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63岁倔老汉,抓住偷232只兔的金雕后吊起3天,为啥放它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06:05 2

摘要:李根生顾不上这些,倚着院门望着天上那个越飞越远的黑点,眼里直冒火。

太行山的冬天够狠的,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疼得直嘶气。

李根生顾不上这些,倚着院门望着天上那个越飞越远的黑点,眼里直冒火。

那是他的肥兔,准确地说,曾经是他的肥兔,现在成了那该死的金雕嘴里的美餐。

“又是它!又是它!”李根生拄着拐杖,气得直喘粗气,“这都第233只了!”

院子里一片狼藉,兔笼子被拍得歪七扭八,几根白毛随风飘荡,像是在嘲笑他的无能。

这只肥兔足有十来斤重,能卖七八十块钱,就这么没了。

李根生不是心疼这一只,而是这三年来,整整232只肥兔都进了那坏鸟的肚子。

李根生摘下草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虽是寒冬,急出来的汗却不少。

他眯起眼睛,看着金雕消失的方向,嘴角抿得紧紧的。

村里人都说他认了吧,换个营生吧,可他李根生这辈子什么苦没吃过,会被一只鸟给吓跑?

“这次,我跟你没完。”

李根生,太行山土生土长的汉子,今年63岁,脸上的皱纹比山里的沟壑还多。

别看他岁数大了,腰板还是直挺挺的,走路带风,一口气能从山脚走到半山腰不带喘。

养兔子是他十几年前开始的营生。

那时候刚从煤矿退下来,膝盖落下毛病,重活干不了,就琢磨着干点轻松的。

养兔子投资小,见效快,一年下来,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我老李家的肥兔,十里八村都知道好!”李根生常这么自豪地说。

他养的兔子膘肥体壮,肉质鲜嫩,供不应求。

可这三年来,日子越过越紧巴。

那只该死的金雕不知从哪来的,专盯上了他的兔场。

刚开始一个月来一回,后来胆子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就来“光顾”,一来一个准,从不空手而归。

到了今年,更是变本加厉,几乎每周都来,几百只兔子就这么没了。

“老李,这金雕是国家保护动物,你可别犯傻去打它。”村支书王大山常常这么劝他。

“我看你干脆搬山下去住得了,跟金雕较什么劲。”邻居老张也跟着说。

李根生只是抽着烟,一声不吭。

倔脾气上来了,十头牛也拉不回。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还没想好怎么实施。

李根生的日子过得孤单。

老伴五年前因病走了,儿子在城里做工程师,一年回来不了几次。

这院子里就他一人和那些毛茸茸的兔子作伴。

晚上,李根生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借着昏黄的灯光数账本。

这三年来的损失,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算下来得有两万多。

对城里人来说不算啥,但对他这个靠养兔度日的老汉来说,却是大半辈子的积蓄。

“爸,您就听我的吧,卖了这院子搬城里来。”电话那头,儿子又开始了老生常谈。

“我一辈子生在太行山,死也要死在这儿!”李根生倔强地回道,随即挂了电话。

其实,养兔子对李根生来说,早已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那是他最后的倔强,是他活着的证明,是他和这片土地之间的约定。

每天清晨看着那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他才感觉自己还有用,还活着。

李根生试过不少办法对付那只金雕。

铁丝网、稻草人、鞭炮声、甚至录了狗叫声循环播放,可那坏鸟精得很,一点都不上当。

时间长了,反倒像是人和鸟之间的一场较量,看谁先认输。

夜深了,李根生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窗外,冬日的月光洒在雪地上,亮得刺眼。

他知道,这仗,他不能输。

第二天天没亮,李根生就摸黑起了床。

他翻箱倒柜,找出了那把尘封已久的老猎枪。

这是他年轻时打猎用的,枪管上的铁锈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咱先下手为强!”他嘀咕着,用抹布仔细擦拭着枪管。

李根生就端着枪守在院子里。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直到太阳高高挂起,那只金雕也没露面。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好像那金雕通了人性,知道危险来了。

“哎,你说这鸟怎么就这么邪性呢?”李根生叼着烟,跟来串门的老张发牢骚。

“我看啊,这金雕是成了精了,专跟你作对。”老张笑道,“要不这样,我给你出个主意。”

老张的主意很简单——做个捕鸟陷阱。

李根生一拍大腿,“对啊!我咋没想到呢!”

接下来的三天,李根生废寝忘食,用铁丝、绳索和弹簧做了个陷阱。

他选了只前天死的肥兔作诱饵,在兔子身上动了点手脚,暗藏玄机。

这陷阱的关键在于一套绳索,一旦金雕叼起兔子,绳索就会收紧,像套索一样牢牢缠住它。

“这回看你往哪逃!”李根生对着天空挥了挥拳头。

陷阱布好了,李根生躲在屋里,透过窗缝观察着院子。

一上午过去了,什么动静也没有。

中午,李根生热了壶老酒,喝了两盅,就在暖炕上睡着了。

“哗啦”一声巨响惊醒了他,院子里传来一阵疯狂的扑腾声。

李根生跳下炕,抓起拐杖就往外冲。

只见院子正中,一只体型硕大的金雕被绳索牢牢套住,正疯狂挣扎着,巨大的翅膀扑打着尘土飞扬。

“抓住你了!”李根生兴奋得像个孩子,苍老的脸上绽开了胜利的笑容。

那只金雕通体金褐色,翼展足有两米多,锐利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不知是谁走漏的风声,不到半小时,村里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议论着这只“祸害”的命运。

