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著长篇小说《错乱人生》连载第十五章——迎接新挑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09:01 2

摘要:照城大学,是1983成立的一所市属地方高校,只有大专,没有本科。学校一把手是一位教师出身的丁姓女干部,党委书记兼校长,一肩挑。

柴胡著长篇小说《错乱人生》连载第十五章——迎接新挑战

(接上集)

1

1991年5月底之前,蔡岩办妥了调照城大学的手续,6月6日,蔡岩到照城大学报到。

照城大学,是1983成立的一所市属地方高校,只有大专,没有本科。学校一把手是一位教师出身的丁姓女干部,党委书记兼校长,一肩挑。

丁校长个子不高,50多岁,气质优雅,精气神颇好。她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学业优异,且英语极好,曾当选过省级模范教师。

丁校长对蔡岩说:“按说,应该把你安排到宣传部或办公室,但是,现在学校急需一个顶事的总务处长。后勤摊子比较大,靠关系调进来的人也不少,其中还有几个刺头,你这个人能说能写又很厉害,所以决定让你先去总务处主持工作。”

蔡岩笑了笑,问:“丁校长,您从哪里听说我很厉害?”

丁校长也笑笑,说:“局长部长都敢顶,市委领导也不怕,还不厉害呀!”

蔡岩就把他在文化局发生的事的来龙去脉给丁校长简要叙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校长你说,我这叫顶领导吗?这也算厉害吗?”

丁校长说:“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多了。你来之前,有人对我说,老丁呀,你怎么敢接收这样一个人?这可是个厉害角色呀!你能管得了他?刚才听你一说,看来还真不是传说的那样子。我理解你,你顶与不顶,都会落入一个权斗的圈套。我是教师出身,一向讨厌权斗。”接着说:“在文化局不能升迁,在咱们大学,升迁还是大有希望的。咱学校,选拔一个教学副校长,不缺人选,要选拔一个后勤副校长,还真是没人;在总务处长职位上干好了,是很容易提拔成后勤副校长的。”

蔡岩说:“丁校长,您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既然离开市直机关,就不再考虑升迁的事了。”

丁校长说:“你才四十出头,就这么消极怎么行?在大学,你走不了教学线儿,只能走行政线儿;干行政,不升官还有啥干头呀?再说,你不想升官,那我怎么调动你的积极性呢?”

蔡岩说:“升大学副校长,不是学校党委说了说的,是要经市委常委研究通过的。我给主管文教的市委藏(副)书记闹了个大难堪,已经断了升迁的路了!在大学干几年后,我想去文联搞创作,远离权力!”

丁校长说:“这我能理解,我现在都想去当老师。”

蔡岩说:“您尽管放心,不想升官我也会好好干的。您能在我遇挫时接收我进大学,我从心底感谢您。走着瞧吧,我绝不会辜负您!”

丁校长说:“这我相信。你来的正是时候。现在学校后勤,只有一个支部书记,一个主管食堂的副处长,没有处长;从外单位调来一个干过后勤的干部,让他主持总务处工作,还不到一年,教职工就沸沸扬扬的意见很大,已经干不下去了!我给他谈了,你一上任,就叫他下去!”

蔡岩很快便进入角色。他走遍了后勤的摊摊点点,对水、电、暖等设备进行了现场查看;对绿化、食堂、澡堂、医院、木工房、维修、保洁、采购等项工作进行了初步摸底;深入到一些部门和系,认真征求对后勤工作的意见。

这些基本功做过之后,蔡岩的心里就有了数。

蔡岩决定从基建维修和物资采购招标、议标抓起——总务处原负责人就是在这方面激起了民愤。蔡岩起草并报请校长办公会批准了两个规章制度:一个关于基建维修,一个关于物资采购;工作未动,制度先行。

第一次组织的一项工程招标,是房顶维修。在市报上发出招标告示后,蔡岩就接到市委机关几个熟人打来的电话,都是推荐施工单位的。随后在学校会议室举行了招标会。投标单位来了8家。参会的投标者,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个个都是老板风度,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因为总务处从未举办过这样的招标会,所以旁听的教职员工挤满了会议室,其中还有几个担任系主任的老教授。

招标会由蔡岩主持。投标者一家家挨个上台讲演,介绍自家的优势和做过的工程。然后,开始报价。所报价格,由总务处会计在白板上公布出来。报价进行了三轮,从第三轮报价中选了一个最低价,为中标价。

宣布中标单位后,全场掌声雷动。

这次房顶维修,共维修五栋楼房,面积近2000平米,维修价格,是近年来的最低价。

招标会举办的第二天,蔡岩接到一个电话,是政府秘书长打来的。秘书长姓肖,是蔡岩一个初中同学的丈夫。蔡岩问秘书长有何事?秘书长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

蔡岩从办公室要了一部小轿车把他送了过去。

秘书长说:“你们学校这次招标,我的小舅子参加投标了,但是没有中标。我不知道你调到大学去了,更不知道是你主持招标,所以没给你提前打招呼。你看还有没有补救措施,让我小舅子也能干点活?”

