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隐私被30元一条出售?小伙“开盒个人信息”落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20:15 1

摘要:近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网安大队的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上发布广告称,“开盒个人信息,全网最低价!”这么明目张胆?怎么办?抓!

近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网安大队的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上发布广告称,“开盒个人信息,全网最低价!”这么明目张胆?怎么办?抓!

民警:“之前怎么了解到开盒这个东西的?”

嫌疑人:“我以前被(前女友)开盒了,知道这个东西。”

民警:“你就想用同样的办法曝光别人?”

嫌疑人:“我没有曝光、没有传播,朋友找我开盒,我帮他们开盒。”

民警:“他们怎么知道你能开盒?”

嫌疑人:“我们一起玩过,他们看得到我的手机,帮过多少人,就几个,名单上那几个。”

眼前这名男子,就是在网上发布“开盒”业务的技术宅,他发布广告称“开盒个人信息,全网最低价”。自2024年7月起,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7条,并以每条30至200元不等的价格转卖,最终被警方抓获。

民警:“都查了哪些信息?”

嫌疑人:“身份证号、名字、户籍地。”

民警:“你就肆意把其他人的隐私公开,发给其他人在网上进行传播,有没有想过对其他人也是一种伤害?”

嫌疑人:“我没有进行传播,我知道传播很让人恶心,我没有恶搞别人,或者去敲诈。”

民警:“并不是说,对这些人造成影响或者诽谤他人,才是有这种伤害性,这个信息本来就是不应该被获取的。”

所谓“开盒挂人”,其实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并在网络公布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而被“开盒”者往往会遭遇网民的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网安大队 副大队长 李韬:“经过我们审讯情况来看,这名嫌疑人从去年大概八九月份的时候,在一个偶然机会可以通过非法手段,查询公民个人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盒挂人’的行为。在接触到信息以后,出于炫耀和获取生活来源的基础上,发布广告信息,半年左右违法所得1000余元。”

当民警找上门时,小伙感到十分惊讶。

嫌疑人:“我以后还想考公务员。”

民警:“你想考公,那你觉得你违法犯罪之后能考公吗?”

嫌疑人:“不能。”

民警:“你有考公的想法,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法律上面写着,恶意传播或者盈利性质的。”

嫌疑人:“我自我感觉没有那么过分,没有达到,所以我就抱有侥幸心理。”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网安大队 副大队长 李韬:“我们抓获这名嫌疑人以后,根据他的违法行为,我们处以行政处罚。作为公安机关来说,我们在传出该类型案子后,我们也在追寻我们公民的个人信息是从哪里泄露的,我们也在查找上游的违法犯罪人员。”

警方提醒: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非法获取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违法需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遭遇网络暴力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 拨打12377或登录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网站;

2. 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