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总日记】我的逆向升级之路——理想L8换理想L7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10:45 2

摘要:我做了近一年的理想L8车主,也写了好几篇文章分享成为车主后的欣喜,相信很多诺粉也看过。其中有篇《理想L6/7/8/9该如何选?》,当时写好后还有点沾沾自喜,直到这个月我真金白银买了一台理想L7后,又收获了不少真切的新体会,于是赶紧整理出来,作为那篇选型功略的补

写在前面

我做了近一年的理想L8车主,也写了好几篇文章分享成为车主后的欣喜,相信很多诺粉也看过。其中有篇《理想L6/7/8/9该如何选?》,当时写好后还有点沾沾自喜,直到这个月我真金白银买了一台理想L7后,又收获了不少真切的新体会,于是赶紧整理出来,作为那篇选型功略的补充。

网上关于理想的内容多如牛毛,但本文这种风格的估计并不多见,适合理想的准买家收藏起来慢慢读,一定有所帮助。瓜子饮料准备好,诺式家常图文又来了。

话题导读:

我为什么又买了台理想?理想L7哪些地方优于L8?哪些地方不如L8?如何理智审视配置单?(哪些配置会干扰购买决策,让人多掏钱?)关于职业车黑。

【第一章】我为什么又买了台理想?

理想L8很好用、很方便,在空间和舒服上面,理想做得很好,不过我已经开了一年了(2万多km),孩子对它早已没了新鲜感,按我的换车节奏,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就在留意理想的替代品。

今年友商有几款瞄着理想打造的新车型,功能和参数都很花哨。以问界M9为例,我带着家人去看过展厅实车,功能和配置都比理想现款车型强大一截,孩子非常喜欢,直接喊:“爸爸,就换这台车吧,暑假开它去内蒙古玩!”

虽然问界的内外颜值都不是我的菜,但华为遥遥领先的智驾能力和M9的丰富功能让我还真的认真考虑过。不过,诺嫂对M9的兴致却不高,她是“彩电重度依赖者”,副驾驶大屏是刚需,而且屏幕不能比理想小。虽然M9的副驾驶屏幕标称16寸(理想是15.7寸),但屏幕比例太狭长,导致画面实际显示面积明显不如理想。在我看来,虽然M9有外形完全对称的中控面板,但左中右三个屏幕尺寸却各不一样(从左到右分别是12.3寸、15.7寸和16寸),而且这三个屏的水平排列还很怪,既不是居中对齐,也不是上对齐,再加上宽窄不一的边框,让我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上面的减分点有点主观哈,为了排除主观干扰,回家后我还在定车小程序上盘了好一阵,发现没有我喜欢的内饰颜色(好像又是主观因素),就暂告一段落了。后来跟几个朋友吃饭聊到想买M9,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年龄还没到,气质也不合适,Hold不住这车(好像还是主观因素啊!)。

(图:如果问界M9有这个内饰配色,我就会非常纠结了,可惜理想里面的运动黑内也很罕见)

直到我再去体验时,二排那个投影幕布作为唯一的客观原因把我彻底劝退了。我选手机、笔记本,向来对显示器的素质要求较高,幕布的解析度、对比度都远远赶不上显示器,投射效果受环境光的影响比较严重,白天嫌不够亮,晚上又嫌暗部不够黑,而且因其巨大的尺寸,会跟座椅靠背干涉,如果行车中有任何车窗开着透气,风就会吹着幕布,哗啦哗啦的像个风筝,我还担心支架出问题。

问界M8呢,配置丰富,参数出色,预售就火得一塌糊涂,而且外观要比M9好看些、年轻些,但内饰差不多,我前面提到的那堆心结还是存在。

我是不容易被长长的配置单迷惑的,配置丰富价格就贵,以我的用车经验看,真正常用的配置可没那么多。另外,配置丰富和配置好用是两码事,后面章节咱们再展开聊聊“理性看配置,合理省开销”。

