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肥城在2025年以“新型工业化强市”为主线,聚焦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推出一系列重大项目规划。根据肥城市人民政府官网、泰安市发改委等官方发布的信息,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肥城在2025年以“新型工业化强市”为主线,聚焦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推出一系列重大项目规划。根据肥城市人民政府官网、泰安市发改委等官方发布的信息,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其中民生领域投资占比达35%,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环保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及产业升级亮点的深度解析:
一、民生工程:幸福肥城的“新坐标”
1. 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
2025年,肥城计划投资1.41亿元,对城区5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涉及居民约1.2万户。改造内容包括外墙保温、雨污分流、弱电管网入地、燃气供暖管道更新等,同步配套建设停车位、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公共空间。例如,新城街道的阳光小区将新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边院镇的老旧片区将引入智慧安防系统。这一项目已列入山东省住建厅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预计5月启动招标,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2. 交通网络升级惠民
- 高速公路通车:济南至微山高速公路泰安段(肥城境内42公里)路基工程已完成95%,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将缩短肥城至济南的车程至40分钟。
- 省道改造:省道326泰商线肥城岱岳界至安驾庄段路面改造工程近期开工,投资约1.2亿元,工期6个月,将解决该路段坑槽、裂缝等问题,提升通行效率。
- 农村道路硬化:王庄镇、安临站镇等8个乡镇的120公里农村道路将实施“白改黑”,同步完善安防设施,惠及10万农村居民。
3. 医疗与养老服务扩容
- 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肥城高新区投资4202万元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综合服务楼、老年生活楼及配套医疗康复设施,可提供500张养老床位,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 基层医疗能力提升:肥城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启动智慧医院建设,新增远程诊疗系统,实现与山东省立医院的专家会诊全覆盖。
- 社区养老服务:在新城街道、老城街道等5个社区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养老服务,已招募志愿者300余人。
4. 教育与文化惠民工程
- 职业技能培训:2025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1.2万人次,重点围绕储能装备制造、肥桃种植、家政服务等领域,培训合格后按成本全额补贴。
- 文化实践项目:启动60个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包括全环境立德树人思政大讲堂、社区文化书院、非遗传承体验中心等,其中“五埠伙大门文化体验”项目将打造石头村非遗旅游品牌。
- 全民艺术普及:市文化馆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年计划举办舞蹈、书法等艺术培训200场次,覆盖全市14个乡镇。
5.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 储能产业减碳: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建成后,年发电8.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助力泰安打造“储能之都”。
- 水库移民扶持:投资55.98万元实施水库移民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安临站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王庄镇美丽移民村打造等,惠及2000余户居民。
- 污染治理:完成老城化工园区热电联产项目环保整改,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二、产业升级:经济强市的“新引擎”
1. 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崛起
肥城以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为引领,打造盐穴储能全产业链。目前,盐穴储能产业基地已集聚22个项目,总投资340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67.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其中,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省首航储能100MW二氧化碳储能项目等9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
2. 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
- 锂电池回收:山东丰融新材料投资20亿元建设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年处理废旧电池20万吨,可回收锂、钴等金属,减少资源浪费。
- 固废利用:桃都新能源钢铁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钢铁渣100万吨,生产环保建材,实现“变废为宝”。
3. 现代农业与智慧农业
泰山九丰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温室、农产品加工中心,推广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带动周边5000农户增收。此外,汶阳镇“汶阳田里话农耕”项目,通过研学实践和机械化收割帮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三、发展保障:要素支撑与政策创新
1. 土地与资金保障
- 土地集约利用:实施“标准地”改革,2025年计划出让工业用地500亩,优先保障储能、新材料等产业项目。
- 财政倾斜: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民生支出45亿元,占总支出的78%,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养老等项目。
2. 营商环境优化
推行“ABCD重点项目分类推进机制”,对660MW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专班服务,审批时限压缩30%。同时,开展“法治助企·双百行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解读。
3. 人才引育并重
实施“桃都英才”计划,2025年引进储能、新能源等领域高层次人才100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覆盖1.2万人次,重点培养“齐鲁建筑工匠”“鲁菜师傅”等技能人才。
四、未来展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2025年,肥城将以民生项目为“支点”,撬动城市品质提升;以产业升级为“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储能之都、桃文化名城等战略目标的落地,这座千年古邑正加速向“宜居宜业、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城迈进。
数据来源:肥城市人民政府官网、泰安市发改委公告、山东省住建厅文件等。
【城市发展宣传官 · 版记】
✨ 以经纬丈量时代坐标 | 用温度镌刻城市年轮 ✨
若我的文字让您看见:
钢筋水泥中生长的文明脉络
政策蓝图里跳动的民生温度
必读指南:
✅ 留言区分享您的「城市记忆胶片」
✅ 转发助力城市故事传播
内容声明:
内容来源:各级政府官网、权威媒体公开报道
创作理念:助您读懂城市进化密码,洞见未来生长逻辑
特别说明:数据经多维交叉比对,但因城市发展具动态性,解读视角可能存在差异,欢迎理性探讨(联系入口:私信菜单栏)
#城市心跳声 #规划师笔记 #打工人筑城记 #未来生长因子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