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穀雨,连降甘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11:06 2

摘要: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有的具有标志性,如立春、春分;有的反映物候特征,如雨水、霜降。有的则包含着企盼和愿望。如清明、谷雨。清明是风,盼此时风清景明,莫要大风扬尘。农谚:“清明风刮土,连绵四十五。”而谷雨,则是盼雨的。

今天是农历三月廿三,正逢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谷雨,通行的解释是“雨生百谷”。窃以为此说有望文生义之嫌,因为在古汉语的语法里没有这种解释,而且也不符合古人用来作节气名的用意。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有的具有标志性,如立春、春分;有的反映物候特征,如雨水、霜降。有的则包含着企盼和愿望。如清明、谷雨。清明是风,盼此时风清景明,莫要大风扬尘。农谚:“清明风刮土,连绵四十五。”而谷雨,则是盼雨的。

谷雨,繁体字作穀雨。穀,是个“多意字”。可作名词,如稻穀、五穀;在古汉语中有时还当俸禄讲。《论语·宪问》:“邦无道穀,耻也。”可作形容词,意为好、善、吉利。如古代碑文落款上的“穀旦”,意思是“吉晨”。有部影视剧,里面的楚王自称“不穀”,颇令当代观众不解。网上有人解释:“不穀”就是农作物不结果实,形容人就是没有后代——这可是醉雷公、胡劈(批)了。“不穀”,意思是“不善、不好”,这是古人谦逊自称,与打不打粮食、有没有后代没有半点干系。穀,还可作动词,意思是养育。《诗·小雅·莆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那么作为节气,穀雨的“穀”该作何理解呢?窃以为作动词解。汉朝许慎《说文》的第一解释是:“续也。”因此,“穀雨”就是“连续、接着下雨”。清明、谷雨,正值播种时节。北京地区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江南早稻开始插秧,棉花开始播种,这个时节,农民最大的期盼就是连续降雨:“谷雨有雨好种棉。”

古人认为,天子的行为能影响天气。这个说法虽属迷信,却可以劝勉天子施行善政。《吕氏春秋》中说,天子在这个月里,应该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如果天子这样做了,那么,将“甘雨至三旬”,也就是一个月内连降甘雨。连降甘雨——或许这才是“穀雨”的本意、正解。

作者:宗春启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