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连捷被称为“中国卫生巾之父”。1985年,许连捷和施文博创立了恒安实业,从服装代加工的小作坊一脚迈进了卫生巾领域,也从此改变了中国女性消费者对于卫生巾产品的使用观念。
许连捷被称为“中国卫生巾之父”。1985年,许连捷和施文博创立了恒安实业,从服装代加工的小作坊一脚迈进了卫生巾领域,也从此改变了中国女性消费者对于卫生巾产品的使用观念。
4月18日凌晨,恒安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安国际)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许连捷生于1953年,泉州晋江安海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曾任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福建省光彩事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
许连捷被外界誉为闽商的“创业导师”——并不只是因其年长,除了他从13岁沿街卖鸡蛋的辍学穷小子起步,打造出一家年营收超200亿元的日用品巨头外,更重要的是创业40年来,许连捷对晋江及其他创业者的指点、启发与鼓励。
据闽商网报道,身为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的许连捷,被安踏丁世忠、七匹狼周少雄、特步丁水波、匹克许志华这些闽系商界后辈所尊敬。
公开资料显示,恒安集团是国内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卫生巾之父”
许连捷生于1953年,泉州晋江安海人。据公开报道,许连捷在13岁时就开始做生意,卖过鸡蛋、水果、瓜子等,其还曾做过运输队、服装厂、拉链厂等。他曾直言“能想到的都干过”。
不过对于许连捷来说,真正的创业是在1985年。彼时,国内卫生巾市场尚处空白。32岁的许连捷发现卫生用品的商机后,很快去上海做了一番市场调研,之后便果断转型,从一家服装小作坊转型进入了卫生巾领域。许连捷拉上此前同样做服装生意的伙伴施文博,二人一拍即合,创立了恒安实业,恒安也成为中国最早做卫生巾的企业之一。他也被称为“中国卫生巾之父”,改变了中国女性消费者对于卫生巾产品的使用观念。
为什么选择卫生巾这门生意?许连捷曾在回忆创业经历时提及,“当时别说是男生,就连我太太,那时她还不到30岁,都没见过卫生巾,那时女性多用的是月经带。”其还曾被嘲,“一个爷们去做娘们的生意”。但在广告的加成下,公司的“安乐”牌卫生巾成功打开市场,六年后,就成为行业销量第一的产品。之后,公司又推出了“安尔乐”品牌产品。
卫生巾的推广在当时对这一产品认知不足的中国社会来说,几乎是必然地遇到了阻力。尽管卫生巾在国外已不是稀罕物,1980年代的中国女性度过经期的方式,仍是使用草纸、月经带。
1985年,许连捷从卫生巾设备推销员那里认识到这一产品,得知国外女性都用此解决经期问题,卫生又方便。后来成为他创办恒安集团的合伙人兼好友施文博也在香港见识过卫生巾,告诉他这是个好项目。谨慎起见的许连捷跑去上海做调研,一位上海朋友的太太对他表示,这是个好用的产品,就是难买。卫生巾的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然而,推出“安乐”的初期,许连捷几乎颗粒无收。由于需求乏力、价格偏高,他的卫生巾滞销了。
许连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当时国内没有卫生巾的配套材料,90%要靠进口,而在民营企业的外汇有配额制度下,同规格产品,他的生产成本要比国有厂高一倍。
许连捷尝试过将产品与国有厂的做出差异化,但并没起效。他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出在市场策略上——当时的卫生巾消费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而他的业务员集中在乡镇。
“安乐”需要尽快走到它的消费者面前。1986年,许连捷重金买下热播港剧的片中广告,一举打入上海市场,安乐迅速占领了上海70%-80%的市场份额。到1991年,安乐在全国卫生巾行业份额已有超40%。
1998年,许连捷创立的恒安集团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事实上,恒安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遭到危机。首先,在恒安集团培育好国内的卫生巾市场后,一批国内企业和外资品牌蜂拥而来,市场竞争让公司经营倍感压力。
在此背景下,恒安不惜斥巨资引入日本最先进的设备,并陆续推出纸尿裤、纸巾等产品,从技术以及产品种类上发力,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此外,家族色彩浓重则是多数由创始人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企业的通病,恒安集团的管理层也曾被家族成员占据。