说回理想哈!理想在我试过的这么多车里,配置算丰富的,且各个细节都做到好用的。“好用”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太不容易做到了,需要产品团队、研发团队和客户代表密切配合,反复打磨,很多车企都没这个耐心和时间,配置有就不错了,功能实现就够了,参数亮眼就到位了,谁吃饱撑的去冲刺100分呢?员工也都是打工的,差不多得了,后面还有大堆事儿等着呢!如果不信,您亲自去摸几款车,就知道“有”和“好用”的区别了。我每次逛街看到新车展厅,就要进去看看,一看就忍不住对比,比下来就还是觉得理想不错。总结:好用难得,处处都好用更难得。

再说内因哈,准确说是管理层的责任感。这次我们也没想到能中标70台理想,说没销售压力那是假话。作为高管还是得帮公司分摊一些出货压力。我有点盲目喜欢第三排,本来目标一直是L8换L9的,结果几台L9都被客户买走了,略沮丧。

回头认真一想,L8我开了一年,似乎从来没拉超过4个人,第三排也被我买的那台大冰箱长期占了1.25个座椅,留下的位置也就够一个比较瘦的成年人“卡进去”(晚上,我就时常坐在那个小小的卡座里,翻阅白天的未读消息或读一会书,享受繁忙工作后的温馨惬意)。而且由于车载冰箱超过了一个座的宽度,第三排乘客是系不上安全带的,如果这里坐人,也会导致很多主动安全功能和智驾都没法用。总之,事实说明,我的用车场景浪费了L8的座位数,L7为啥就不能买呢?于是,我买走了货架上价格最贵的一台L7,主要是觉得这台L7接近30万了,性价比最差,应该最难卖掉吧。

(图:个人觉得理想L7独有的这套“曙光红”非常好看,尤其是在日光下,类似马自达魂动红一样具备不俗的光彩,据说原厂涂装工艺也很复杂,和Babyblue一样属于加价选装)

注:如果考虑2023款的L7 Pro,二十万出头的价格非常合适,您就想想看20~22万预算的新车可以买到啥?至于缺少的激光雷达和后排屏幕,到底是不是真的刚需,我下面在使用体会中会讲到。

这就是我买了一台准新L7 Ultra的心路历程。

(图:我买下的准新L7 Ultra,只有900km,没比新车便宜多少,只怪理想的二手行情太稳,忒保值了)

【第二章】L7 vs L8,听车主说好坏。

“开过”和“拥有”的确不一样,成为车主后,你才会放开去感受,才会有更多真切的体验。刚入手L7时,心里还有点“退而求其次”的感觉,毕竟曾经是开L8的啊,对L9还是念念不忘。结果1000多km用下来,对L7越来越满意。下面说说我发现L7优于L8的几个地方:

1.二排腿部空间巨大,比L9都大。这台车的外尺寸是宝马X5L的水平,而且理想对L7的二排专门做了空间优化,你看L7的侧面造型和L8也不一样,比如后门更长,轮眉也做了一部分在后门上。

(图:前排靠背厚实,后排座垫纵深足,在前排按比较舒适的方式调节后,后面还剩不少腿部空间)

(图:L7和L8的后排空间对比,两者都是二排调到最后的效果,请用后门内饰板上的储物盒或喇叭圈作为参考)

2.L7全系带二排皇后座。语音即可让理想同学开启皇后座,前排移到最前,脚托展开,后排靠背也会放得更斜,非常舒适。实测186cm的成年人双腿伸直也毫无问题,特别适合午休小憩,一觉醒来继续赶路。但可惜我老婆用不到这个功能,因为她钟爱副驾驶,那里是最佳彩电位。

(图:和小桌板一样,L7的皇后座会明显增加靠背的厚度,也只有在轴向空间富余的车型上,这个配置才显得恰如其分,给人不折不扣的高级感)

(图:吐血推荐给L7加装一个后排小桌板,司机座靠背是唯一安装位)

(图:我还选了一盏4.5W的小台灯,装在头枕导轨上,亮度、色温都可调)

自从我做了这番改造后,我家老二在车上写作业,完成时间从晚上11点半提前到了9点半,有时上楼还能再看一部电影再洗漱睡觉。中途也不会想去玩手机和Pad,时不时就去厨房喝水、找零食吃的各种过场也没了,关键是全程不用大人监督操心,她自己也开心。我就坐在旁边看书陪着,以备答疑解惑之须。

