注:贵县即今贵港市)(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岑溪县俍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

《赤雅》:

马人,原本是林邑的蛮族,他们有着深陷的眼眶和高耸的鼻子,分散居住在山洞村落里。每年新年的时候,他们会到军府去听候命令,但他们并不和瑶人、僮人混在一起。韩愈的诗句“衙时龙户集,上曰马人来”就是说的他们。大家都说他们是伏波将军的后代。

《蛮司合志》:

马人的传说是和马有关联的,就像槊瓠的传说是和狗有关联的一样。他们的族群里,有身材高大的人,就像马一样。也有一种说法是,马人就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士兵,他们逃到海边,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个族群,并且冒用了“马”这个姓。因为他们经常吃海蛤的唾液和卤水,所以下巴很丰满,而且身上没有毫毛。他们平时以捕牡蛎为生。

【伶】

《炎徼纪闻》

伶人,生活在大藤罗运山中,他们额头上刻有花纹,用白色的布条扎着头发,外貌看起来有点像猩猩或狒狒。他们散居在茂密的丛林中,不住在房子里,而是穿着用草编织的衣服,吃带血的食物。他们说的话很难懂,连附近的瑶族人也没办法完全理解他们的话。

《赤雅》:

伶人,饿了就捡橡子和薯类吃,也会射狐狸、挖老鼠,连蜂虿蚳蝝都吃得津津有味,就像吃荠菜一样。他们穿着草编的衣服,说着鸟语般的话,有四个姓氏需要通过翻译才能理解。伶人之外还有狙人,但关于他们的风俗我们一无所知,我猜可能就是庄子所说的狙公吧。

《蛮司合志》:

伶人生活在两江之间的深谷中,他们的外貌也像猩猩或狒狒。他们和山里的野兽,名叫野婆的,结为夫妻,散居在茂密的丛林里。

《郝志》:

伶人是僮人的一个分支,他们的性情、饮食、穿着、使用的器械以及婚丧嫁娶、宴饮祭祀的习俗,都和瑶人很相似。他们也被编入户籍,稍微交点税服点劳役,就像熟僮人一样,只是说的话有些差别。

《永福县志》:

永福的伶人,他们是从义宁县来的。他们的习俗和良瑶很相似,但是说的话却各不相同。这里的妇女不梳鬏髻,而是用布缠着箬叶做成鬓发,贴在椎髻的下面,所以大家都叫他们苦麻伶。相比其他瑶族人,他们显得更加温顺。以前有个姓蒙的人家,住在板塘里的蒙岭村,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村子被僮人占据了。

《金志》:

马平的伶人,他们的习俗既简陋又简单。他们种植山作物,捕捉野兽,时常会去集市进行交易。

雒容的伶人,他们和俍人混居在一起,距离永宁常安镇仅仅隔着一条河。

罗城的东一、西一、西七、西九、东五、平东、上里等地,都是伶人的居住地。相比僮人,他们显得更加温顺。

怀远的永吉、三峒等村庄也都是伶人的居住地。那里的男女都会穿耳洞,男的会在头上插上白雉的尾巴,女的则会在额头、脖子和手上用银箍、银圈、银镯来装饰。她们的裙子是由六幅青布做成的,而且不缝合,裙子的长度会超过脚,所以就直接用它来缠脚。他们不认识文字,如果需要卖田地,就会用木刻来做记号。他们用手把饭捏成团,然后和鱼鲊一起吃,认为这是上等的美食,常常用来招待客人。他们杀牲口时使用剪刀,而不用刀和砧板。

宜山的伶人的习性、居住、饮食和婚葬习俗都与僮人相似,他们也像熟僮人一样交赋税和服劳役。

天河的伶人居住在县的东边,他们和僚人一起居住,被称为姆姥。

思恩的伶人,他们居住的山地贫瘠,经常遭受饥饿之苦。他们靠采药和背柴来换取粮食为生,因此被称为苦英伶。

《平乐府志》:

荔蒲的溪洞中有伶人居住,他们的习俗与瑶人不同,而且性格凶狠。

怀远县伶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侗】

《赤雅》:

