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一组照片, Barry关注的是最著名的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一辆III号突击炮G型,该车辆坠毁于皮唐日的蓬泰克雷潘桥(Pont-Écrepin)旁的奥恩河。根据美国第12集团军群态势图,警卫旗队似乎于1944年8月15日至17日期间向东撤退经过普唐日,试图从法莱斯包围圈向阿让唐(Argentan)方向突围。皮唐日于1944年8月18日由英军第11装甲师解放。下方照片组中的三张来自IWM的照片拍摄于1944年8月20日。另外两张桥梁照片中可见桥端加装了额外的安全护栏,摄于次年。摘要:上面这一组照片, Barry关注的是最著名的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一辆III号突击炮G型,该车辆坠毁于皮唐日的蓬泰克雷潘桥(Pont-Écrepin)旁的奥恩河。根据美国第12集团军群态势图,警卫旗队似乎于1944年8月15日至17日期间向
关于皮唐日的这辆III号突击炮的正面视图,需注意其国籍十字标志完全被尘土和碎片遮盖,而在《装甲残骸PW第25期》的照片中则清晰可见。此外值得指出的是,PW25照片拍摄于一场阵雨后不久,雨水的冲刷使得III号突击炮的外观颜色变深。
上面这组照片包含了目前Baryy所知的皮唐日小镇德军警卫旗队装甲师这辆III号突击炮的大部分视角的照片。IWM还存有该残骸的影像片段,但未包含在上图中。照片组右上方的两张照片显示III号突击炮位于桥梁左侧的远处。Barry添加了一张旋转插入的特写后视图(位于照片组顶部),也就是分解图2。
图中似乎表明该车标记为SS第1突击炮营2连所属车辆,可能编号为“202”,但图像极为模糊。关于该战术编号的可能性,最初由Steve Ballantyne于2013年在“Missing-Lynx”论坛里提出的猜想。在右侧修复后桥梁的侧视图中,III号突击炮隐藏在右侧桥墩后方,位于英军架设的贝利桥支撑点的下方。此桥梁场景若搭配英军第11装甲师的MVs及其缴获的桶车,将构成极具震撼力的模型场景。
我这里要额外一提的是,Barry提到的这个 Steve Ballantyne也是一个专门研究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老哥,他早在十几年前,在获得了一套警卫旗队师SS第1装甲团工兵连老兵的相册后,决定写该连的战史。要知道警卫旗队在扩编成装甲师后,装甲团所属有2个营,1营和2营,各4个连,1营是豹式坦克连,2营是IV号坦克连,这个大家都知道,同时为了保证装甲团的综合战力,团直属还有一个战斗工兵连,番号就是第9,他就在这个连的战史,已经快10年了,还在写着。
以上这组照片都是一系列非常相似的阿尔凯特产的III号突击炮,可能都属于在诺曼底战场上作战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当然,右上角那辆肯定是,其余Barry认为也大概率是)。
(分解图1)(分解图2) (分解图3)(分解图4) 好,再看这组图,可以看到上面分解图的2和3都再次出现,这些照片来自ebay,他们跟这张图右侧的来自SS第1装甲侦察营的 Sd.Kfz.250/3 或 250/5出自同一个卖家和同一组在售的照片。考虑到他们似乎拍摄于相近或者同一地点,加上涂装,国籍十字标志相同,因此这两辆III号突击炮残骸很可能也属于警卫旗队师。
下面这组照片包含来自德国BA的拍摄的正在赶赴诺曼底战场的警卫旗队SS第1突击炮营经过严密伪装的突击炮和车辆的照片,其中还包括一辆由MIAG组装的III号突击炮G指挥型,可以通过其焊接式炮盾和D型天线确认。
当然,以上照片也出现在一些关于诺曼底战役的书籍里,常出现在Heimdal出版社的书里。
当然,Barry在做推断这些突击炮属于警卫旗队师的时候,也不光是看照片在差不多位置,而是他同时列出了,以上这三组照片,除了都由阿尔凯特工厂生产这一共同点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特征支撑了他的判断:
Barry提到的Steve Ballantyne所在模型显示的警卫旗队师突击炮战术编号的显示方式
John NelsonBundesarchiv资料补充的研究成果如下:
对于车辆单体的考证,Barry处于二战军圈第一梯队前面的系列,因此公众号里Barry的研究系列最专业,Mike的研究系列更擅长于对战史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而Neill的研究系列就更偏向于论文,但是都属于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品文章。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