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凡的世界》曲折的出版过程,想到的一点创作感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9 05:08 2

摘要:1986年,当代杂志社收到路遥100万字《平凡的世界》的原稿时,负责初审的编辑,才看了不到1万字,就说这个不行,然后将稿子退了回去。而这个草率的操作,后来让这家杂志社肠子都悔青了。

1986年,当代杂志社收到路遥100万字《平凡的世界》的原稿时,负责初审的编辑,才看了不到1万字,就说这个不行,然后将稿子退了回去。而这个草率的操作,后来让这家杂志社肠子都悔青了。

稿子刚退回去,听到风声的另外一家杂志社编辑,迅速行动,主动上门找到路遥,可是这位编辑,将第一部读了不到三分之一,也将稿件给否决了。给的意见是:内容不行,不适合时代潮流。

两次退稿,让路遥的心里凉了半截。他开始反思,到底是自己的作品出了问题,还是读者的口味变了。长达6年的辛苦创作,路遥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如果这么多年的付出,就这样被否定了,那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可路遥坚信,他们说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已经过时了的观点,没有道理。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去追求所谓的魔幻主义创作。

这个时候,一位叫李金玉的青年编辑,在读完了《平凡的世界》全部原稿后,震撼得无以复加。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部大作,尽快出版。为这件事,李金玉还被领导骂了一顿,对她的眼光表示怀疑。可是这个倔强的姑娘,没有气馁。

在她的全力斡旋下,这部鸿篇巨著最终得以顺利出版。而接下来的事情,远远超出了那些看不上《平凡的世界》的编辑们的预料。

《平凡的世界》出版上市后,读者一边倒的赞誉声,让那些之前说这部作品过时的编辑们,瞬间集体失语。

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按章节顺序播送了《平凡的世界》,在播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万人空巷,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守在收音机旁边,准时收听《平凡的世界》的录音,成了那些日子里,许多人雷打不动的习惯。

多年后,据当时的电台工作人员回忆,那些日子听众的来信数量,比平时翻了几十倍都不止,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如同雪片一般飞向电台值班室。以至于,每天不得不改用大麻袋来运送信件,来信都是关于《平凡的世界》的。

在来信当中,听众和读者对于《平凡的世界》的喜爱,溢于言表。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之作。

到这里,我想说一下,文学创作这回事。

你看,即使是《平凡的世界》这样伟大的作品,刚刚开始,依然是有很多人看不上。而且那些人,还都是名头很响、眼光很毒的职业编辑,他们把审着出版社的大门,对于很多作品,都有一票否决权。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喜好,或者所谓的专业意见,决定一部作品是否出版,但是他们没办法代表全体读者的意见。

他们不喜欢的作品,有可能是大量大量大量的读者,所喜欢的。他们多年的职业训练,其实已经给自己带上了严重的偏见,如同后天被人打瞎了的残废,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包括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大咖,在肆无忌惮地批评《平凡的世界》,说是极其浅白的意淫之作,没有一点水平。

对此,我都想笑,有些人,长着眼睛,他也是个瞎子,根本没有必要和他们计较。

而我想对那些像路遥这样,抱持文学初心、艰辛创作的写作者们,想说的是什么呢?

我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执着文学梦想的人,永远都是写作大军的主流。我想对这些人说:不要太在意那些所谓专家大咖的意见,他们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代表不了数量巨大的普通读者。

你创作,你的文学梦想,是为了普通读者发声的,你的真诚心声,是想表达给普通读者听你的,你就没有必要有一点丝毫犹豫,继续坚持到底,继续创作就可以了,不要被那些所谓的权威意见所影响。

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平凡人的世界,大部分人也都是普通的平凡人,他们想要听的,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心声。只要你是真诚的,我相信就会有人,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

除了不相信那些专家大咖的意见,你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作品,去直接触达给这些普通人,没有必要经过那些职业编辑、专家大咖的转送和审核。如今的互联网写作、自媒体时代,就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多少写作上创造亿万财富的人,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素人写作者。

反观那些所谓的作家,专家,大咖,成名多年的人,他们的作品,也很有可能没人看。多少大作家,到了网上写作,根本掀不起一点浪花,出版了很多部作品的人,来到网上写作,依然赚不到钱,根本都不如一个公司的前台小姑娘,甚至不如我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名气的小写手。

我说的这些一点都不夸张,我现在上的很多篇文章,比很多作家的个人账号的阅读量,大几十倍都不止。

很多作者多年的职业训练,其实已经让他离普通人太远了,不太愿意表达一些接地气的东西,这也注定了他们在创作这条路上,走不远!

我喜欢路遥这样的作家,也学习路遥这样的创作风格,永远为普通人写作,也坚信为普通人写作,就是写作成功的不二法门。永远用大白话,表达最直接的东西!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