蔡岩说:“这还真是个难题。”

秘书长说:“想想办法吧!”

这时,又进来几个人。秘书长对蔡岩说:“赶紧回去忙你事的吧,想好了办法,给我回个电话!”

蔡岩回到学校,就去找丁校长。

丁校长问蔡岩:“给中标单位签合同了没有?”

蔡岩说:“还没有。”

丁校长说:“你脑子好使,想想办法吧。咱们是地方高校,业务虽然归省管,但人事归市管,咱惹不起这些地方官呀!”

蔡岩说:“好吧,我想想办法。处理不好,就又成顶着不办了!”

丁校长笑笑。

晚上,蔡岩在学校三食堂小餐厅雅间点了几个菜,把中标单位的负责人请了过来。这人姓曲名洋,中等个,偏瘦,白净脸儿,戴个眼镜,文质彬彬,像个文化人。

发标单位请投标单位,搞得曲洋一头雾水。

几杯酒下肚,闲聊一番后,曲洋说:“蔡处长,我哥认识你。”

蔡岩问:“你哥何许人也?他怎么会认识我?”

曲洋说:“我哥是古城区文化馆馆长,叫曲海。他见过你两次。第一次是市委宣传部俞部长召开一次文化方面的座谈会,他在那个会上见过你。第二次是1966年社会失控期,有一天晚上,你在古城文化馆前面的大街上卖报纸时他见过你——他给你送过一个凳子。”

蔡岩一听这个,想起来了,立即说:“那快把你哥叫过来!他家离这儿远不远?”

曲洋说:“不远。我开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说着,便兴冲冲地去了。

大约20分钟,兄弟俩就都过来了。

蔡岩和曲海互相都还认得,一见面便拥抱了一下。

三人坐下,说起当年俞部长挨批和蔡岩一伙卖报的事,蔡岩和曲海唏嘘不已。

蔡岩是个性情中人,话多酒多,居然忘了今夕何夕和为何事请客?多年没有放开喝过,今天突然放开,蔡岩很快就喝晕了!

好在他还能够说清自家的住址。曲洋把车门打开,曲海架着他一条胳膊把他放进车里。曲洋开着小车一路慢行,把蔡岩安全地送到他家楼下,又吭哧吭哧的把蔡岩背到楼上家里。

第二天一上班,蔡岩就接到了曲洋的电话,问蔡岩身体没事吧?又问蔡岩昨晚聚餐有啥事?蔡岩便实话实说,把自己的难处说给了曲洋。

曲洋说:“就这个事呀?蔡处你不要犯难,我让给那个人一半工程不就得了!”

蔡岩想不到曲洋这么痛快,高兴地说:“曲洋呀,你能够这样知情达理,今后我绝不会亏待你!”

当天下午,就把这次的房顶维修工程,分成两半,按曲洋的中标价,分别给两个单位签了合同。之后多次招标,蔡岩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都对曲洋给予了照顾。这是后话。

蔡岩给市政府秘书长打了电话。秘书长很高兴,对蔡岩表示了感谢,说:“改日我请你的客哦!”

难题解决后,蔡岩给丁校长作了汇报。丁校长觉得这事有趣,说:“这叫蔡岩醉酒解难题!”说罢,爽朗地笑了几声。

蔡岩说:“可以再加一句:蔡岩难处遇知己,一场小酒解难题!”

丁校长说:“好,好,妙极!”

二人正聊得热火,有人敲门,蔡岩便起身告退。

2

蔡岩在总务处以负责人的名义干了不到两个月,市委决定把与大学一墙之隔的市委党校和照城大学合并,并从市纪委派来一位姓黎的副书记赴任照城大学党委书记。

黎书记中等个儿,一张总是笑容可掬的瓜子脸,精瘦干练,气质沉稳,思维敏捷,口齿利索,出语不带一个废字。

十年前,黎书记在市委一个名曰“打击办”的办公室工作,蔡岩就住在“打击办”后排的平房里。虽无工作交集,但经常见面;蔡岩因镭射电影审批出事,作为市纪委副书记的黎书记当然清楚。

黎书记对蔡岩印象一向很好,深知这是一位“干将”,上任伊始便召开党委会,明确了蔡岩的职务:总务处处长兼后勤党支部书记——将原党支部书记调到别处。随后,根据群众反映,查清了原总务处负责人的收受回扣问题,给了一个留党察看处分,宣布撤销负责人,下放到了维修组当工人(此人水、暖、电皆懂)。

宣布蔡岩任职的第二天,蔡岩去办公室看望黎书记。一进门,见丁校长也在,两位校领导正谈笑风生。见到蔡岩,黎书记笑眯眯地对丁校长说:“两不该干部来了!”