侗人也是僚人的一类,他们不喜欢杀戮,擅长音乐,会弹奏胡琴,吹奏六管乐器。他们唱长歌时会闭上眼睛,点头摇脚,跳起混沌舞。僚人中有侗人,就像僮人中有大良人一样。

《金志》:

侗人居住在溪峒中,也被称为峒人。他们梳着椎形的发髻,并插上雉尾作为装饰,穿着用草编织的衣服。他们的习俗是尊重年轻人而轻视老年人,所以老年人会把白胡子都拔掉。春天,他们会用大木头埋在地里建造高楼,高达数丈。歌手们晚上会爬到楼上住宿,这个楼被称为罗汉楼。罗汉在这里是恶少的意思。

怀远的侗人与伶人混居在一起,他们的饮食、服饰和习惯也与伶人相似。

【亻氷】

《赤雅》:

[亻氷]人也是僚人的一类,但他们比僚人更喜欢杀戮。父子之间如果有矛盾,他们会凶狠地反咬一口。如果儿子杀了父亲,他会迅速逃走,然后找一只狗来向母亲谢罪,母亲也不会怨恨他。

《金志》

[亻氷]人的习俗与僚人相似,但他们更加狡猾和强悍。他们具有耐寒的能力,所以被称为休人。他们居住在河边和溪旁,即使在严冬也会裸体去捕鱼。他们见到官长时不知道要跪拜,而是以盘腿坐为礼。

柳城的[亻氷]人与侬瑶人混居在一起,虽然他们的语言不相通,但在崇尚鬼神和淫乱的风俗方面却大致相似。

《庆远府志》:

[亻氷]就是水族的别称,他们是苗瑶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南丹和荔波的边境地区。无论男女,他们都习惯把发髻挽向前方,脖子上戴着银圈作为装饰。男子穿着对襟的衣服,被称为四块瓦;女子则穿着花裙子,衣袖既长又窄。他们的性格凶暴,常常欺凌孤寡之人,对于小小的仇恨也一定会报复。他们出门时总是随身携带着环刀和镖枪,遇到事情也不会去官府诉讼。

《金志》:

宾州的[亻氷]族人,他们喜欢杀戮和争斗,他们的婚嫁习俗与僚人和瑶人相似。

【亻沙】

《金志》:

砂人也是[亻沙]的一个分支,他们居住在河边的沙岸上,搭建篷屋作为居所。他们擅长捕猎鱼虾并生吃。他们还具有探测地气的能力,能够预知水源的情况。当河水即将暴涨时,他们会提前迁徙。他们沿着江河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当河水干涸时,他们会食用石螺和蚯蚓等食物。

【仡】

《炎徼纪闻》:

仡佬,也叫仡僚,他们有五种不同的族群。这些人头发蓬松,赤着脚,视死如归,非常看重同伴间的情谊。他们用一块布横着围在腰间,旁边没有褶皱,这种裙子被称为桶裙。制作花布的男女被称为花仡佬,制作红布的则被称为红仡佬。他们各有自己的族群,族群之间不通婚。还有一种打牙仡佬,他们特别勇猛强悍。另有一种剪头仡佬,男女都把头发留到一寸左右。还有一种猪屎仡佬,他们喜欢不干净,和狗猪一起住在同一个笼子里,捕到野兽就像狼一样直接咬着吃。另外,仫佬的习俗和仡佬相似,他们挖地作为炉子,围着火环坐而睡,用牛衣作为铺垫,不使用被子和席子。广西桂林就有仡佬族的人。

《赤雅》:

仡佬族人,他们居住的山地贫瘠,十年里有九年都会遭遇饥荒。他们一定会报复小小的仇恨,会侵犯汉族的边界,攻打掠夺村落,如果误杀了人,就会用牛畜来作为赔偿,这被称为人头钱。

《金志》:

