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CSCO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析 | 2025 CSCO指南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21:33 2

摘要:2025年4月18日-1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指南会在济南山东大厦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全国肿瘤领域专家,聚焦指南更新、前沿进展及诊疗经验分享,助力推动临床决策升级与科研成果转化。4月

前言

2025年4月18日-1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指南会在济南山东大厦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全国肿瘤领域专家,聚焦指南更新、前沿进展及诊疗经验分享,助力推动临床决策升级与科研成果转化。4月19日召开了“肿瘤恶病质专场”,汇报了《

2025版CSCO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更新的要点,医脉通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概述更新

更新要点解析:

一、概念更新

恶病质(cachexia)源自古希腊语,即kakos和hexis的合称,又称恶液质,意思为坏的状况。多见于许多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慢性肝衰竭、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进行性恶化或无法控制的慢性感染等)病情进展的过程中,其中以肿瘤伴发的恶病质最为常见,称为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Cancer-related anorexia-cachexiasyndrome,CACS)。关于恶病质的定义,最早由Evans于2008年提出,2011年Fearon等提出的定义得到更为广泛使用,恶病质以持续性骨骼肌丢失(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组织丢失)为特征,不能被常规营养支持完全缓解,逐步导致功能障碍的多因素综合征。恶病质常伴有厌食、消瘦、贫血及全身多器官衰竭等临床特点,它以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和代谢异常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根据肿瘤患者的体重下降、代谢及厌食情况,可分为恶病质前期恶病质期、恶病质难治期。基于亚洲人群的体质特点,2023年亚洲恶病质工作组(AWGC)也定义了恶病质的诊断标准。

二、流行病学调查更新

恶性肿瘤伴发恶病质非常普遍,根据原发肿瘤部位,胰腺癌和胃癌约为80%,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约为54%~60%,乳腺癌、肉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约为32%~48%。同一肿瘤不同分期的恶病质发生率不同 ,晚期肿瘤伴发恶病质高达80%。

三、治疗目标与治疗方式部分的文字修改

恶病质前期的治疗目标是维持患者体重、预防体重下降和肌肉减少。治疗方式包括动态监测体重、人体成分(尤其是肌肉量),采取预防性措施,包括积极控制症状,加强支持治疗,比如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口服补充营养素等。

恶病质期的治疗目标是改善体重下降和肌肉减少,减轻恶病质相关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治疗方式为纠正可逆因素和进行多模式管理。

四、多模式管理部分的文字修改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均应进行恶病质筛查和评估,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和其他相关医疗服务过程中,一旦确诊为恶病质,建议进行多模式管理。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多模式管理由临床肿瘤、姑息治疗、临床护理、临床营养、临床药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组成,与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协作,通过症状管理、营养支持治疗、康复锻炼、心理干预以及抗肿瘤治疗等措施,以达到减轻恶病质相关症状、控制肌肉减少、增加体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以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症状管理更新

更新要点汇总:

一、评估工具更新

在其他症状评估工具中新增了简易疲乏量表(2A类)及Piper疲乏修订量表(2A类)。


二、症状管理更新

厌食:在非药物治疗中新增运动疗法(2A类),将中医疗法由III 级推荐变为II 级推荐。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在刺激食欲的III级推荐中新增阿拉莫林(2A类)。

新增精神科药物的具体用法,详见表1。


表1 具体用法

疲乏:在药物干预中将原本III 级推荐中医药治疗改为II 级推荐,证据级别由2B更改为2A。

肿瘤相关抑郁:针对中重度抑郁,在III级推荐中新增中医治疗(2B类)。

更新要点解析:

一、症状管理更新解析

运动疗法改善患者恶病质相关症状,相关依据详见表2。


表2

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阿拉莫林是一种新型食欲刺激剂,因为药物可及性问题,仅作III级推荐,相关依据详见表3及图1。


表3

图1

精神科药物基于表格4更新。


表4

中医药治疗癌性疲乏的临床试验详见表5。


表5

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可治疗癌症相关抑郁,详见图2。


图2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多模式管理更新

更新要点解析:

一、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

更新后:建议由受过充分培训的专业人员指导,选择高能量、高蛋白食物、营养丰富的食物;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主要包括糖和精制谷物);增加每天用餐次数;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治疗影响营养摄入或吸收的的相关症状等,进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二、营养治疗路径的选择

I 级推荐:

更新后:②经口进食+肠内营养超过7d,仍不能满足60%目标需要量时,应考虑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1A类)。


II 级推荐:

更新后:如患者存在肠功能衰竭且预期生存时间较长,原则上不低于2个月生活质量和/或生存时间可能因进行性营养不良而受到严重影响时,可向其提供PN。

三、营养治疗指征

I 级推荐

更新后:接受抗肿瘤治疗且预计存活2个月及以上的患者,可根据需要进行营养干预;疾病末期患者,首选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ONS(1A类)。

四、营养素

I 级推荐

更新后:③整蛋白型适用于大部分患者;肿瘤适用型适用于肿瘤患者;糖尿病型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使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肠内营养制剂;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可使用含HMB的肠内营养制剂;肠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选择要素型配方;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1.0或1.2g/(kg·d)(2A类)。

五、特殊营养素

III 级推荐:新增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患者,补充HMB有助于减少瘦体重的流失(2B类)。

六、药物治疗

更新后:详见5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七、社会心理支持

II 级推荐

更新后:由专业人员尽早开始并定期评估患者及家人,及时发现任何社会心理问题(2A 类)。

更新后:心理支持措施应根据患者需求个性化调整,常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疏导和团体支持等(2A类)。

八、特殊人群

注释m部分

更新后:在生命的最后几周,多模式管理应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尊严,提供及时有效的症状控制、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姑息治疗措施,通过改善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处于这一时期的患者,几乎很少需要营养干预,大部分患者仅需少量的食物和水来减少饥渴感,且不会感到明显的痛苦。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预防更新

更新要点解析:

一、一级预防

I 级推荐:

更新后:③治疗影响营养摄入或吸收的相关症状。

注释a部分:

更新后:恶病质需要积极预防,对恶病质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预防其恶化的关键手段,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食欲、肌肉量和炎症标志物,可以早期识别恶病质的风险,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注释b部分:

更新后:③治疗影响营养摄入或吸收的相关症状,在进行积极抗肿瘤治疗时(例如联合治疗、大剂量化疗、高致吐风险药物等),应考虑预防性营养支持措施。

更新后:⑦避免久坐、进行适量的运动。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和柔韧性运动可以改善恶病质患者的肌肉量和肌肉功能、炎症反应和乏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二级预防

注释c部分:

更新后:…预防营养不良进一步恶化导致恶病质的有效措施。建议早期给予药物干预、营养干预、康复锻炼、心理干预以及中医治疗等多模式管理方案,以延缓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三、三级预防

注释d部分

更新后:…症状管理、运动锻炼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措施。肿瘤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心理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痛苦,进而改善患者的体重下降、厌食等恶病质相关症状。将心理干预纳入恶病质的综合管理中,早期跨学科的营养和心理干预具有显著的生存获益。

编辑:Lya

审校:Faline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

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