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样的诗,才叫做享受,全篇句句都是精妙之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17:58 2

摘要:诗的首联直接点题:春郊到处草青青,风絮随波欲化萍;春天的郊外到处都是青青芳草,柳絮随风飞舞,落在水中化作浮萍逐波而去。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读过了许传霈的《春郊》,本期我们再来分享一首清代诗人王守毅的《春郊》。

这首诗句句美得令人心动,堪称写在春天里的上好佳作。

春郊

清·王守毅

春郊到处草青青,风絮随波欲化萍。

野树著花多不识,荒村有路似曾经。

溪回乍觉烟生水,寺近微闻塔语钤。

日落滩头还独立,碧云微护两三星。

王守毅,字忏生,固始人。举人,官四川知县。有《后湖草堂诗钞》。

走在春天的郊外,一处处美景让作者诗思涌动,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诗作。

诗的首联直接点题:春郊到处草青青,风絮随波欲化萍;春天的郊外到处都是青青芳草,柳絮随风飞舞,落在水中化作浮萍逐波而去。

“春郊”二字直切题目,“到处”在其基础之上将空间扩大开来,而“青青草”则又为画面添以物象、晕以色彩,从而让春天的气机得以有效的体现。

后面一句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把风吹柳絮、水载浮萍的画面呈现出来,同样让读者捕捉到了“春”的气息。

那么将两句结合起来再读我们还可以看到,首联不但有着动与静的灵活搭配,而且还有些“绿”与“白”的色彩对比,这样一来,整个画面就又变得丰富生动了不少。

来看颔联:野树著花多不识,荒村有路似曾经;那些开着花朵的野树大多都叫不出名字,不过荒寂村落中的小路却又似曾相识。

首联带给我们的是清新与轻盈之风,而颔联带给我们的则多了几分岁月留下的沧桑与厚稳之感。

“老树著花”写出了郊外春天典型的情景,一个“老”字让我们看到了树木历经岁月后显示出的那般沉着与孤寂的形象,而“著花”二字却又偏偏让这老树于岁月的轮回里迸发出新生的、向上的活力。所以作者想于此处诠释的,或许就是生命的力量与意义,或许就是春天赋予万物平等的机遇。

“荒村有路似曾经”此句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为诗增添了几分寂静与沧桑的韵味,让颔联的画面变得富有岁月的底蕴。看到这样的画面,让人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也让人不由想起了和故乡有关的故事,这种直击人心的情感拉扯,显然是颔联鲜明的张力所在。

作者的脚步在移动,他笔下的镜头也在跟随着移动:溪回乍觉烟生水,寺近微闻塔语钤;溪水蜿蜒曲折,水面有淡淡的烟霭升起,寺庙渐渐临近,可以听到高塔上传来的铃声。

和颔联相比,颈联的呈现又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它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空灵清净的世界中。

如果从画面感来讲,颈联则有着高低空间相互错落的典型特征。

前一句重在描写低处空间的景象,后一句重在描写高处空间的景象;在空间的灵活变换之下,整个画面的立体感也得以充分体现。

而且在这里,“塔铃”的声音在还打破环境的幽静的同时,又让环境显得更加幽静,它通过触动读者的听觉而触动到了读者的心境,进而让我们的内心因这清脆且轻盈的声音而变得平静舒朗。

“日落滩头还独立,碧云微护两三星。”;夕阳从滩头落下的时候,“我”依旧独立在那里,抬头看去,天空中的云朵环绕着两三颗微小的星星。

从首联到尾联,此诗一直都没有离开景语描写,而每一处的景语描写也都让我们欣赏到了春郊的美好景象。

随着尾联的景语的出现,时间转向了“黄昏”,作者笔下的画面也被巧妙地调暗了几分色调,这便是时间对画面起到的微妙作用。

“还独立”说明作者意犹未尽,说明他依旧沉浸在美妙的风景之中,也说明作者对春天有着无限的热爱之情。这是情景刻画,是作者的形象呈现,也是作者情感的含蓄表达。

最后一句再将镜头移向高处,把傍晚天空的景象裁剪下来,让广阔的天空给予画面空间上最大的延展,同时也让诗中那份静谧安然的韵味得以充分延伸。

大自然的美好、伟大与永恒全在此诗的字里行间,读懂自然就读懂了生命;而读懂自然,人的心境也将变得澄清、美好、安宁,这乃是此诗背后所蕴涵的禅机与哲理。

逢春老树著花早,当似人心再少年;读完一首,久久回味。

来源:聆听美妙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