仡佬族人来自黔中地区,他们使用棺材但不埋葬,而是把棺材放在岩洞里,高的地方离地有千尺。父母去世后,子女和媳妇都会各自敲掉两颗牙齿投进棺材里作为诀别,这种习俗被称为打牙仡。还有一种剪头仡佬,男女的头发长长后,会时常修剪。人死后,他们会堆积柴火进行焚烧,击鼓跳跃,认为这样灵魂就能转化而不死。也有人说,“仡”是吃的意思。他们的口语拗口难懂,无法分辨。也有人说他们勇往直前,仡然壮烈,所以以“仡”为名。

【亻充】(一作伉)

《炎徼纪闻》:

[亻充]这类人长得像猿猴,他们有着黄色的眼珠和深陷的眼眶,说的话吚嘤难辨。根据旧时的传说,这类人有飞头、凿齿、花面、赤裈等二十一种不同的种类。

《金志》:

伉,大概是僚人的一个分支,他们与人类颇为相似。他们的眼睛圆圆的,眼珠是黄色的,身高大约只有三尺左右。他们在险峻的地方行走、攀爬树木时,动作敏捷得就像猿猴一样。以小敌大被称为伉。过去有一个蛮族的首领叫蒙密,他率领着数十个巢穴的山居民族,蓄养伉人供他们驱使。他给伉人穿破旧的棉絮衣服,给他们喝劣质的酒,吃哑鲏这种食物。伉人很喜欢这样,全族都愿意接受奴役,至死也不逃避。蒙密常常命令他们进山采集鹤顶、象齿、犀角等珍贵物品,他们都能如期获得并交给主人,如果其他姓氏的人想抢夺,他们一定不会给。

【佯】

《金志》:

佯人,居住在黔南的边界地区,与生苗的居住地相接,那里时常可以看到他们。如果他们在群斗中无法取胜,就会用头去触撞对方,就像羊一样。他们的生活方式简陋而朴素,居住的房屋墙壁不加涂抹,柴门也没有匾额装饰。男子按照家中人口数量来耕作,妇女则根据自己的身材来织布,闲暇时则以捕鱼和打猎为业。他们的婚姻习俗中,会以犬作为礼物相互赠送。当父母去世时,他们会焚烧掉父母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器物,认为这样就不需要送葬了。

【侬】

《郝志》:

侬人,他们的语言与僮人略有相似,但声音稍微柔和且有韵律,因此也被称为侬僮。他们的男女衣着和装饰也与僮人相似,性格憨厚,不太懂得是非利害。

《金志》:

侬人自称侬,他们不喜欢耕种,而是靠贩卖柴火和购买谷物为生,家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男子通常到三十岁以后才结婚,有的人甚至会在野外与人私合,终身不娶,而是给别人做雇工或保镖。

《柳城县志》:

柳城的侬人,主要居住在上油峒的各个巢穴中,他们的习俗与瑶、【亻氷】相似,但语言却各不相同。

《庆远府志》:

宜山的龙门地区有侬人居住,他们与【亻氷】人、僮人混居在一起。

南丹地区的侬人种类很多,他们的服饰与僮人略为相似,但性格特别憨厚,常被僮人欺压和威胁。

忻城的侬人,他们是从南丹地区迁来的。

《田州志》:

阳万的侬人,他们的祖先来自云南,他们的饮食、服饰和习惯与当地土民相同,只是语言不同,例如他们称呼父亲为“十”,称呼母亲为“妹”等。

《金志》:

西隆的侬人,他们喜欢居住在山顶,称之为寨。无论男女,在冬天和夏天都用一尺长的布裹住头部,穿着紧身的衣服和短裙。在炎热的天气里,妇女也会裸体赤足。他们举行宴会时一定会唱歌,但歌声纥那难懂。他们喜欢猜疑并且崇尚鬼神。

思州的侬人,与瑶人、俍人交错居住,他们的风俗也相似。

思恩府属侬人(注:思恩府今属武鸣、马山、大化、都安、平果等地。)(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伢】

《柳州府志》:

伢女有着黑色的牙齿和经过黥刻的面部,她们的额头上还绣着花草和蛾蜨的图案。出嫁时,她们会自己拿着伞,告诫随行的人,并且有数十名族人聚集起来送她们。居住在深谷中的被称为生丁或黑丁,而与汉人杂居的则被称为熟丁或白丁。

