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不同的咳嗽,该如何用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6 00:44 2

摘要:复方制剂: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减充血剂(如盐酸伪麻黄碱)+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例如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新康泰克。避免单独使用中枢性止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无发热或肌痛时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一、普通感冒

症状:流涕、喷嚏、鼻塞、咽喉不适,可伴低热;咳嗽与鼻后滴流相关。
病因:病毒感染。
用药方案

复方制剂: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减充血剂(如盐酸伪麻黄碱)+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例如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新康泰克。避免单独使用中枢性止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无发热或肌痛时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二、感冒后咳嗽

症状:感冒急性期后持续3~8周的干咳,胸片无异常。
病因:病毒感染后气道炎症反应。
用药方案

短期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复方甲氧那明(含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氯苯那敏)可缓解咳嗽。
注意: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或克林霉素联用(干扰氨茶碱代谢)。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症状:初期上感症状,渐发展为咳嗽伴痰(细菌感染时黄脓痰),病程2~3周。
病因:病毒或细菌感染。
用药方案

干咳:右美沙芬镇咳。有痰:愈创甘油醚祛痰(FDA唯一批准祛痰药)。细菌感染(黄脓痰或白细胞↑):经验性使用抗菌药。
注意: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

四、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症状:白天或体位变换后咳嗽,伴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
病因:鼻炎、鼻窦炎等致分泌物倒流刺激气道。
用药方案

非变应性: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剂(如扑尔伪麻片)。​变应性: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慢性鼻窦炎:鼻用糖皮质激素+短期鼻用减充血剂(疗程<1周)+黏液溶解剂(羧甲司坦)。
注意:鼻用减充血剂长期用可致药物性鼻炎;推荐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症状:日间干咳,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后加重,可伴反酸、烧心。
病因: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
用药方案

首选:PPI(如奥美拉唑餐前服)或伏诺拉生抑酸,疗程≥8周。​联合:促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辅助缓解症状。
注意: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可替代PPI。

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症状:夜间及凌晨剧烈干咳,无喘息,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病因:气道慢性炎症(哮喘亚型)。
用药方案

核心治疗:吸入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替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
注意:长期ICS可预防进展为典型哮喘。

七、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症状:白天刺激性干咳,对油烟/冷空气敏感,痰嗜酸粒细胞↑。
病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用药方案

首选:吸入ICS(如丙酸氟替卡松)≥8周。​重症:初始联用口服泼尼松(10~20mg/d,3~5天)。
注意:半数患者易复发,需监测气道炎症。

八、变应性咳嗽(AC)​

症状:阵发性干咳伴咽喉痒,油烟/冷空气诱发,有过敏史或IgE↑。
病因:变应原致敏(IgE介导)。
用药方案

基础治疗:吸入ICS+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4周。​短期强化:口服泼尼松3~5天。
注意:需排除CVA、EB等其他病因。

九、难治性咳嗽

症状:病因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
病因:神经源性或不明原因。
用药方案

神经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或阿米替林。​临时缓解:雾化利多卡因。
注意:需排除误诊,警惕药物副作用(如嗜睡、头晕)。

总结要点

明确病因:优先区分感染(病毒/细菌)、过敏或反流等病因。​阶梯用药:从抗组胺、ICS到神经调节剂逐步升级。​避免误区:抗菌药仅用于细菌感染,减充血剂勿长期用,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如茶碱类)。

来源:胃肠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