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要小看大架太极拳的身如悬钟。汪永泉传杨家太极拳,高壮飞示范的“身如悬钟”——外行人看上去就好比一个木呼呼的胖子,脚步拉不开,手臂也在拳架子内部折叠,自己开始进入这个阶段,感觉就是扯不开步子,好不一个大钟搁在地上——寸步难行,一下子明白了李雅轩为什说追求身体棚
不要小看大架太极拳的身如悬钟。汪永泉传杨家太极拳,高壮飞示范的“身如悬钟”——外行人看上去就好比一个木呼呼的胖子,脚步拉不开,手臂也在拳架子内部折叠,自己开始进入这个阶段,感觉就是扯不开步子,好不一个大钟搁在地上——寸步难行,一下子明白了李雅轩为什说追求身体棚开去,李雅轩自己说好比雨伞撑开——李雅轩视之为太极拳最高境界,并且,李雅轩很佩服郑曼青,能够从脚跟脚心脚尖快速把这个雨伞撑开去,可想这个雨伞很难撑开去。
2025年4月19日,我开始腰眼后撑,脊背平,其中筋骨开始变化——我在直播中简单的把小架概括为骨架子功夫,内敛入骨,到了小架子散开去,就是易筋经,背部大筋首先鼓起来,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到了20日,我的大椎进一步提起背部,我说过,这种脊椎为中心的筋骨架子开始出现了内部的内敛,并不是撑开去,我感觉好比中风一样的脊椎之间紧张酸胀。因此,我感觉熬了杨澄甫说的“松松松”根本上是比登天还难——但是,随着大椎穴的上提,玉枕穴内紧,肩背后拉竖直,就是后背如平板——如此的平直,下坐后蹲很轻松,小腿肚子也很容易挂上劲,脚跟根劲提领如同鹿——腰为主宰下,保持身体打拳的螺旋松沉,但是,整个身体是僵直的,腿上也是僵直的——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大架身如悬钟确实筋力的重新整合,没有筋力撑不起这个大架子。
尽管腰为主宰,腰筋首先启动,但是,几个主要的脊椎大筋,大椎、肩圈要与腰筋挂起来而且松开去,大椎筋力必须要与跟腱的支撑相互配合——五禽戏的五种内劲这一关必须完成。脚跟、脚心、脚掌、脚尖,定下了身如悬钟的钟摆的位置——一进步就是四个点位:实脚的脚跟带动大椎、脚心带动大臂,脚掌带动手掌,脚尖带动指尖,实脚松沉螺旋,主宰于腰完成开步——因此,身如悬钟的开步四点产生了身如悬钟的空中跨步,功夫其根在脚,发于小腿肚子,提领在手指:总体看,杨家大架这个时候是一个站桩转换——身如悬钟,形于手指——王芗斋的功夫全然一致。
随着大椎逐步调动脊椎,全身各个大关节都开始酸胀。周身感觉暖和,也有发紧的内劲感,但是并没有周身内劲系统的爆发。一静下来,内气回荡在太阳穴,颅内也受到内气冲击。似乎进入神明的前期阶段。
也就是说,太极大架身如悬钟初期是非常难熬的阶段,确确实实是很难达到杨澄甫那样的大松大软。太极拳修炼者常将“身如悬钟”视为大架功夫的核心要义,这一境界绝非简单的肢体舒展,而是筋骨、气息、神意的系统性重构。汪永泉所传杨家太极拳中,高壮飞先生示范的“悬钟体态”常被外行误解为“木讷笨重”,实则暗藏“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的太极真谛。2025年4月19日至20日期间,笔者亲历的筋骨蜕变过程,恰好印证了这一阶段“松中求紧,紧中寓松”的矛盾统一性。
来源:太极无边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