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间力荐一所非985/211高校时,评论区炸开了锅:"江西的学校凭啥?"今天,我们走进被张雪峰称为"行业黄埔"的江西理工大学,看它如何用近90%的就业率诠释高等教育的真谛。
当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间力荐一所非985/211高校时,评论区炸开了锅:"江西的学校凭啥?"今天,我们走进被张雪峰称为"行业黄埔"的江西理工大学,看它如何用近90%的就业率诠释高等教育的真谛。
一、被称为“有色金属的摇篮”
江西理工大学这所冶金部"亲儿子"出身的高校(前身南方冶金学院),被称为“有色金属的摇篮”,在有色金属领域默默耕耘60余年,培养出大批被中国铝业、江西铜业等龙头企业争抢的“技术大拿"”。
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与21家企业及医院合作推动成果转化 。毕业生就业率与质量居江西高校前列,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应证了张雪峰的那句:“选大学不是选名气,是选赛道。”
正如其材料学院100%就业率的材料物理专业,印证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存法则。
二、打铁还得自身“硬”
江西理工大学的冶金、矿业、化学进入了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的排行榜,材料化学、工程学、化学都进入到了ESI全球的前5%,还有计算机、电子信息这些热门专业全都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不同于传统高校的"纸上谈兵",江西理工的实验室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学生大二就接触铜钨稀土材料研发,大三进入校企共建研究院实操。这种"入学即入行"的培养模式,让毕业生手握3-5个offer成为常态。
张雪峰特别提到:"在深圳、上海的新能源企业,江西理工校友已成技术中坚。"这所地方院校用实力证明:高等教育不是学历镀金,而是能力锻造。
三、强强联手
江西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联合开展了“本硕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具体以“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创新试验班”(简称“创新试验班”)为载体。该项目围绕稀土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优势专业,在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份单独招生、单独编班。培养模式采用小班化教学、双导师制,注重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此外,双方还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通过“申请-考核”制选拔,由江西理工大学授予学位。
江西理工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高等教育的本质不是制造学历标签,而是搭建人才与时代的桥梁。当更多高校能像他们一样"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毕业即失业"的焦虑自然会烟消云散。正如张雪峰所言:"选对赛道比挤名校更重要,这个时代永远需要解决问题的人。"
来源:胡老师-升学规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