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科技!《太行·红日》将作为安阳林州常态化演出项目持续上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15:52 2

摘要:“开山咯——”一声震彻山谷的林州号子骤然划破夜空,4月19日晚,河南安阳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巨型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星河倾泻,照亮峭壁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随着山体造型的巨型机械装置缓缓转动,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瞬

《太行·红日》点亮安阳林州夜空

安阳融媒记者 刘剑昆 郭荣

“开山咯——”一声震彻山谷的林州号子骤然划破夜空,4月19日晚,河南安阳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巨型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星河倾泻,照亮峭壁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随着山体造型的巨型机械装置缓缓转动,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瞬间将上千名观众卷入跨越千年的精神长卷。

只见舞台中央,数字投影在崖壁上流淌出奔涌的漳河,与威亚悬吊的“精卫”虚影交织——神话中的神鸟振翅掠过现代机械搭建的“天河”,上古传说与当代史诗在此刻奇妙碰撞。

4月19日晚,备受瞩目的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盛大开演。这场总投资5亿元的文化盛宴,以其震撼的视听效果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非凡体验。

演出以“实景+科技”的独特理念,将太行山水与现代舞台技术完美融合。巍峨太行山化作天然背景,数字特效与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逼真场景,让观众仿若穿越历史,置身于红旗渠修建的激昂岁月,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

演出共70分钟,分为“天不下雨”“填平那海”“风雪水源”“天地之间”“渠成水到”“太行红日”六幕叙事。它采用独特的双线索叙事结构,将“精卫填海”与“引漳入林”的故事巧妙交织,以现代年轻人的视角为切入点,“穿越”千年。在这个独特的艺术表达中,精卫不再只是神话中的角色,而是化身成为不屈不挠中国传统精神的代表与象征,与十万开山者形成超现实意象交响,将古老神话原型与当代史诗熔铸为震撼人心的艺术整体,让观众在星空下深刻感受太行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传承。

演出亮点频出,“风雪水源”一幕堪称全剧高潮之一。当风雪特效裹挟着细密水雾扑面而来,演员们在零下虚拟环境中匍匐前行,呼出的“白气”与舞台干冰融为一体,仿佛真将观众带回红旗渠开凿的寒夜现场。观众沉浸其中,仿佛真切感受到当年的艰苦,深刻体悟到红旗渠精神蕴含的伟大力量,不少人眼眶湿润,被这段历史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深深打动。

在“天地之间”一幕,借助威亚技术,演员们在24米的高空模拟凌空除险作业,在空中飞跃。惊险刺激的表演再现了当年修渠人在悬崖峭壁上除险的英勇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惊心动魄与无畏牺牲。同时,舞台两侧的巨型LED屏幕,播放着当年修渠的珍贵影像资料,与舞台上的实景演出相互呼应,虚实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

演出中,河南方言和林州号子的巧妙融入,为节目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熟悉的乡音让现场的林州观众倍感亲切,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仿佛与这片土地建立起更深的情感连接。当演员们喊出豪迈的林州号子,整齐有力的节奏、质朴的歌词,传递出修渠人团结一心、战天斗地的强大力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这场演出太震撼了!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修渠人战天斗地的场景,他们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观众付渊昊激动地说。林州市实验中学音乐教师郭健慕名前来观看,并赞不绝口:“温婉的艺术与有力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我感受到了美与力量的结合。从音乐创作和表演角度来看,演出的配乐、唱腔与剧情完美融合,对氛围渲染和情感表达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无论是磅礴的群唱还是细腻的独唱,都直击人心。”

《太行·红日》的成功上演意义非凡,不仅填补了太行山主题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为当地文化艺术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林州“夜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发展。据悉,《太行·红日》将作为林州的常态化演出项目持续上演,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红旗渠精神的魅力,感受这场“人工天河”与上古神话交织的壮美交响,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来源:安阳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