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的创新面孔:74%占比背后的布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06:05 2

摘要:距离中国第一款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恩度上市,已经过去20年。2007年,先声凭借这款创新产品登陆纽交所。6年后,在重重因素之下私有化退出美国资本市场。而就在同一时期,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做出了全面转型创新的决定。

//

• 2024年创新药业务收入49.28 亿元,占先声总收入的74.3%;

• 绝大多数管线为先声团队自主研发,其中一部分出自先声在海外的创新中心;

• 除了与跨国药企合作之外,先声还将探索与海外基金合作建立NewCo等形式;

• 将投入20亿元聚焦神经与肿瘤领域十大科学难题,支持颠覆性创新研究。

距离中国第一款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恩度上市,已经过去20年。2007年,先声凭借这款创新产品登陆纽交所。6年后,在重重因素之下私有化退出美国资本市场。而就在同一时期,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做出了全面转型创新的决定。

2020年回到港股之后的先声,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从过去四年的财报表现来看,这艘航母级的制药企业已经驶入了新的航道。

据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收入66.35 亿元,同比增长0.4%;经调整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增长 41.65%。其中,创新药业务收入 49.28 亿元,占总收入的 74.3%,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

最近,先声在创新道路上又有新动作——启动“先声全重求索计划”,五年投入20亿元在神经与肿瘤领域的颠覆性创新研究。

8款产品60条管线有多少自研?

2024年,先声的研发支出15.23亿元,同比有所缩减。不过,整体维持在收入的23%左右。这个数字在港股创新药上市公司中,并不算低。

先声药业执行董事、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唐任宏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发费用在2024年有所缩窄,主要源于2023年几个3期临床项目结束。而随着新的3期临床开展,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那么,过去几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先声收获了什么?

一直以来,传统药企被认为天然缺乏创新基因,从而在转型创新道路上后继乏力。曾经如火如荼的license-in模式也在最近两年逐渐受到行业和投资人的质疑。先声的选择是,一边通过外部引入模式加速创新,一边苦练自研内功。

关于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还可阅读

净利下滑16%,石药的创新何时补位

目前,先声已有8款创新产品上市,涵盖神经科学、抗肿瘤、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领域。此外,有部分产品近期不乏新动态:

第一款创新药恩度畅销抗肿瘤市场近20年,即将完成新适应症拓展。

2024年12月获批上市的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产品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是先必新的新剂型。先必新注射剂已于2020年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2024年在卒中 注射液市场份额约占28%,年覆盖患者新增131万人。先必新舌下片将与注射液组成序贯疗法。

化疗骨髓保护创新药科赛拉(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则是先声从G1 Therapeutics引入。这款曾获得FDA突破性疗法的First-in-Class药物,在美国上市一年多之后即在中国上市,并实现了国内本土生产。

失眠症药物科唯可(盐酸达利雷生)的NDA申请已获NMPA受理。先声在2022年以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项从Idorsia手中获得该产品在大中华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这是唯一一款获得EMA批准的改善日间功能的DORA类(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失眠药物。目前已于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9个国家获批上市。

“一方面,我们自研的团队必须持续不断地在研发管线中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唐任宏坦言,“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创新能力仍有不足,需要与外部的合作方共同把优秀的产品引进到管线中来,并通过先声在临床、生产、注册、商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在未来几年,我们依然会秉持双轮驱动的策略,在国内继续充实自身研发的管线,同时也在海外进行更强有力的布局。”唐任宏说。

唐任宏透露,目前先声有60多款在研管线,除了一些处于临床后期的产品之外,绝大多数管线为团队自主研发。其中一些资产出自先声在海外的创新中心。先声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已有多款产品进入PoC 数据关键期。2024年以来新增PCC 分子7项,新增IND 8项。

创新触角伸向海外

2025年1月,先声药业子公司先声再明与全球头部制药企业艾伯维达成协议,授予后者其自主研发的三特异性抗体(靶向GPRC5D/BCMA/CD3)SIM0500的许可选择权。该管线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处于中美同步Ⅰ期临床阶段,潜在交易总额超11亿美元。

2022年,先声与西班牙制药公司Almirall合作,共同开发先声自主研发的自免创新药IL-2突变Fc融合蛋白。先声获得1500万美元的初始付款及4.92亿美元的商业开发基金。目前已启动美国临床研究。

从这两个交易来看,先声已经把创新的触角伸向海外。

先声药业首席投资官周高波表示,目前,企业要让创新药收获真正的价值,必须着眼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而真正出海之后,需要学习全球市场的创新标准和创新质量。

“2019年,先声在波士顿建立了创新中心。此外,公司在伦敦建立了办公室。这些举措都让我们更接近全球创新高地,学习他们的创新和转化如何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我们的海外创新研发能力。同时,我们与麻总百瀚、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合作,获得在早期研发方面帮助和支持。”周高波说。

周高波透露,对于“走出去”,除了与跨国药企合作之外,先声也将探索与海外基金合作建立NewCo等形式。

5年20亿元支持颠覆性创新

面向未来,进入创新2.0时代的先声药业正在着手新的布局。

上个月,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先声联合发布了“先声全重求索计划”——未来五年投入金额20亿元,聚焦神经与肿瘤领域十大科学难题,支持“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研究。

具体来看,求索计划的10个支持研究方向分别为:从根本上逆转脑卒中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治疗手段;精准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靶点发现、验证和药物研发;有望大幅提升当前肿瘤治疗效果的靶点(或组合)发现、验证和药物研发验证;RNA干扰/mRNA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领域的治疗性应用;新一代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新一代基因编辑等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新一代递送技术的临床应用;抗衰老相关机制的临床应用;基于临床数据,AI技术手段应用于靶点发现、验证;AI技术手段应用于药物研发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预测。

据研发客了解,该计划由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为项目进行方向性规划,鼓励非共识性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新兴技术。

唐任宏表示,一直以来,先声全重作为先声创新药研发的“主发动机”,大大加快了先声创新转型的步伐。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先声全重瞄准颠覆性创新发布“求索计划”,期待更多拥有强烈使命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满对科学求索的热爱的年轻“求索者”加入,与先声在协同创新帮助患者的路上携手前行。

编辑 | 姚嘉

来源:研发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