《金志》:

马平地区有伢人这一族群,他们主要以狩猎为生,与伶人的生活方式相似。

柳城的伢人,他们的习俗与马平的伢人相似。

《宾州志》:

宾州的伢人,他们的习俗与瑶人和僚人相似,但性格上不如武宣的伢人驯良。

武宣的金鸡等村庄都居住着伢人,他们的性格非常朴实谨慎。他们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说着像鸟鸣一样的语言,这与僮人和瑶人相似。

马平县伢人(注:马平县即今柳州市)(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俚】

《金志》:

俚人原本出自广州,而苍梧、郁林等郡间也有他们的踪迹。他们的习俗是贪婪、愚蠢而又勇猛,对骨肉亲情并不看重,但对牛却非常重视。他们不勤于耕作,却常常依赖牛来维持生活。有时,他们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货物或牛,而用妻子或儿子作为抵押。如果邻里拖欠了他们的财物不及时归还,他们就会与父兄商议,通过吃毒草,然后投到欠债的人家死去。当父兄宗族前往欠债人家责问时,会说:“你欠我的钱,还杀了我的儿子,现在我要打你。”欠债的人家害怕,就会用数倍的牛犊和财物来赔偿,然后他们就把死者抬走,并不怨恨。

另一种俚人的性格和习俗与僮人颇为相似,但他们非常重视信守约定。商人出入贸易时,只要与他们无欺,他们就会像对待最亲近的亲戚一样款待商人,而且毫不吝啬地提供贷款。他们每年都期待商人的到来,如果商人不来,他们就会常常念叨。如果有人违背了约定不来,那么即使只是一钱,数十年后,遇到同郡的商人来到,他们也会把这个人抓住作为抵押,直到之前违背约定的人来偿还,才会释放被抵押的人。有时,被抵押的人可能远离或已经去世,那么无辜的人就会被关押,直到数年后死去才算结束。凡是欠了一缗钱的人,次年要偿还两缗,到十年就要偿还一千缗,因此人们都不敢欠他们一钱。

有时,客人不小心杀了他们家的一只鸡,他们就会击鼓告诉大家说:“某个客人杀了我一只鸡,应当赔偿一斗。”这里的一斗,是指雌雄各一只。一只雄鸡算三十钱,一只母鸡算五十钱。一斗鸡每年能生十只小鸡,五只是雄的,五只是雌的。一年能产四次蛋,十只鸡一起养,就能得到六斗鸡。六斗鸡又能生出六十只鸡。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十年下来,数量就相当可观了。因此,即使是有钱的商人,如果不小心杀了他们的一只鸡,也无法赔偿得起。所以,客人来到他们家,都不敢稍微动他们一根毫毛。

《丛载》:

在解牛的事情上,很多都是俚妇在做,她们也被称为屠婆。她们会把牛绑在木头上,然后数落它说:“你某个时候牵你去耕田你不去,某个时候乘你渡水你又不肯快走,现在怎么能免得一死呢?”然后就把它杀了。

(原书谨案:俚人实际上就是粤东的黎人种族,只是由于讹传而被称为俚人。)

【苗】

《南州异物志》:

苗人是一个独特的族群,他们的女子擅长说汉语,唱楚地的歌曲,佩戴着钗子招待客人,还能表演鹦鹉舞。苗人的习俗是,生下女儿后,女儿会回到母亲的家,这被称为“一女来,一女往”。

《粤西偶记》:

洞苗人喜欢结交朋友,重视意气相投。如果有人与他们情投意合,他们即使倾家荡产、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如果他们的亲密朋友要离开,苗人会邀请同类的人一起畅饮。他们会商议说:“如此深厚的交情,一旦离去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何不一起把他留下呢?”于是,他们会把朋友杀死并烹煮,把肉全部吃掉,把骨头洗干净,用锦缎包裹起来,放在家祠中,时时供奉,以表示永远不忘。

《怀远县志》:

怀远的苗人,无论男女都以青布为服饰,上面的绣花工艺非常精巧,因此俗称“花衣苗”。他们的饮食习惯与侗伶人相同,主要居住在大营峒、梅寨、十塘等地。

《融县志》:

融县的苗人,用青布缠头,耳朵和脖子上都悬挂着银圈。他们的衣服和裤子都是青色的,短小而紧窄。他们的语言与瑶人相同。他们以糯米为主食,用手团成饭团食用。他们还用芭蕉叶烧成灰后渍水,使水变酸作为菜肴。他们的性格醇厚善良,但害怕见到官府的长官。

《东兰州志》:

东兰苗人,他们的习俗相当驯良。

兴隆土司册:

兴隆苗人,与瑶人杂居在一起,他们的风俗和习惯也大致相同。

古零土司册:

古零苗人,性格勇猛好斗,出入时都佩带着刀。

《新宁州志》:

新宁苗人,他们的语言听起来侏偶难懂。男子用布包裹头发,女子则梳着椎髻并让它垂在额头上,他们都习惯赤足行走。在饮食时,他们会屈膝坐在地上,吃着生冷的食物。他们的婚姻多发生在同姓之间,当有疾病时,他们会通过歌舞来驱邪避鬼,然后宰杀狗并吃完狗肉后散去。他们所祭祀的鬼,有人说就是婆娑乐神。

奉议州册:

奉议苗人,他们居住在偏远的山林和山谷中,种植旱稻和靛蓝,以染色为业。他们喜欢储蓄,每年年终时都会在山的角落或水边挖窖,储存稻谷以备饥荒。

都康州册:

都康苗人,男子用布缠头,即使在暑天也披着毡子,穿着大领口和短裙。女子则戴着箬笠,穿着短衫和长至地面的裙子。他们不懂汉语,在婚丧嫁娶时都会杀牛来设宴祭祀。

怀远县苗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龙胜苗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罗城县苗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子】

《赤雅》:

山子交配时,他们的精液会渗入地下,从而生出短狐。如果善待这些短狐,它们就能告知山子夷人的出没情况。

山子居住在野外,他们会编织茅草来遮蔽风雨。他们的居所并不固定,经常迁徙。在离开一个地方时,他们会放火焚烧,使土地变得肥沃,并垒起石头作为标记。一两年后,他们可能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这被称为“打寮”。当山子之间发生仇杀或争斗时,他们会背着牌来护身,远距离使用镖枪,当镖枪用尽后,他们会挺着刀刃上前,这被称为“对刀”。

《金志》:

山子没有固定的户籍和居住地,他们的男女都肤色黧黑,赤足行走。他们通过砍伐山林来种植畲田,或者制作陶器和瓠器来维持生活。他们在耕种时并不使用肥料,也不懂得火耕的方法。耕种一两年后,当地力耗尽,他们就会迁徙到其他地方。

桂平的山子都姓盘,他们开辟山林来种植作物,并捕捉禽兽作为食物。当地力耗尽时,他们就会迁徙到其他地方。

《日询手镜》:

山子,就是夷僚这一类的人。一开始他们很乱,后来贵州驯象卫的邓指挥负责招抚他们,让他们居住下来。各座山都让他们自由耕种,官府不去打扰,百姓也都安居乐业了,他们还称呼邓指挥的后代为主人。

他们的习俗和语言跟汉人不一样,男人和女人都赤脚穿着短裳。女人们用别人的头发和自己的头发混在一起,盘成大堆的发髻,重达好几斤,上面再盖上一块青布,插上大头银挖耳,多的能有上百个,耳朵上还挂着好几个环。男人们用花青布裹着头,去山上砍大树,做成盆、锅盖、鼓架之类的东西,然后进城去卖。

他们夫妻从来不同房睡觉,只在白天手拉手进山,找个偏僻的地方享受一整天的乐趣。完事之后,就在路口插上松竹来挡住后来的人,这叫“插青”,看到的人就得回去。要是有人误闯进去,他们就会用刀和弩对付,连死都不怕。

说到他们的婚嫁习俗,那就更有趣了。有女儿的人家,一开始并不计较钱财,只要几包槟榔作为聘礼就行。结婚的时候,男方家的媒人来到女方家,站在门外不敢进去,等着主人出来,才敢告诉主人来意。如果主人不同意,媒人就只好告辞,不敢多说。第二天再来,还是一样等着。要是主人同意了,就请媒人进去喝酒。