3.L7更适合在车里休息。除了上面提到的皇后座小憩之外,第二种睡姿就是在贯穿的二排上侧卧横躺。2m的车身宽度不是盖的,后排中间座位也不觉得拥挤,只需要稍微蜷腿就可以获得很舒服的睡姿。

(图:当初我买第一台X5的时候,就在后排睡过一夜,虽然次日有点腰酸背痛,但也感叹过居然车子的后排宽敞到可以睡觉,现在再try理想L7的后排,发现更加宽大柔软,更要感叹了!)

(图:横躺有个小tip,就是后门储物槽,碰巧可以把脚伸进去,偷得十几厘米的额外深度,睡得更舒展,难道理想的座舱设计师是有意而为之么?)

(图:老小区内部拥挤,我尽力贴边停了,车身依然凸出来一截,每次都担心被手潮的司机刮到)

第三种睡姿是把前排靠背彻底放倒,和后排坐垫组成一个单人床,竖着躺下来睡觉,和L8、L9的成床方式一样。

对了,上面提到的三种睡觉方式,都有个共同的优势,就是可以使用原车的座椅通风/加热功能,但注意不要开太大,体感和醒着时是不一样的哈,有一天车外15℃,我开三挡加热,睡着半个多小时后,把我热醒了,后面切成一档加热正好合适。

注:对于睡姿三,官方没有提供床垫,但有第三方的单人床垫卖,电动泵气,贴合找平,加上窗帘就是个温馨的小卧室了。

4.L7的大床更大,理想全系最大车床就在L7。虽然L8车子更长,但由于二排无法放倒,L8的大床模式只能用一、二排空间;而L7则可以用一、二排,再加后备箱空间组成一张超级大床,家里娃如果小一些的话,俩大人顺着车躺在二排和后备箱的区域,小孩横着躺在前排区域,都可以睡下。你就看官方商城卖的充气床垫尺寸吧!

L8的长172cm,L9的长182cm,MEGA的长195cm,L7则有235cm长,而且实测还有一些余量!由于L6也是五座经典布局的SUV,适配的充气床尺寸也都在L9之上(L6的双人床1.99m长,单人床1.90m长)。

(图:这是L7的大床,很辽阔吧?前面还没怼到头,留有不少余量的)

(图:这是L8和L9的充气床样式,U形床垫,让出了中控台,并且给冰箱位置留出了取物口)

5.后备箱更大。五人出行,后备箱可以装更多的东西。而L8乘坐超过4个人后,行李装载力就缩水不少了。

(图:L8立起第三排后的后备箱空间)

6.还是得益于L7的可放倒二排,所以L7可以拉超大尺寸物品,进出宜家无障碍。这一点别说L8了,连L9也做不到。

7.和所有的5座SUV一样,L7的第二排靠背对行李舱形成完整的隔断,行李物品不至于滑落到乘客区来。在路上如果你想拿到后备箱的东西,也很容易,后排中间靠背是可以轻松放倒的。

硬要凑个八条的话,嗯,也有,车子总长更短些,上海老小区里比L8停车容易。

需要说明一下,L7的上述优势,既是对于L8的优势,基本是也是对于L9的优势,所以并没有L7不如L8或L9的说法,还是看你家的用车场景和需求。

对了,说一下L7不如L8的地方,就是5、6座的区别,L7没有第三排,少了一个座。L8就好比两室一厅,主卧不大,次卧更小,但满足了需要两个卧室的用户需求;L7就像一个很大的一室一厅,建筑面积小些,但是得房率更高,空间利用率也高,进去给人的实际感觉就是更大更敞亮。

差点忘了,还有个小区别,就是如果带后排屏幕的话,L7后排屏对后视镜视野的遮挡明显比L8多,不知道为啥,是L7的车顶造型更溜背么?

(图:L7的二排屏展开后,会挡掉一半左右的后视镜视野,而L8的二排屏只是轻微入镜)

如果用“六边形战士”形容全能水桶车,那么L7和L8都是5.5边形战士,只是两者弱在不同的维度上。就像班里语文总考95分的优生,一个是作文丢分多一点,一个是文言文丢分多一些。买L8还是L7,就看哪台车的短板在你家的使用场景里,可以忽略不计吧!

