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警告:像 Ozempic 这类热门减肥药可能引发抑郁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07:05 2

摘要:一项新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遗传通路,特别是涉及DRD3、BDNF和CREB1的通路,GLP-1受体激动剂(例如Ozempic)可能通过这些通路在多巴胺功能低下的使用者中诱发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主要作者和监管机构现在敦促谨慎行事,建议在开具这些药物之前进

一项新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遗传通路,特别是涉及DRD3、BDNF和CREB1的通路,GLP-1受体激动剂(例如Ozempic)可能通过这些通路在多巴胺功能低下的使用者中诱发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主要作者和监管机构现在敦促谨慎行事,建议在开具这些药物之前进行基因筛查,以确定高危人群。

研究人员将 GLP1 激动剂与部分使用者的抑郁风险联系起来,并呼吁根据基因检测进行个性化处方。

《当代神经药理学》(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激动剂(常用于奥泽匹克等药物)与抑郁症和自杀意念 (SI) 风险增加之间的潜在联系。一个由 24 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先进的药物基因组学计算方法,确定了某些个体在使用 GLP-1 激动剂时可能出现抑郁症状的遗传途径。

这项研究由来自美国、巴西、伊朗和以色列的科学家牵头,强调GLP-1受体激动剂虽然对多巴胺能亢进(多巴胺活性升高)患者有益,但对多巴胺能减退(多巴胺功能降低)患者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与参与情绪和奖赏调节的几个关键基因存在关联,包括DRD3、BDNF和CREB1。这些基因在多巴胺信号传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紊乱可能导致弱势群体出现抑郁症状、情绪障碍和自杀念头。

尽管 GLP1 激动剂诱发抑郁和 SI 的观点存在正面和负面报道的争议,但根据伊朗拉什特吉兰医科大学医学院细胞和分子研究中心的博士生 Alireza Sharafshah 在本文提供的证据,作者警告不要通过 GLP-1 激动剂促进慢性刺激。

“尽管GLP1受体激动剂的积极临床疗效被大肆宣传,但这项研究不应被忽视,”资深作者、西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和艾里尔大学研究教授 Kenneth Blum博士表示:“我们敦促临床处方界谨慎行事,避免再次出现‘人们拼命减肥’的悲剧。”

成瘾精神病学先驱兼合著者 Mark S. Gold 博士强调:“该论文为重新评估GLP1受体激动剂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关键证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和其他监管机构在对这些药物进行标签标注和监测时,应该仔细考虑我们的研究结果。”

阿里埃勒大学教务长 Albert Pinhasov 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虽然GLP1受体激动剂在短期内具有令人鼓舞的益处,但我们必须承认本研究中强调的潜在风险。鉴于人类群体的异质性,这些发现应该鼓励监管机构和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

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已启动对 GLP1 激动剂的审查,此前已有自杀意念和其他精神类不良事件报告。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共同作者 Kai Uwe Lewandowski 博士指出:“抑郁症是与这些药物相关的最常见报告不良事件,其次是焦虑和自杀意念。我们的研究结果强烈支持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保障公众健康。”

该研究提倡个性化医疗方法,包括对低多巴胺能进行基因检测,以便在开具 GLP1 受体激动剂之前识别有风险的个体。

布法罗大学的 Panayotis K. Thanos 教授评论道:“在开具 GLP1 受体激动剂之前,最好使用基因检测工具来评估患者的多巴胺功能和成瘾风险状况。”

哈佛大学教授 Igor Elman 警告说:“虽然GLP1受体激动剂有望用于治疗成瘾和行为障碍,但我们必须对其潜在危害保持警惕。这项研究并非旨在打破希望的泡沫,而是为过度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增加一层预防措施。”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提供显著的健康益处,但其潜在风险值得仔细审查和进一步研究。

它还提供了可能挽救生命的重要见解。它敦促 FDA 和 EMA 等监管机构密切监测这些药物,并呼吁临床医生谨慎权衡其利弊。

参考文献:《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LP1) 激动剂和遗传成瘾风险评分 (GARS) 相关途径的计算机药物基因组学评估:对自杀意念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影响》,作者:Alireza Sharafshah、Kai-Uwe Lewandrowski、Mark S. Gold、Brian Fuehrlein、John Wesson Ashford、Panayotis K. Thanos、Gene Jack Wang、Colin Hanna、Jean Lud Cadet、Eliot L. Gardner、Jag H. Khalsa、Eric R. Braverman、David Baron、Igor Elman、Catherine A. Dennen、Abdalla Bowirrat、Albert Pinhasov、Edward J. Modestino、Paul R. Carney、Rene Cortese、Rossano Kepler Alvim Fiorelli、Sergio Schmidt、Aryeh R. Pollack、Rajendra D. Badgaiyan 和 Kenneth Blum, 2025年1月24日,《当代神经药理学》。DOI:10.2174/011570159X349579241231080602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