丁校长蒙圈了,问黎书记:“什么两不该干部?”

黎书记解释道:“蔡岩是文化局党委确定的第三梯队后备干部。你知道他因为什么事离开文化局的吗?”

丁校长说:“蔡岩给我讲过,我知道点儿。”

黎书记说:“我说的两不该,一是新来的文化局副局长亲自出面为南方人办证,蔡岩不该不办;二是文化局党委,不该为此事让蔡岩停职检查免了科长职务。”

丁校长说:“黎书记说的有道理。”

蔡岩说:“这件事,我做得好愚蠢!”

丁校长说:“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从不做愚蠢事的人,也永远不会有任何聪明之举。”

蔡岩说:“校长在用大哲学家的话安慰我。这件事,让我教训深刻。今后一定牢记下级服从上级,谁的官大听谁的!”

黎书记说:“你注意,你现在的工作跟你在文化局可是不一样了。文化局相对于大学总务处,要虚得多。总务处纯粹是玩实的!学校一年要支出几千万,总务处长把的是第一关,你是有财权的呀!所以,你一定要小心,要慎独,一旦经济上出问题,我可轻饶不了你!”

蔡岩说:“书记放心,我绝对不会出问题!”

黎书记又对蔡岩说:“党委决定调走原来的支部书记,让你党政一肩挑,只给你留下一个管食堂的副处长,就是要让你最大限度的避免干扰,能够大展拳脚干工作!”

丁校长说:“党委就是这个意思,对你很信任的。”

蔡岩说:“这我当然明白。感谢党委对我的信任,我肯定会干好的!”

3

一天下午,蔡岩召集后勤各组各摊儿的负责人开会,目的是收集后勤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还真是不少。绿化组反映:行道树有死树;有些树根部的蓄水坑不存水;有的树枝叶上生了虫子。维修组反映:教学楼部分管道老化;原党校地下管道多处漏水;教学楼个别教室电线脱皮。锅炉房反映:冬季快要到了,供暖大锅炉必须提前检修,去年有几根炉条烧断了,必须抓紧换。医疗卫生组反映:校医院病床少、药架少,需要添加;清洁工人手不够,也需加人……鸡一嘴鹅一嘴,说了半天。

蔡岩让大家畅所欲言,分别轻重缓急提出了解决方案。众人情绪很高。维修组组长,长得清瘦高大的韩师傅激动地说:“我经了三任处长了,没见过哪一个处长工作这样认真的!”

散会后,蔡岩说:“今晚谁也不要回家吃饭,大家一起聚个餐!”说罢,便给三食堂小餐厅打电话,订了一个雅间。这晚,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十分尽兴。有人提出划拳,蔡岩说可以。于是便仨仨俩俩的划起来。因为蔡岩在元山区农业组工作时,喝酒划 拳有过历练,划拳就输的少赢的多。但是蔡岩清楚自己酒量不行,为了不漏丑,便小心翼翼的玩了点小伎俩——每喝一口酒,都要端起茶杯装作喝水,趁机往茶杯里吐点酒。

韩师傅站起来说:“处长这样舍命陪咱们,咱们应该怎样工作?”

有人说:“全心全意,尽力而为!”

有人说:“谁偷奸耍滑,谁就是孬种!”

有人说:“力气是奴才,用了还会来!”

韩师傅说:“好!我建议,为了把总务处的工作干好,对得起处长的信任,大家再连干三杯!”

蔡岩和大家一起站起来,实实在在的又喝了三杯。喝多了,就忘了自己是处长,带着醉意,高声喊出两句在元山区工作时学会的段子:“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党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待培养!”说完就又喝三杯,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电工小杨站起来,说:“处长说了两个顺口溜,我也说一个。但是,我只说上句,下句由别人接着说。有人能说上来,我就喝6杯,谁都说不上来,你们就每人罚3杯!”

韩师傅环视一圈,说:“大家表个态吧,小杨这个做法,行还是不行?我老了,脑子肯定反应不过来。”

其他人都说:行行行,大不了喝3杯革命小酒嘛!

