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退两步后,特朗普下定决心,必须结束贸易战,中方送出16个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10:36 2

摘要:回看这次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一边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大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试图以此逼迫中国做出让步;另一边,中国则坚持合理反制,保持基本立场不动摇。美方寄希望于关税威胁能换来贸易协议,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中国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多

连退两步后,特朗普终于要下定决心结束贸易战,对此,中方16个字亮明态度。那么,美方的举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中方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回看这次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一边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大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试图以此逼迫中国做出让步;另一边,中国则坚持合理反制,保持基本立场不动摇。美方寄希望于关税威胁能换来贸易协议,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中国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寻求替代市场,加快了“去美国化”的步伐。

一个典型例子已经浮现,那就是原油。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中国大幅削减了对美国原油的采购量,转而大量采购加拿大石油。数据显示,仅今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温哥华附近的港口就进口了730万桶原油,创下新纪录,预计4月还会继续上涨。而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则从高峰期的2900万桶,暴跌至300万桶,几乎要归零。这说明美国对中国的能源出口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冲击。

加拿大趁机“发大财”,一方面,它可能是通过转口贸易,把美国的原油买过来,再卖给中国,赚个差价;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加大本土产能,直接对中国供货,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对美国来说都是损失,尤其是第二种,等于直接抢走了美国的市场份额,对特朗普力图振兴的本土能源产业是一次打击。

当然,农业也是重灾区。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占到美国农业出口总额的近五分之一。贸易战爆发后,中国立刻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购买大豆、玉米和猪肉等替代农产品,这使得美国农民苦不堪言,而这些农民,正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一旦票仓不稳,对特朗普的政治前景就是威胁。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连退两步——先是暗示“暂缓”加税,说不想再继续提税;接着又松口,表示自己可能会“降低”对华关税,甚至希望“人们继续购买商品”,这番言论与他此前强硬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证明了特朗普的“决心”。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披露,白宫正秘密组建跨部门工作组,成员包括副总统、财长等高层,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危机,这种未雨绸缪的举措,暴露出美方对贸易战后果的深层焦虑——药品、半导体、关键矿产等领域的供应压力已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中国正转向非关税反制手段: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将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波音飞机接收等组合拳,精准打击美国科技和制造业命脉。这也难怪特朗普开始急于达成“停战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19日驻美大使馆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上,谢锋大使就用16个字点明症结:“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这既是对单边保护主义的批判,也暗含解决问题的路径。

正如中医药“标本兼治”的智慧,全球化经济的问题,需要通过疏通合作而非筑墙对抗来解决。当前,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展现出经济韧性,而美国却面临“股债汇三杀”的金融动荡,通胀压力与供应链危机叠加,这种反差印证了贸易战“伤人八百自损一千”的规律。

现如今,特朗普连退两步,正是感受到了“多点开花”的压力——石油被加拿大抢走、农产品被南美国家替代、高科技行业资源告急、制造业供应链失衡,甚至可能拖累选情。这让他意识到,继续强硬下去,不但中国不会妥协,自己也将付出沉重代价。

只不过,如果美方真的想结束这场贸易战,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空口说“我不想再提高关税”。美国现在对中国商品的加征税率高达145%,部分商品甚至高达245%。在这样的关税水平下,中美之间已经很难进行正常贸易合作。如果特朗普不主动下调关税,哪怕达成协议,也只是纸上谈兵。

总的来说,最终的结局如何,不取决于谁喊得更大声,而取决于谁的筹码更扎实,谁的立场更坚定,特朗普如果真的下定决心结束贸易战,那必须先放下“极限施压”的思维,踏踏实实地走到谈判桌前。否则,一切只是“回光返照”。

来源:王涛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