等到女婿跟着媒人带着果盒来,快到女方家的时候,女婿就在附近的房子里等着。媒人到了女方家门口,新娘就穿上新草鞋,背着包袱,拿着弓箭(弓箭上还挂着双草鞋),跟着媒人去女婿那里。到了之后,新娘把草鞋脱下来给女婿穿上,女婿就拉着她走了。媒人和新娘的父母送完他们就都回去了,不再管他们。等有了孩子,新娘才和女婿一起回娘家。

《金志》:

贵县的山子,他们居住在深山里,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服劳役。他们擅长砍伐草木和射猎,如果打到老虎,就会交给官府,他们也被称作瑶人。

《南宁府志》:

上思的山子,他们没有户籍,生活在十万大山之中。男人们穿着青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线网,女人们则穿着长裙,帽子上还结着五彩的装饰。他们出入时都会佩带刀,而且一定会系着网囊,方便携带和储存物品。

《博白县志》:

博白的山子,其实就是瑶人的一类,他们的习俗和习惯也都和瑶人相同。

《陆川县志》:

陆川的山子,他们居住在山里,砍伐树木并种地。他们的性格非常淳朴。

陆川县山子傜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合浦县山民(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疍】

《虞衡志》:

疍,是海上居住的水上民族。他们以船为家,靠采集海里的生物为生,并且生吃这些食物。他们潜入水里时能够看清楚周围。合浦的珠池里有很多蚌和蛤,只有疍人能潜入水中去采集。旁边的人会用绳子系在他们的腰上,如果绳子动摇了,就把他们拉上来。疍人出水后,要立刻用煮得非常热的毳衲(一种毛织品)盖住身体,不然就会因为寒冷而抽筋死去。有时候,他们会遇到大鱼、蛟龙或其他海里的怪物,被它们的鳍或鳞片碰到,往往会导致腹部破裂或骨折。如果人们看到水面上有一丝血迹,那就意味着疍人已经死了。

《岭外代答》:

疍蛮,他们以船为家,把水看作陆地,漂浮在江海之上生活,这就是疍人。钦州的疍人有三种,一种是鱼疍,擅长撒网捕鱼;一种是蚝疍,擅长潜入海里取蚝;还有一种是木疍,擅长到山上砍伐木材。疍人普遍非常贫穷,衣服都破旧不堪,得到一把米,全家人都要一起分享。夫妇俩住在短小的篷船里,生的孩子特别多,一艘船上不少于十个孩子。孩子刚能爬行时,母亲就用柔软的布把他们绑在背上,划船时也能自如操作。孩子能匍匐前进时,就用长绳系在他们的腰上,绳子的末端系上一块短木头。如果孩子突然掉到水里,就可以顺着绳子把他们拉上来。孩子学走路时,就在篷船的屋顶上走来走去,一点也不惊慌。等他们能走了,就已经学会了浮水和潜水。疍人的船停在岸边时,一群孩子就会在沙滩上聚在一起玩耍,无论冬夏身上都没有一丝衣物,真的像水獭一样。疍人的生活看似漂泊不定、无法驯服,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首领、自己的地盘和为官府服役的义务。由此可知,无论在哪里,都逃脱不了天地的管辖。广州有一种疍人叫作卢停,他们擅长水战。

《炎徼纪闻》:

疍人,有的在水边搭建篷屋居住,被称为水疍,他们以钓鱼为生,能通过观察水色来判断龙的栖息地,因此也被称为龙人。

《赤雅》:

疍人有自己的神庙,庙里画着蛇来祭祀,他们自称是龙的后裔,不与当地人通婚。他们自称龙神,也被称为龙户,莫登庸就是他们的后代。

《岭南杂记》:

疍户,他们的种族来源不详。有人说他们就是龙户。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看到水色就能知道有没有龙。他们性格粗鲁,不懂礼数,潜入水里不会淹死,经常被雇来帮客人捞取遗失在水中的物品。他们非常耐寒,即使在严冬也只穿单衣、赤脚。他们结婚时,会用酒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妇女和孩子们在河岸上聚会,两家的船连在一起,有数十艘,男女互相唱歌娱乐。他们属于河泊所管理的渔民,需要缴纳鱼税,他们害怕见到官府的人,如果有人告他们,他们就会逃走不再出现。春夏季节雨水多,鱼也多,他们可以吃得饱饱的,但平时日子很贫苦,无法自给自足,而那些土豪还经常敲诈勒索他们,使得海滨的贫民生活最为困苦。

《金志》:

疍人居住在海边,世世代代以船为家,贫穷的人就用竹子搭建簰(一种水上居住设施)来住,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也不从事耕种和纺织,只靠捕鱼来维持生活。

《苍梧县志》:

苍梧的疍人,总共有二百九十八户,由两名疍头领导。

《金志》

宣化的疍人有五个姓氏:麦、濮、吴、苏、何,他们以船为家,以鱼为食。

【浪】

《金志》:

浪,来自广东的人被称为阳山人,来自湖南的人被称为麻山人,来自交趾(今越南)的人被称为隆人,他们都被统称为浪。如果他们接受官府的安抚,就被称为浪民;否则,他们就会逃入大泽成为群盗,被称为浪贼。他们的外貌类似瑶族人,但比僮族人更加凶猛强悍。柳州、庆远、太平等郡之间都有他们的存在。

《庆远府志》:

浪人,最初是从广东阳山县逃亡而来的,他们的语言历经百世都没有改变。他们喜欢种植畲田(一种山地耕作法),居住没有固定地点,如果土地贫瘠,他们就会离开。他们的婚姻习俗很特殊,以肉作为聘礼,有时要达到二三百斤,一定要满足这个数量。嫁妆虽然简单,但农具也会准备齐全。如果男方不能提供足够的聘礼,他就会到女方家居住,这被称为上门,三年后离开,嫁妆也会如数奉还。每年初春,男女都会上山砍柴,唱歌娱乐。耕田时,丈夫先耕,妻子后耕,各自驱赶一头牛。宜山、永定、永顺等地都有他们的存在。

【俫】

《西隆州志》:

俫人居住在山顶,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寨。男人留着长发,用青布包裹头部,头上还插着烟袋,出门时经常携带锄头,他们能说僮族的语言。女人的衣服是蓝色的,衣袖和裙脚则用红黑等各色布条镶边。

【巴】

《赤雅》

巴人居住在怀远的石阵、临溪等地。那里阴风凛冽,人们还能听到鬼哭的声音。相传以前诸葛武侯在这里扎营,夜里他命令说:“枕着石头的人离开,枕着草的人留下。”半夜里军队撤退了,枕着石头的人没有睡着,跟随孔明离开了;而枕着草的人睡得很香,于是留在了这个地方。他们的后代还在这里,仍然能用巴人的音调唱“乌乌”的歌。

【但】

《金志》

但人居住在山谷里,他们种植山禾,直到日暮才开始春粟的劳作,他们没有隔夜的粮食储备。他们穿的单衣不利于御寒,长裤也不利于行走,与其他蛮族相比,他们最为愚弱。怀远县就有这种人。

【倮】

《镇安府志》

倮人喜欢居住在山顶,他们穿着短衣长带,性格耐劳。婚嫁时,男方以酒、米、牛、鼠作为聘礼,女方家则以竹席、锄头、刀作为回礼。他们不为死者穿丧服,只哭三天就入殓,葬在村庄旁边。一年后,他们用狗作为祭品进行祭祀,过年过节或庆祝吊唁时也用狗和鼠。他们称天为卯,地为眉,父亲为把,母亲为荒,这与瑶族和僮族完全不同。

小镇安的倮人有三百多户,他们披发居住在山里,服饰与瑶族相似。

【仲】

泗城府册:

仲人这个族群,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侬、俫、倮、㑩这些族群很相似,西隆州就有这样的族群存在。

太平府属土人(太平府今属崇左)(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林县皿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林县佒人(谢遂《皇清职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来源:思恩府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