如果你问我是不是买L9更合适,那前提还得是L8比L7更适合你家,再加上预算更高,那就选L9吧。需要说明,在L7、8、9这事情上,选L8的可能是真够不着L9,但选L7的可能单纯是因为L7比L9更合适。

【第三章】配置和参数,对购买决策的干扰

我用了一年的理想,早已过了蜜月期,回归了平常心态,刚入手时“哪哪都香”的状态也淡了。理想的配置到今天看都是非常丰富的,少有超越者,但真正常用的配置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下面说说这一年下来哪些配置最常用,哪些体验让人最产生依赖,最值得在下一台车中保留。

1.冰箱、彩电、大沙发?其实我对这三样的依赖程度明显不等,要说最、最、最离不开的那就是“彩电”了,而且主要是副驾驶的彩电!中央屏幕极少用于播放视频,因为开车也不让播,只是一个中控界面而已,副驾驶的屏幕使用率高达80%,诺嫂在车上时必看视频,我一个人开车时,也会选感兴趣的内容,让这个屏幕放着视频,以听为主,时不时斜眼看一下。每天路上3、4个小时,也算可以借用增长知识,不至于掉队。嗯,这个屏幕不但得有,还得够大!

至于二排屏幕呢,我和老婆是用不到,俩娃倒是比较喜欢,有的时候她们看她们的,诺嫂看诺嫂的,互不干扰,不过当我开没有后排屏的车子回家时,这俩娃也没觉得缺了啥,在车上拿着手机也总找得到事情做。所以这里我就不把二排屏列在这个板块了,大家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去评估吧。

2.车内WIFI。没想到车载热点排名第二吧?我也没想到,只是有个周末开了一台奔驰回家,被家里人吐槽惨了——“这啥车啊,连热点都没有!”虽然大家都有手机流量,但是乘车就自动续上免费流量的感觉,让我们感到踏实和随意,犹如呼吸一样自然,以至于失去之后大为不爽。理想的车载热点速度很快很稳定,极少遇到信号问题、卡顿啥的。每个月送20G流量,这在新能源车企中是非常大方的了,大多数情况是够你用一个月的,好多车企也就送5G、10G。不过,你猜我家的车一个月用多少G?保守情况有300G,我看到数据后自己也吓一跳,我家的确属于非典型的情况,怎么用的就不细说了,大家随意猜。所以我家选的是240元/年的无限流量包,超划算。

(图:入手L7后的第一天夜里,10G已经用掉了,免费送的流量就够用两天啊!)

3.智驾,排第三名。几乎每天都用,虽然不是每次都用。理想的智驾比较好用,尤其是6.3版本之后,从刚入手时,很稀奇,能用尽用;新鲜劲过了,就是有选择地启用了,智驾有不少地方明显技不如人,盯着它、纠正它其实开比自己开还累,索性就自己开,自己开更流畅,也更节约时间。所以几个月之后主要就是高速路和快速路用智驾了,约等于买了一台Pro。

最近SU7事故后,我也做了反思,进一步克制了自己对智驾的兴趣,现在则是快速路上遇拥堵路况才用了(我上下班路上有很多这种路况,帮我降低很多劳动量)。我甚至希望它不要老是积极变道,最好像ID.4那样选好哪个道就是哪个道,只管跟车和应对加塞就好。目对我目前的使用场景,等于是买台Pro就够了。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歧视Pro和Air,不要盲目地为了激光雷达掏钱,还是多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我这是返璞归真之后的肺腑之言。

(图:理想交付中心,我去看了一下,待交付的车辆,带激光雷达和不带激光雷达的比例基本1:1吧~,以我在西南地区驾车的见闻看,当地Pro和Air的占比更大,说明大家在消费时还是比较理智的,并没有都以“我不用,你得有”去选购产品嘛!)

