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演员金秀贤所属经纪公司近日向中国社交平台批量发送律师函的消息冲上热搜。截至4月20日上午,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3亿,这场由网友模仿秀引发的跨国维权事件,正在演变成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网络狂欢。
韩国演员金秀贤所属经纪公司近日向中国社交平台批量发送律师函的消息冲上热搜。截至4月20日上午,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3亿,这场由网友模仿秀引发的跨国维权事件,正在演变成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网络狂欢。
事情的导火索要追溯到三个月前。某短视频平台突然涌现大量以"金秀贤中国分贤"为标签的模仿视频,这些创作者并非专业演员,却因与金秀贤外貌神似引发围观。最出圈的是一位山东煎饼摊主,他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头顶塑料袋当假发,用梳子当话筒翻唱《来自星星的你》主题曲,这条粗糙中带着魔性的视频获得287万点赞。
随着模仿热潮发酵,更多民间高手加入这场cosplay盛宴。浙江某高校男生在宿舍用蚊帐当披风,举着晾衣杆演绎都敏俊经典镜头;重庆火锅店服务员顶着锡纸烫发型,边切毛肚边复刻剧中台词;甚至有人晒出用金秀贤剧照通过支付宝人脸识别的截图。这些充满市井气息的二次创作像野草般疯长,最终惊动了韩国经纪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金秀贤团队最初只打算追究几个恶意P图的账号,但打开中国社交平台后彻底傻眼——相关模仿内容超过12万条,评论区更成了大型认亲现场。"这是要让我们破产吗?"某韩国工作人员在内部会议上的吐槽被意外曝光。网友迅速将这句话做成表情包,配上"律师函印刷机冒烟"的梗图广泛传播。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中韩娱乐文化的认知差异。在韩国,艺人肖像权受《大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严格保护,而中国网络文化更崇尚"万物皆可玩梗"的草根精神。北京某律所合伙人分析,此类跨国维权存在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最终可能雷声大雨点小。但法律界人士也提醒,部分涉及商业使用的模仿视频确实存在侵权风险。
这场跨国维权风波最戏剧性的转折点出现在4月初。某直播平台突然冒出个自称"金秀贤河北分贤"的养猪户,他戴着用玉米须编的假发,对着满圈肥猪背诵《制作人》里的台词,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飙到20万。韩国经纪公司连夜开会讨论,结果第二天网友就发现,该养猪场的抖音账号悄悄加上了"搞笑模仿,非本人"的标注——原来平台方已紧急启动内容审核机制,给高热度模仿账号批量打上免责声明。
模仿者群体的构成耐人寻味。大数据显示,参与这场狂欢的80%是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外卖骑手、菜市场摊主、工地瓦工等。他们用的道具极具中国特色:有人拿大葱当光剑cos《隐秘而伟大》的打戏,用不锈钢盆反光模仿《眼泪女王》的求婚场景。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李明分析,这种解构式创作本质是草根群体对精英娱乐话语权的消解,"就像当年赵本山小品里'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老百姓总爱用土办法解构高大上的东西"。
中韩网友的隔空交锋也愈发有趣。韩国论坛上热传一张对比图:左边是金秀贤代言的名表广告,右边是中国网友用电子表P的"分贤代言图",配文"你们到底有多少个金秀贤?"中国网友则反击:"建议贵司开发'金秀贤人脸识别维权系统',我们这还能再贡献500个样本。"更绝的是杭州某程序员,他连夜写了段代码,能自动把任何人脸照片转化成"金秀贤分贤"风格,这个开源项目在GitHub上标星数破千。
事件发酵三周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缓和迹象。4月15日,金秀贤全球粉丝后援会发布双语声明,呼吁"理性玩梗,尊重版权",同时晒出二十张中国粉丝手绘的致敬漫画。这些画作巧妙规避了肖像权红线——有幅作品把都敏俊画成水墨风格,题字"此乃银河系驻地球办事处金同志"。次日,韩国经纪公司修改了维权声明,将矛头明确指向带有侮辱性质的二创内容。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搜索"金秀贤",前排结果已变成普法视频:"模仿明星的法律边界在哪里""人脸识别技术涉及的隐私风险"。而那个引发风波的山东煎饼摊主,现在摊位上挂着"本店与韩国明星无血缘关系"的告示,却因此成了网红打卡点。最新动态里,他正用铲子当话筒唱《大中国》,背景音里能听见顾客起哄:"这次总没人发律师函了吧?
(全文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谢谢关注!
来源:九成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