为了摆脱家族企业的负面影响,在2001年,许连捷大刀阔斧向内改革。这一年,恒安集团为升级公司的管理,与美国的汤姆逊集团签订为期3年的合同,管理咨询费高达1000万美元。再之后,该公司还与美国博斯公司和IBM公司进行合作,三次推行企业全面管理变革后,公司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对公司管理进行改革后,恒安进入长达十余年的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02年的收入还刚刚突破10亿元的大关,到了2012年其年收入就已经达到185亿元,净利润也在10年间增长超40亿元。
至2009年,七度空间销售额在公司卫生巾品类中占57%,是利润率最高的子品牌。安乐、安尔乐与七度空间具有的不同受众分布,也令恒安集团在卫生巾领域站稳了脚。此后恒安集团又分别进军纸巾、纸尿裤、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如今,恒安的卫生巾、纸尿裤、生活用纸三大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占率名列前茅。
施文博和许连捷这两位恒安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屡次登上创富榜。历史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施文博、许连捷分别以180亿、175亿财富位居第58、61位。
曾捐赠逾十亿
恒安成立40年来,在许连捷的推动下,助学、抗洪救灾、扶贫济困等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20亿元,仅许连捷及其家族的各类捐款就达10亿元以上。
1997年,恒安出资1000万元设立“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暨恒安自强奖学金”,迄今已资助了数千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02年,许连捷牵头成立晋江市慈善总会并出任会长,这是全国首家县级民间慈善机构。在他的带动下,当年海内外晋江人捐款就达7600多万元。特别是“一元捐”活动,唤起了民众的公益慈善意识。
“小时候,我们三兄弟没有住处、没有饭吃,村民们时不时就会接济我们,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在困难中帮我一把的人们。”
2019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公布,许连捷以141.4亿元财富值排名第177位。而在同一年发布的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许连捷家族以2055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捐赠总额排名第21。
2010年,在企业成立25周年之际,恒安向晋江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设立恒安慈善基金。2014年底,在迎来企业成立30周年之际,恒安又向恒安慈善基金再次捐款2亿元。
从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3 年非典、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2021年河南水灾,许连捷和恒安集团几乎都没有缺席,第一时间捐款捐物。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许连捷要求公司“不计成本、不求回报”,全力支援配合全国防疫工作。恒安集团捐赠物资和现金超过2300余万元,把卫生巾、防护服、消毒湿巾、消毒洗手液、成人纸尿裤、婴儿尿裤、生活用纸等产品快速送抵防疫一线。关注到前线女医护人员因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面临生理期的特殊困境,许连捷当即决定,湖北女性医护人员的卫生巾产品“恒安全包了”。2020年11月,许连捷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
许连捷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1月,他身着深蓝色夹克以“晋江市慈善总会会长”的头衔走访慰问了晋江市育婴院,年近73岁的他看上去瘦削了不少。
4年前二代接班,家族信托持股权益未分割
2021年,68岁的许连捷辞任公司行政总裁,但留任恒安集团执行董事及副主席,为集团整体发展提供支持。也是在这一年,许连捷的长子许清流获委任行政总裁,开始正式意义上的接班。
公开资料显示,许清流2002年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后,先是担任亲亲食品公司的董事,后在2007年创办了连捷投资集团,做了多年投资业务。其还曾担任汇源果汁的非执行董事。
在许清流接班后,其提出了“聚焦主业、提升品牌、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随后几年,恒安集团的主营业务纸巾业务出现增长趋势,2022年,恒安国际纸巾业务营收约为122.5亿元,同比增长24.5%;2023年,该业务营收约137.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