小杨便仰头喊道:“蒙住头,露出腚!”

大家都笑了。不料想锅炉工小罗立即接上话茬喊道:“个个都是刘晓庆!”

小杨不等大家催促,便主动给自己满上酒,接连喝了6杯。

蔡岩想说“小杨你这顺口溜可是太黄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他知道后勤工人很少有这种放松的机会,他不能扫大家的兴。

4

蔡岩跟自己惟一的搭档、主管食堂的邵副处长商量后,决定召开一次全体后勤员工大会。

照城大学虽然不大,但后勤也有300多人,其中少数是干部和正式工,大多是集体工、合同工、占地工,还有部分临时工。

大会在学校礼堂举行。由于人少礼堂大,人们就在礼堂的一边就坐。也没设讲台。

学校组织部部长把蔡岩向大家做了介绍。众人掌声欢迎!然后是邵(副)处长讲话。

邵是个“白酒爱好者”,军队转业干部,长得敦敦实实,胖胖的国字脸上总是满面红光。这天中午,又陪着兄弟院校来访的食堂管理员喝了一场儿,喝得眼红舌头硬,讲话时,便出了笑话。他首先表态,要坚决支持蔡处长的工作,努力把学校后勤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然后讲道:“今天,全校后勤员工坐在一起,济济一堂,显示了我们后勤的力量。我们后勤员工,是由两家人组成的,一家是原党校的后勤员工,一家是大学的后勤员工。”讲到这儿,抬起下巴颏,打了一个饱嗝,接着说:“其实呀,我们——我们党校和大学的后勤职工,早就团结成两家人了!”

他双手扶在最前排的一个桌面上,绷着一张认真严肃的脸,还要接着讲下去,不料下面的人突然哄堂大笑,把他搞懵了。

“怎么回事呀?”他有点散光的双眼把众人扫了一遍,高声问道:“我讲的不对吗?党校和大学,不是早就团结成两家人了吗?”

众人又是大笑!

蔡岩赶紧上前救场,他面向大家,说:“大家不要笑!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其实,邵处长讲得非常明白,就是党校和大学两边的后勤员工,很早就团结在一起了,不但团结得早,而且团结得好!”

这时,韩师傅从人群中走出来,走到前边,将邵处长从讲话的位置拉过来,在下边找了个座位按他坐下,说:“你喝高了,歇一歇再说吧!”

蔡岩接着讲道:“其实呀,邵处长今天讲团结问题,还真是讲到点子上了。据说,中国的大学,今后要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普遍要实行扩招。我们后勤的任务越来越重了!要完成越来越重的任务,首先就必须搞好团结!”

蔡岩接着讲道:“我是从市政府机关调过来的,对后勤工作一无所知一窍不通。校领导让我主持学校后勤工作,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但是,要把这项工作干好,必须靠在座的每一位员工支持!咱们要做到两个实:一个是实心实意,一个是实打实干——实心实意的交往,实打实干的工作;一切都要玩实的,不玩虚的!”

蔡岩继续讲道:“我们家祖辈都是农民,我本人高中毕业后当了9年农民。我出身于底层百姓,我也当过底层百姓。我见到任何一个工人、农民、城市平民,都会感到很亲切。我在市委大院上班时,碰见保安、清洁工、锅炉工,哪怕是看自行车的老太太,我都是先给人家打招呼。我的血管里流着的是平民百姓的血,我的平民情结很重很重!请大家放心,我蔡岩主持后勤工作,绝对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工人,包括临时工!”

蔡岩讲到这儿,被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打断。坐在下边的员工,有的眼圈都红了;蔡岩也被自己的话感动,觉得眼眶里有泪珠在滚动。

蔡岩这种浓厚的平民情结,一天天的从他的行动上展露出来。他见了后勤员工,哪怕是一个清理垃圾的临时工,他都是主动打招呼;看见地上有啤酒瓶、易拉罐,就捡起来送给附近的清洁工,让他们攒起来卖钱。有一天下午,蔡岩看见锅炉维修工小罗从锅炉里出来有点走不稳,立马跑到小罗跟前,背起小罗就往校医院跑;经医生一查,小罗已经严重缺氧,医生赶紧给小罗输上氧,进行救治,才使小罗脱险。各系部处室普遍反映,到总务处办事好办多了,说“这个处长非常好说话”;蔡岩也琢磨出,学校就地提拔的许多干部,跟政府机关出来的大多数干部,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前者爱用权卡人,后者爱用权帮人——给人办事。与“亲平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蔡岩对那些习惯于对工人找茬、过分挑剔工人毛病的系主任、教授们,反而有点不客气,这些人来办公室找蔡岩,蔡岩从来不让座,都是让他们站着说。

5

有一天蔡岩刚到学校,远远的就看见韩师傅站在一个下水井边,正探头往井里看。蔡岩走到井边,韩师傅说:“张景松下去检查漏水管道了。”

蔡岩说:“下水道里空气稀薄,千万注意安全呀!”