4.语音助手。让人完全习惯了动嘴不动手。“理想同学”超好用,在我的体验中,排名第一不过分的,现在加入AI理解思维后更厉害了,路上看到什么、想起什么,不懂就问,渐渐替代了使用度娘的习惯。

5.UI设计和菜单使用体验,几乎是100分。UI的各个细节都是精心打磨过的,很难提出改进建议,也很好用,就像水果手机的菜单,一看就是专业度很高的团队做出来的。关于车机菜单,市面上简直是五花八门,我不方便说哪些品牌不好,大家都会评价的。我只希望如果你有20多万预算的话,在刷卡之前前,一定要深度体验一下理想的车机和语音助手,确认你最终要买的车比它好,再进入下一步。

6.手机APP,相当好用。之前使用大众ID那个APP,让我觉得这玩意就是远程开开空调,而且响应需要数分钟,时不时还要重新登录。理想这个手机APP开发考虑很周到,而且功能很全,稳定流畅,响应迅速,用了一年从来没有掉线过,一次都没有。

7.腹泻式的OTA升级。这不仅仅是研发团队工作量的体现,也是产品力的侧面反映。理想一直在听取用户的声音,搜集热门的建议和意见,评估和改进,再形成下一轮的迭代,每一次OTA升级都充满着期待和惊喜。不过听说以后要出台政策,限制厂家频繁迭代了,真有点小沮丧。

(图:刚拿到车子时,系统还是去年的5.2版本,而最新的OTA已经是7.2了,顺便体验了一下一年前的理想软件水平,真的很怀旧,感叹这一年来软件工程师对车辆使用体验的不懈迭代,然后就是历漫长的升级过程了,必须一版一版升过来,升完一版后,还不是立刻能推送下一版,得等好几天才可能冒出下版本的推送。当某天停车后,看到屏幕上推送7.2版时,都要感动哭出来了)

8.沙发。作为三要素之一,没想到排名如此靠后吧?不过好歹还是排上了,座椅加热必须有,座椅通风最好有,主要是应对极端季节。座椅按摩呢,也就是刚买的时候新鲜一下,后面就很少使用了,约等于没有买。

9.我再罗列一些常用的次要配置,照样是高度依赖的项目,没它们我的兴趣或体验就会降低很多。如:无钥匙进入、接近解锁、车外踏板、电尾门、60W的Type-C插口,光学后视镜,360°全景,以及原车自带的行车记录仪。

(图:车外脚踏板,这玩意儿和电尾门一样,没有的时候不觉得缺,一旦用过,就觉得离不开了,还是自己加一个吧!于是商城部门就帮我定了一套,花了两个半小时,师傅给装好了。这东西市面上也有多款,但耐用可靠的不多,这家踏板制造商有OEM供货经验,跟诺诺有直接的产品和技术对接,其中还有不少趣事,以后帖子里再跟大家细聊吧)

(图:这车实在太宽了,有的场合真离不开360°全景的帮助,比如长宁龙之梦的地库出口,B4到B3转弯那段,不靠360°要做到左右不蹭轮毂的话,我都没信心)

10.此外,理想的内外观很投我喜好,怎么看都顺眼,简约+务实+设计感十足,有国际范儿。这车,是收割优质中年大叔的,但又让我们感到了超越自己年龄的青春和活力,获得感恰到好处(纯主观)。

(图:我觉得理想提供的内色选项就没丑的。这套俗称爱m仕橙的内饰,其实很好看,而且特别适合开黄色或橙色的氛围灯,其他颜色的氛围灯似乎都不怎么搭。而车主最终选了这个放弃那个的理由,大多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而非颜值问题)

有没有发现,好多在下单时觉得很亮眼的配置并没有出现在上面的榜单上(请结合你自己的使用场景分析哈),接下来我就要说那些看似酷炫,实际不怎么用,或者拿走我也不会介意的配置了,比如:

1.冰箱。车子带冰箱的确很酷炫,每次有朋友搭车,都会哇塞一顿。但其实真的用得少,这玩意就是围城,城外的人都伸长脖子想进去,里面的人却不以为然。可以不用把冰箱作为一个决策因子,即便是你需要冰箱,也可以自己买独立的车载冰箱,容量更大,制冷更好(轻松到零下十几度),去海边玩可以带一箱海鲜回上海,露营时还可以搬下车,搬回家继续冻(支持220V的产品)。这玩意就是占空间,所以这里选L7就更合适了,后备箱大嘛!