“老李,弄死算了!这坏鸟害了你多少只兔子?”有人怂恿道。

“别傻了,这可是国家保护动物,杀了是要坐牢的!”村支书赶忙阻止。

“我表弟认识个收藏家,喜欢这玩意,能卖不少钱呢!”又有人出主意。

李根生站在人群中,看着被吊在半空、依然不屈不挠的金雕,心里却起了波澜。

那双鸟眼里没有畏惧,只有不甘和倔强,跟他自己何其相似。

“都散了吧,让我自己琢磨琢磨。”李根生挥挥手,赶走了看热闹的人群。

第一天,李根生端了盆水和一块肉放在金雕够得着的地方。

那金雕扭过头去,理都不理,宁死不屈的架势。

李根生撇撇嘴,“你个倔脾气,饿着瞧瞧。”

傍晚,李根生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被吊着的金雕。

月光下,这庞然大物显得格外孤独。

老汉点了根烟,烟雾在月光下袅袅升起。

“咱俩斗了三年,今个算是见着了。”他自言自语道。

“你说你,好好在山上逮野兔子不成吗?非得来祸害我的肥兔。”

金雕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像是在反驳。

第二天一早,天空乌云密布,看样子要下大雨。

李根生急忙出门,看到金雕仍挂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有眼睛还在转。

“要下雨了,你要不要进屋避避?”

李根生鬼使神差地问道,随即又觉得自己犯傻,和一只鸟说什么话。

可那金雕似乎真的听懂了,猛地扑腾了几下翅膀,发出一声愤怒的鸣叫。

“倔种!跟我一个样。”李根生摇摇头。

果然,没多久,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转眼间就变成了瓢泼大雨。

李根生站在屋檐下,看着金雕被雨水浇得透湿,羽毛紧贴着身体,显得狼狈不堪。

可它仍然昂着头,一副宁折不弯的样子。

不知怎的,李根生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敬意。

这鸟儿跟他一样,骨子里透着倔强。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煤矿里受伤,医生说他这辈子可能站不起来了,可他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雨越下越大,李根生忽然心软了。

他找来把大伞,撑着走到金雕下面,为它挡雨。

金雕警惕地看着他,却不再挣扎,像是默认了这份善意。

“你也是为了活命,对不?”李根生轻声说,“山里头吃的少了,才下山来找食。”

金雕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似乎少了几分敌意。

第三天清晨,李根生早早起来查看金雕。

三天不进食不喝水,换做别的动物早就奄奄一息了,可这金雕依然精神抖擞,只是身形瘦了一圈。

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金雕身上,李根生站在下面,仰头望着这只曾经的“仇敌”,心中五味杂陈。

“活了大半辈子,咱也算是见过些世面,可像你这样硬气的,还真不多见。”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爷爷讲过的一个故事,说山神化身成鹰,考验山里人的心性。

那些心胸宽广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山神的祝福。

“迷信!”李根生摇摇头,却又忍不住多看了金雕一眼。

那双鸟眼中的倔强,与他何其相似。

他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脸,感觉到了岁月留下的沧桑。

他和这只金雕,一个是地上的倔老头,一个是天上的倔老鸟,竟有种奇妙的惺惺相惜。

李根生长叹一口气,拿起屋角的砍刀,慢慢爬上梯子。

金雕见人靠近,本能地紧张起来,翅膀微微颤动,却已无力大幅度挣扎。

“别怕,我不害你。”李根生低声说道,手起刀落,砍断了绑着金雕的绳索。

绳索断裂的瞬间,金雕似乎愣住了,并没有立即飞走。

它站在地上,歪着头打量着李根生,眼神中满是困惑,仿佛不明白这个猎人为何会放了到手的猎物。

“走吧,咱们都不容易,我养我的兔,你寻你的食。山那么大,何必非跟我过不去。”李根生摆摆手,像是赶走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金雕展开那双巨大的翅膀,却没有立即飞走。

它在院子里蹦跳了几下,像是在测试自己的体力,然后忽然转身,拍打着翅膀一跃而起,展翅高飞,很快便消失在太行山的苍穹之下。

村里人知道了,都说李根生糊涂,放走了“仇人”不说,还白白损失了一笔钱。

李根生只是笑笑,继续他的养兔生活。

奇怪的是,从那以后,金雕再没有光顾过李根生的兔场,甚至连村子周围都很少出现了。

有人说它走了,也有人说它还在山里,只是懂得了感恩。

一年后的春天,李根生在院子里忙活,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鸣叫。

抬头一看,那只金雕正在高空盘旋,阳光下的羽毛金光闪闪。

它盘旋几圈,像是打个招呼,然后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李根生望着金雕远去的身影,笑了。

他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善待山中万物,山便善待你。”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如今,李根生的兔场又红火起来,兔子越养越多。

每当有人问起那只金雕的事,他总会摸摸自己花白的胡子,说:“山里人和山里物,互相理解,才能共处。”

太行山的冬天依然寒冷,但李根生的院子里,却多了几分暖意。

有时候,他会抬头望望天空,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知道,那只金雕还在某处翱翔,就像他还在这山里坚守一样,各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互不侵扰,相安无事。

这,或许就是太行山教给他最珍贵的一课——有时候,放手不是认输,而是一种大智慧;有时候,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大勇敢。

来源:山顶有海故事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