韩师傅说:“已经把两个相近的井盖打开,空气可以对流了。张景松的身上,还拴着绳子。”

蔡岩走到另一个下水井口,看见一个维修工手里牵着一根粗麻绳,绳子的那头,应该是拴在张景松身上。

蔡岩对这个维修工说:“千万小心,你可不能动地方!下地沟里干活,一旦严重缺氧,是会要命的!”

维修工说:“处长尽管放心!”

蔡岩在学校里转了一圈,看到几个绿化工正在往树头上喷洒农药和修整树坑,锅炉房有两个工人已经钻到炉膛里正在拆烧坏的炉条,澡堂的卫生工正在清洗窗子、墙壁和地面……蔡岩叮嘱韩师傅说:“钻到地沟里检查管道,太窝憋,太辛苦,还危险,中午,你带着那几个维修工,去校门外的小饭店吃个饭喝两口小酒吧!注意,饭、菜、酒加起来不要超过50块钱。今后,工人干特别险、累、苦的活儿,都可以吃个饭喝点酒;记住,50块钱!不要超过这个数——我给你这个权力!”

当蔡岩走进办公室时,紧跟着进来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太太,自我介绍说,姓黄,是图书馆退休老师,有事要麻烦处长。

蔡岩问:“什么事?”

黄老师说:“我们家厕所房顶一直漏水。”

蔡岩问:“漏了多长时间了?”

黄老师说:“有一年多了吧。”

蔡岩说:“漏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早说?”

黄老师说:“找总务处反映过两次,看人家总是忙,就没再催。我家老头子说,甭给人家总务处添麻烦了,上厕所时,戴个草帽不就行了!”

蔡岩说:“怎么能这样?”蔡岩就让黄老师跟着他下楼,去找维修组组长韩师傅。

找到韩师傅,蔡岩说:“下午上班后,马上派人到黄老师家,检查一下厕所房顶漏水是啥原因,立即抢修!”

这天傍晚临下班时,蔡岩找到了黄老师家,刚敲门,两个维修工开门出来了,对蔡岩说:“处长,厕所房顶漏水,是楼上的原因,已经整好了,不漏了!”

黄老师见蔡处长来了,赶紧往里让。

这是一栋老式住宅楼,进门后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无中厅,全是水泥地面,没装修。蔡岩被黄老师领进一间卧室。卧室沙发上,坐着一位魁梧健壮的老先生,花白头发,面色红润,方面大耳,双目炯炯,一身儒雅气质。黄老师说:“这是我家老谭,建筑系副教授。”

黄老师说:“他退休后,一直在写小说。已经写了20多万字了。”

一说写作,蔡岩来了兴趣,便和老先生攀谈起来。一会儿就像熟人一样了。

蔡岩问:“谭老师,你这个教龄、年龄、资历,怎么还是个副教授?”

黄老师插话说:“每次评教授,他都不申请。”

蔡岩问:“那为什么?”

黄老师说:“你问他!”

老先生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副教授、讲师的水平都很高。我这个副教授的水平,实际上连那个时候的讲师都不如,我怎么好意思去申请评教授?”

蔡岩说:“谭老师您这样的心态非常好。我非常理解您,敬佩您。心态好,心情好,身体就好;身体好,比什么都强!”

黄老师说:“我家老谭身体还真是不错,八十多了,什么病也没有,从未住过院,也很少找医生,吃喝拉撒睡,一切正常,走起路来,还是健步如飞!”

蔡岩问:“每天都要活动活动吗?”

黄老师说:“他喜欢下楼走路,这两年不了。”

蔡岩问:“那为啥?”

黄老师说:“路上常常碰到男女生搂搂抱抱的,他看不惯。”

老先生说:“看不惯,还不能说,说了他们顶你。有一次,我看见一对男女学生搂着,做一些不文明的动作,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吗?女生立即跑掉了,男生用眼睛瞪着我,说:人和动物没有区别!”

蔡岩笑了,说:“现在的大学生,真是没法!”

看看天已不早,蔡岩说了句“今后家里有事,一定要马上找我们”,便告辞了。

来源:邯郸赵金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