(图:理想的原车冰箱没法冻到0℃以下,所以只是饮料冷藏用途,你如果需要冷冻的话,还是得靠第三方冰箱。车载独立冰箱个头大,可以轻松做到冷冻,原车位加装冰箱也有可以稍许下探到零下的产品,只是容积小罢了)

(图:第三方冰箱放在L7点后备箱里,非常从容)

2.强大的空悬,各种可调。我宁可不选它,给便宜两万多好。我开过很多SUV,大多没有空悬,也从来不觉得有空悬就高级了,空悬的意义在于更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和底盘高度、特性的自由调整,大家如果基本都是城市用途,跑铺装路面,而且现如今我国的基建这么牛,路面建造质量都不差,非空悬不可的工况占比其实很少很少的。

(图:丰富的气动底盘设置菜单,多亏理想,把百万级豪车才配有的空悬带入了更广阔的市场,后来各个厂家跟进,也把这个产品送入了多数人够得到的价格区间,有一说一,的确功不可没)

3.二排屏幕。这个看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的确需要小孩有克制力,与其说是考验小孩,不如说是挑战父母。为什么把它归入可有可无这类呢,因为一旦车子有了无限的WiFi流量,有了方便的Type-C充电口,你还愁什么?只需要买个支架把Pad固定在头枕导轨上就好,网上支架很多。在家里Pad可以看的东西,车上照样看,而且软件选择和功能还比车机丰富。我认为这是比原厂更好的方案,屏幕就在乘客正前方,不用歪头仰脖盯着天花板上挂着的屏幕,而且用多大的pad还是显示器,你说了算,哪天允许带pad上车,也是你说了算,父母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对吧?

如果你喜欢吊顶安装,也可以选择加装二排屏幕,社会上类似的方案比较多,L6这种天生没有二排屏的车型也有不错的加装方案,有的屏幕清晰度和亮度甚至优于原厂。当然,二排屏幕放下来可能会遮挡部分后视镜视野(这一点L8会好于L7)。

4.高级音响。音响是很好,后来的Ultra音响更好,但可惜买车时畅想的全家人在车里看电影的场景,从来没有过。本就很少听音乐的我,开了理想后听音乐机会就更少了,因为车机基本都被老婆和孩子霸占了。她们基本只看B站视频、爱奇艺综艺,主要听个响就好了,铂金音响也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知道可以减少一半扬声器,降低1500W音响功率,换来更高续航和再低一些的车价不?哈哈。之前我买的ID.4,全车就前门有扬声器,考虑到后排娃们的体验,我在后门上加了俩喇叭,听个FM 101.7也够用了。

(图:这个自带APP叫“调音大师”,把音响系统的诸多参数都向用户开放了,如有一定的声学知识,可以自己调配有风格的音响特性,自由度在车机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刚买来时我也新鲜过几天,还下载了不少大佬调好的现成模板,折腾得不亦乐乎)

5.车内220V插座和对外放电。有这个配置是很好,买车时也作为亮点吸引了我,L6没有220V插座还被一些大V吐槽减配,说什么“我不用,但你不能没有”这种话,但说实话,一年下来我是一次没用到过。今年1月份差一点派上用场,家楼下弄堂里有个锈烂的长椅,大家想把它拆走,好增加一个停车位。大伙提议用角磨机把椅子腿切掉就好,但哪里找这么长的插线板呢?我说我的车可以外放电,可以开过去当电小二。大家一通哇塞之后,好像最终发现缺的其实是角磨机,事情也就作罢了。

6.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虽然天天用,但我真不需要它做成这个样子,理想ONE上面的传统门把手其实就够了。目前这个门把手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直观看到车子解锁、上锁的状态。不过没它,我还可以通过后视镜是否折叠来判断嘛。新势力都是各种奇特门把手了,你也没法避免,说这个是为了提醒大家别因为哪款车的门把手花哨而提高购买意愿。

