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魅力是这次破圈的根本原因。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不仅有深厚的底蕴与包容性,更关键的是与世界其他文化和而不同。当Speed来体验功夫时,文化背景的不同撞出了火花。
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魅力是这次破圈的根本原因。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不仅有深厚的底蕴与包容性,更关键的是与世界其他文化和而不同。当Speed来体验功夫时,文化背景的不同撞出了火花。
在全球700多万双眼睛的注视下,美国网红“甲亢哥”(以下简称Speed)身穿武僧服,跪在地上,向一位身着黑衣黑裤的瘦削男子高喊着“师父,教我功夫”。
视频中,这位男子站定,向他抱了个拳:“你好,我是梁小龙。”
对于河南省少林武术馆教练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少林拳项目一级考评员梁小龙来说,3月28日那天与Speed的交流也只是他的日常工作而已。
“我教了Speed少林五步拳的基本步法,弓步、马步、歇步、虚步、仆步,他学得很快。”
梁小龙说,那天下午,Speed主动提出,想学打在身上使棍子断裂的硬气功“开棍”,“要学少林功夫。”
后来便发生了视频中被网友们喜闻乐见的那一幕:Speed开棍成功,却疼得躺在地上翻白眼。一旁的梁小龙倒不慌张,只是轻轻蹲在Speed身边,扶着他说出了一段饱含哲理的英文:It’spain,butit’slife.……It’spain,it’syou。有中国网友将这段话信达雅地翻译为“千般痛,皆成汝身”。而国外网友翻译得更为直接:NOPAINNOGAIN。这是一句西方谚语,意为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作为在国外视频网站拥有将近4千万粉丝的顶级网红,Speed在今年3月下旬开启了中国之行。此后一个月,他在北京、上海、河南、四川等地展开多场直播活动,千万外国网友跟随他的镜头,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其中人气最高的,就是他在河南少林武术馆拜梁小龙为师的练武片段。
随着视频的出圈,梁小龙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谦逊、专业、礼貌,还浑身散发着哲理的光辉,这就是功夫精神。”有国外网友如此评价。
有外国网友称呼梁小龙为大师梁师父。谈及此事,梁小龙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不是大师,那天只是正好轮到我接待,仅此而已。”
以下是梁小龙的讲述。
━━━━━
Speed的人气不特殊,特殊的是真诚
其实那天下午见了Speed两次。第一次见他时我正在带学员,他扑上来就喊“这是师父”。我以为他认错了人,而且我正在给学员们上课,没法跟他说话。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刚喝两口水,领导就打来电话,让我接待一名外国学员。我出门一看,又是他(Speed)。
第一次见面,我注意到Speed穿着练功服,戴着假发套,身边随行人员很多。但这些没什么奇怪。接待中外学员是我们的本职工作,遇见过的网红、明星不少,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但我觉得这些自备行头的外国学员又是特殊的。他们往往通过电影等渠道了解过中国功夫,然后带着一颗虔诚的尚武之心千里迢迢来“拜师”习武。就在这几天,还有位非洲学员也是穿着类似的行头来找我练拳。接待他们,我往往会讲得深入一些。比如我在教Speed五步拳的时候,顺便讲述了中国的阴阳学说。有人质疑,对外国的初学者讲述这些会不会晦涩?其实并不会,Speed的那身行头,就能说明他提前做过功课。就像那天我一跟他说“阴阳”这个词,他就能明白是“黑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梁小龙(右)在教授Speed拳法。视频截图
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Speed非常真诚和聪明。
与Speed第二次见面,他一下跪在我面前,求我教他功夫。当时我有点蒙,下意识地蹲下扶他起来。据我了解,在许多外国文化里,双膝跪地暗含自降人格的意思,所以我对他下跪的动作感到意外,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非常真诚地想学武。
Speed的聪明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是从五步拳开始练的,这是许多初学者的第一课,包括我自己。五步拳共有10个动作,这10个动作排列组合能衍生出各种武术套路,所以五步拳也被称作“万拳之母”。这套拳对于常年习武的人来说是不难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时间内掌握有难度。而Speed学得就很快,带他练过几次的动作,他就能八九不离十打出来。这说明Speed不仅聪明、悟性高,还能认真学,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对武术是真正的热爱。
━━━━━
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此前我并不了解Speed直播时的状态有多活泼。我注意到那天的讲解过程中,他一直很安静。
Speed一直跟我说,他来少林是想学真功夫的。那个开棍就是他自己要求的。一开始他说想学棍,我就让旁边学生去拿了几根棍,准备教他棍法。结果他说“不是这种棍,是那种能打断的棍”。我才知道他是想开棍。
