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号,美国商务部宣布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要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进口情况进行调查,看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要是调查结果真说有问题,那现有的关税政策可能就得改改了。这事一出来,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这些存储芯片的龙头大厂可就有点慌了
4月14号,美国商务部宣布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要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进口情况进行调查,看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要是调查结果真说有问题,那现有的关税政策可能就得改改了。这事一出来,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这些存储芯片的龙头大厂可就有点慌了,绝对要被波及了。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这次调查,其实就是想把半导体关税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供应链,不仅仅是芯片本身,连相关的零部件和设备都得算上。之前,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这些晶圆代工的厂商,都跑到美国去建厂投资了。现在美国又搞这一出,摆明了就是想让半导体零部件和设备企业也都去美国设厂投资。
可关税一加,三星这些企业就有点吃不消了。据韩国《朝鲜日报》说,三星的大部分DRAM都是在韩国本土的工厂生产的,但西安工厂可是它的NAND Flash闪存大本营,占了总产能的四成多。要是关税政策一变,三星这四成的NAND Flash产能可就得受影响了。
而且美国的监管打击是一波接一波,半导体公司的合规成本和业务不确定性都增加了,长期投资决策都得受影响。三星现在就在考虑要不要多往中国市场靠靠,找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毕竟,2024年的时候,中国市场销售额占了三星总业绩的三成多,这还得感谢那些在美国限制之前就大量囤积HBM芯片的中国公司。
不过,三星在美国也不是没动作。2024年的时候,它还趁着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东风,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投了170亿美元建厂。这工厂建得差不多了,设备关税征收时间却和进口时间撞上了。结果呢,泰勒工厂的投产时间从2024年年底推迟到了2026年,这两年空窗期,三星的资金链就更紧张了。
3月17号那天,三星电子的会长李在镕表示公司“没了内生动力,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还让高管们“应对危机得拼尽全力”。这话一出,暴露了三星现在内外交困的处境——AI芯片业务比不过英伟达和SK海力士,再加上关税冲击,利润空间都被压缩得差不多了。
为了应对这困境,三星管理层打算向全球客户提高内存芯片的价格,涨幅大概在3%-5%。三星说啊,这是因为市场需求涨了,DRAM、NAND闪存这些产品价格都得涨,而且2025年和2026年还得继续涨。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三星没办法了,只能把成本压力转嫁给市场。
现在三星涨价后的新合同谈判都开始了。这涨价啊,其实就是三星想让终端市场来承担损失。可这一招啊,说不定会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终端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得涨,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体系也得跟着变。
三星还付出了很多努力,签约游说公司。三星美国分公司花了大价钱去游说美国政府,3月17号和游说咨询企业Continental Strategy签了新协议,想在通信、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政策上争取机会。而且Continental Strategy的合伙人凯蒂·威尔斯还跟白宫幕僚长苏西·威尔斯是直系亲属。
来源:数码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