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二届县域卫生发展大会”即将于5月16日-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报名通道已开启,进行报名!
“第十二届县域卫生发展大会”即将于5月16日-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报名通道已开启,进行报名!
通讯员丨伽师县人民医院
胸痛救治单元是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
伽师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常驻人口超过47万,最远乡镇距离县城11公里,人口基数大,服务范围广,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
近年来,伽师县人民医院秉承着“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不断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2021年,伽师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目前,胸痛中心已熟练开展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急诊PCI)、心脏造影剂支架植入治疗。
202
3年2月24日,伽师县人民医院借助县域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各医共体分院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县域全覆盖模式的胸痛救治网络。自2023年至2025年,伽师县医共体下属的13家分院及伽师总场医院均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并取得授牌,实现了胸痛中心全面覆盖,服务人口达50万,建成分工明确、协同有力、转运通畅、信息共享的区域三级联动急性胸痛分级诊疗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伽师县县域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呢?
落实规划先行、科学覆盖服务人群。伽师县医共体总院(县人民医院)通过对分院规模、服务覆盖率等调研和评估,确定伽师县医共体米夏乡分院和伽师县医共体克孜勒苏乡分院作为首批胸痛救治单元,其余分院为第二批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思路,建成“5分钟胸痛救治服务圈”,全面覆盖辖区百姓。
强化组织保障、硬件制度统一标准。医共体总院分别与各家分院签订胸痛救治单元合作协议。各分院成立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组织保障,而且根据建设要求,充分配齐心电图机、多功能监护除颤一体机、简易开放气道等救护设备。“心梗一包药”规范放置抢救车内,便于胸痛救治单元快速有序使用抢救药品。在总院指导下,分院按照标准完成各项急救流程图、抢救室管理制度等标识、标牌、指引布置,统一抢救室各设施设备时钟管理,胸痛救治单元基本建成。
加快信息沟通、畅通数据传输渠道。医共体建立包含远程实时传输心电图为基础功能的胸痛中心信息系统、信息共享沟通工作群、院前急救工作群等,打通信息通路,及时沟通与线上会诊,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让医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及时指导途中急救,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总院开通胸痛救治单元转诊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收费。
强化质控培训、提升单元救治水平。医共体开展胸痛中心同质化培训班,持续加强分院医务人员胸痛救治能力水平。总院科教科、医务科牵头,组织医共体急救知识、操作等模块化培训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开展常态化模拟演练,以练促战,持续巩固加深培训效果。医共体积极推动同质化管理,定期下派总院专家下分院质控指导,每季度召开胸痛中心联合例会,梳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加强整改。
抓实宣教工作、提升群众急救知识。
医共体总院携手各分院积极开展辖区百姓和企业宣教培训,通过义诊、讲座、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传递给百姓,增加公众知晓率。其中总院第一党支部将急救培训纳入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业务为抓手,党员同志带头,联合中小学开展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课程,将急救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安全健康教育课程中,让急救知识走进校园。
2025年,伽师县全面建成胸痛救治单元,建立了伽师县胸痛救治县、乡、村三级体系,通过将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实现了信息共享、技术互补,推动了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地整体提升。
基层分院急救硬件水平更加完善,基层医务人员急救能力大幅提升,他们曾在地区级和县级的急救技能比武中多次取得好成绩。胸痛诊疗越来越规范,救治时间大幅缩短,2年多来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协同上转的胸痛就诊人次600余人次,确诊急性心肌梗塞并及时行再灌注治疗的有70余人次,急救成效显著,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基础上,伽师县院前急救体系也不断完善提升,县域内急救院前调度中心信息全覆盖,县域内120调度分站、急救站相继开设,“上车即入院”“三通三联”等举措相继开展,大幅缩短救治路径及时间,增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动力,更快更好地为辖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公众号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复制、传播、展示、转载、摘编等)。如需授权请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经获得公众号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县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