但2024年,其纸巾业务收入同比下跌2.4%至134.22亿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59.2%。
恒安国际称,2024年受惠于集团有效的“价值竞争”策略,高端纸巾销售占比持续提升,集团纸巾产品销量取得低单位数的增长。然而,因促销费用增加超过10%,以及原纸销售下跌超过26%,导致纸巾业务销售收入有所下跌。
目前,许连捷次子许清水与幼子许清池分别掌管连捷地产与商贸集团,拓展家族多元化业务。
恒安集团在全国各地设立众多供应链、销售等子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家族通过控股公司掌握实际控制权。
据恒安国际2024年报,许连捷个人直接持股21万股,此外通过许氏家族信托控制的安平控股持有2.69亿股,合计持股占比为23.16%。目前许连捷为该家族信托的财产授予人和受益人。这也意味着,直至2025年4月14日,许连捷的持股权益尚未进行分配。目前,许连捷的两个儿子均已进入恒安国际的核心管理层,其中45岁的许清流已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40岁的许清池也已担任执行董事。
许连捷逝世后,其家族信托持股权益将如何分割,将成为传承的最大悬念。
业绩承压
在消费品行业普遍承压的2024年,恒安国际交出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年度“成绩单”。3月25日,恒安国际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收226.69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为22.9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93%。其主要业务中纸巾、卫生巾与纸尿裤的营收金额占比分别为59.2%、25%、5.6%。
作为恒安国际营收占比最高的纸巾业务,在2024年收入下滑,不仅未能维稳,反而由盈转亏,全年亏损达2.45亿元。
再看恒安国际另一大营收支柱卫生巾业务,由于“国内卫生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品牌均降价促销以拓展市场,导致销售受到一定影响”,2024年集团卫生巾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下滑8.1%至56.78亿元,在集团整体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6%降低至25%,毛利率稳定在约63.7%。值得注意的是,该业务背负着持续的舆论危机。2024年11月,多品牌卫生巾被曝光长度虚标、品质缩水等问题,恒安旗下“七度空间”也陷入风波,曾被传出产品含异物等严重质量问题。
与纸巾和卫生巾相比,该集团一次性纸尿裤业务的表现较为“亮眼”,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5%至12.61亿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5.6%。其中,婴儿纸尿裤方面,高端品牌“Q • MO”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1%至5.48亿元,“有效抵消了来自传统渠道及中低端产品的销售下跌。”
在业绩公告中,恒安国际直言,即使高端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稳步提升、卫生巾石化原材料成本有所节省,但纸巾原材料木浆价格在第二季度上涨的滞后效应带来的第三季度库存成本上升,以及促销费用的增加,仍令集团整体毛利承压。
据交银国际研报指出,行业竞争及原材料成本上行,导致业绩略有承压。展望2025年,公司将通过渠道管控和产品差异化(如棉柔巾等创新品类)稳固份额,持续采取稳健的定价策略。预期2025年木浆价格趋稳,叠加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考虑行业竞争和原材料压力持续,占收入近6成的纸巾业务预计仍承压。看好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有助提升公司的议价能力,但短期内盈利能力的修复仍需观察成本管控能力。
第一上海证券表示,估计恒安国际今年第一季度纸巾业务销量的增长延续去年的态势,卫生巾业务还是有压力,尿库业务则有轻微增长。展望全年,预计纸巾业务的促销费用已到顶,而木浆成本应会稳定。卫生巾业务希望于下半年能改善。纵使行业竞争激烈,由于恒安采取相对稳定的价格策略,持续升级产品及提升高端产品的渗透率,预计集团将能维持市场领先地位。
浙商证券表示,恒安国际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及品牌高端化策略,并加强电商、新零售等快速发展渠道建设,助力公司份额稳中有升,盈利能力伴随浆价回落及高端化持续推进预计稳中有升,派息金额维持稳定。(新财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