开棍属于硬气功的一种,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我问Speed,确不确定,会有点疼。他说既然来到少林,就要学真正的少林功夫。对于真正热爱功夫的人,我们会尽量满足他。安全起见,给Speed开棍之前,我先开了两根。疼是一定会疼,但情况会在可控范围内。
Speed开棍被打倒之后,我对他说的那段话“It’spain,it’syou”出圈了,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英语口语并不像网传得那么好,我在脑海中搜刮了能想到的词汇,才说出那些话以安慰他。
Speed开棍时的场景。视频截图
训练接近尾声时,Speed要给我钱,一开始我拒绝了。但他坚持给,于是我收下这钱,给当天下午来学武的孩子们买了零食。其实我的薪水少林武术馆已经付过了,确实不该再收学员的钱。但Speed是外国友人,给报酬是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我只好尊重这种方式。
这次Speed的少林之行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出乎我的预料,事后我一直在全网平台看评论,还回应了许多网友关心的问题。后来我也在想这次交流为什么出圈。答案肯定不单因为Speed是外国网红。我觉得我与Speed对待功夫的认真态度、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共同推动了这次破圈。
其实对我们少林武术馆的教练来讲,对待国内外学员的教学流程都是差不多的,包括我们教授的方法、顺序、程序、内容,根据他们各自的水平来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教学思路都是一样的。Speed作为现象级网红,却更能安安静静听课、训练,比别人更快掌握动作要领,这是不容易的。这种真诚,我在训练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我也被这种真诚感染了,不然我不可能同意给一个初学者开棍。有记者问我,当Speed疼得躺在地上大叫时,有没有担心他的功夫梦被棍子打碎。我其实只担心过他的安全问题,完全没有担心他会放弃,因为我感受到了他对待功夫的热忱。
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魅力是这次破圈的根本原因。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这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不仅有深厚的底蕴与包容性,更关键的是与世界其他文化和而不同。当Speed来体验功夫时,文化背景的不同撞出了火花。
━━━━━
来练武的外国学员越来越多
我父辈也是习武之人。因为家里开武馆的原因,我从小就接触来练武的外国学员,英语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跟着学的。第一次看到外国学员时我才七八岁,对他们非常好奇,好奇他们为什么长得跟我们不一样,好奇他们的语言,也好奇他们为什么要远渡重洋来学功夫。
十几岁的时候,一位叫罗什的瑞士朋友来训练,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
罗什来那会儿,我刚开始正式跟着父亲学武。罗什只比我大几岁,算得上同龄人,于是我们天天一起训练。我们的语言不通,功夫成了共同语言,一个手势就知道要一起跑步,一个眼神就知道要一起吃饭。我至今仍怀念少年时期我跟罗什在嵩阳书院附近跑山训练的日子。
梁小龙(右)与罗什。受访者供图
从体育学院毕业之后,我就到了少林武术馆工作,一开始在演武厅做主持人,目前在少林八段锦传习所,主要工作是向世界各地的功夫爱好者和游客展示、传播功夫文化。
我经常能接触到来学功夫的外国学员。许多外国学员会提前半年跟我们武术馆约时间,然后住一两个月,每天就是练武。我们武术馆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想学的兵器、拳法任选,时间也能跟教练商量着来,中午如果太热,就下午4点开始训练,一切都很自由。
现在确实有不少外国朋友点名要找我当教练学功夫,我觉得这不是因为我有名气或实力,而是大家对中国功夫和文化感兴趣。武术是我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武术是我的工作。中国文化和中国功夫的魅力远大于个人魅力。
听我们武术馆的同事、外联宣传部副主任裴安迪说,现在少林武术馆每年平均接待近百万人,外国学员占比大概10%。我个人感觉,外国学员的数量正在连年增长。
Speed走的那天晚上,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发来信息,说我在国外短视频平台上已经是名人了,说大家都叫我“梁师父”。没过多长时间,我和Speed的交流上了热搜,来找我问这个事的也越来越多。我那时才意识到,这个事好像真的出圈了。
出圈之后,我们武术馆就商量怎么接住这波流量。这几天我的工作安排非常多,要接受采访、要直播、还要拍短视频,有时候能忙到晚上12点。做这一切虽然累,但也很快乐。现在我每天在短视频平台向大家展示少林功夫的基础招式,这几天涨粉很快,已经突破了12万。从小就参与功夫的中外交流,如今有种开花结果的感觉。
我很感谢Speed给我们武术馆带来了这么多流量。我注意到Speed在一次直播中曾说道:“我有一天还得去见梁师父”。这几天有媒体问我,会不会再邀请Speed来河南体验中国功夫,我的答案是短期内不会。因为他太累了,我希望他最近早睡早起,好好吃饭。
我当然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再和Speed交流中国功夫,我也希望能继续为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作贡献。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