7.天窗。一年来,几乎就没开过遮阳帘,不知道为啥,以前开其他车好像也不是这样呢。

8.手机车机互联。理想没有兴师动众搞这个,我只是在车机的某些APP上绑定了手机的账号,让使用方便一些。比如我计划一会要去某地,先在手机高德软件上看过路程,就可以随手一键发到车机上,一会上车后就可以看到这个导航信息了。因为理想的车机做得足够优秀,所以根本不需要惦记上车后手机怎么和车机互联这回事儿,你开车也没有时间去把玩那么多东西。所以这方面,建议大家稍许考虑下就够了,无论你买什么车,都别太影响你决策,找到你的刚需项目去投资,除非你有特殊的需要。

【第四章】品牌强了,黑子就来了。

我自从成为理想的义务车吹后,好多人看到理想的黑视频吐槽帖就会转发给我,或者发到诺粉群里再@我。比如说,泼水节一个理想车主被拉开车门猛泼水,说是可以从车外喊理想同学打开车门;又比如说雪地里有一台前轮内八字艰难前进的崴脚理想,还比如说理想的门板脏了擦不干净,越擦越脏,还有方向盘气囊用湿巾擦拭后,表皮会起皱褪色......

以泼水节那个为例吧,但凡是理想车主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否则偷东西多容易啊!喊开车窗到是有一点可能性,但这个bug已经被OTA修复过了,而且理想同学还有声纹识别,哪有短视频里说的那么容易呢。

帖子题目动不动就是“理想提车才一个月就这样,真的要崩溃了”、“理想,你看不到的地方都很......”、“理想的xx真是一言难尽啊”......,嗨,这种帖子反倒还N多人看啊、赞啊、转啊,真是活见鬼了,一群凑热闹的里面几个是真实车主呢?

起初,这些东西我都会细看,看多了就得出一个结论——浪费时间。大多是在恶意抹黑,要么视频是实拍的,但没头没尾,就截取容易引起误会的那段,不下结论,就用设问去引导观众自己得出偏颇结论;要么图片是p的,细看就露马脚,要么故事是杜撰的,场景是伪造的,还有同一张照片被好几个不同的账号用来吐槽,都说自己是车主,连这车怎么回事儿都说错了。只有少数问题像是真实吐槽,但车主肯定没看厂方的使用告知,吐槽的问题就是厂方提前申明的特别提示,真正对厂家改进产品有意义的反馈却寥寥无几。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中国的汽车行业被海外品牌压制了这么多年,我当年去德国学汽车专业时,深深感叹我们的汽车工业落后人家至少20年,回国要为缩短差距尽一份力。结果现在中国汽车终于翻身了,终于有属于自己的优秀产品和强势品牌时,大家作为中国人,不该集体感到欣慰么?

互联网的发达,极大地方便我们获取信息,但是真实可靠的信息却越来越扑朔迷离,处处都是为博眼球而打造的内容,歪曲事实、断章取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完全不负责任。更可悲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愿意独立思考,网上看到啥就信啥,而来我们这里买车时,突然变谨慎了,听到啥都怀疑,突然又会独立思考了。

好在这些帖子下面都看得到不少真实车主的发声和回怼,两句话戳穿楼主根本就没车,特解气,有时候我也上去补踩两脚,要知道正是这些车黑在干扰你的判断,阻碍你了解和选择真正适合你的车。

(图:一台车上不可能做到One for All的,理想的操控是不好,是像船一样,但不明白总有人拿这个说事儿。难道我脑子坏了,买理想是奔着操控去的么?拉着一家人跟我一起享受操控?要操控、要响应、要一坨整铁,那就再买一台纯粹的互补车好了,这才是资(wan)产(ju)的配置之道)

写在最后

扯远了,说这个也不是为了吹理想,而希望各位诺粉在网上无论遇到说什么车有问题的内容,别轻信,如果要探求的话,最好找专业人士求证,或者多找几个真实用户去咨询,毕竟车主最有发言权。

车无完车,出现问题也正常,但我们不能放弃独立思考,不要轻易传播这些未经求证的内容,造谣是错,传谣也不对哦。

来源:爱车的诺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