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90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以为血压120/80就是标准?错了,很多人早已被这个‘标准’误导!”在门诊,每天都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跑来:“医生,我血压128/84,是不是高血压?”还有人血压110/70,却担心是不是血压太低。问题是:你真的知道什么叫“正常血压”吗?
很多人以为,收缩压120、舒张压80就是“黄金标准”,稍微高一点就要吃药。其实,这种认识早就过时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29,舒张压80-84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30-139,舒张压85-89高血压:≥140/90也就是说,你血压如果维持在129/84以下,属于正常范围,不需要太过紧张。
低血压≠健康。有些人为了“控制血压”,硬生生把收缩压压到100以下,结果头晕、乏力、走路都不稳。研究显示,老年人血压过低,反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血压需要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区间,过高伤血管,过低会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尤其是大脑和肾脏。
你以为高血压没有症状?错!这些信号,往往是你血压异常的“预警”:
早上起床后头痛、头晕
走路气喘吁吁,心跳加快
视力模糊、眼前发黑
颈后发紧、肩背僵硬
很多人以为是劳累,其实早已是血压偏高的表现。如果你40岁以后长期忽视这些信号,心梗、脑梗随时可能找上门。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
高血压患者中,只有15.3%的人血压控制达标
每年约有300万人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
也就是说,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人却还没意识到自己有病。
真正的高血压初期,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把血压降下来。以下这些非药物控压方法,有效且被权威证实:
中国人平均每天吃10克盐,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是5克。钠摄入过多,血压升高,这是医学界共识。研究显示:减少每日摄盐2克,可使收缩压下降4~5毫米汞柱。别再舍不得咸菜、酱油、火锅底料了。
规律运动是天然的“降压药”。建议:每周锻炼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比如快走、骑车、游泳。研究证实:坚持运动8周以上,收缩压平均可降7~10毫米汞柱。
体重每减少1公斤,血压可下降1毫米汞柱。BMI超过24的成年人,减重必须提上日程。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腰围越粗,血压越高。
吸烟会使血压瞬时升高10~20毫米汞柱。而长期饮酒,特别是白酒和烈性酒,会让收缩压持续升高。控压的底线:彻底戒烟,饮酒量严格控制。
长期睡眠不足,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就上来了。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高血压风险提高60%。别再熬夜刷手机了,这不是“休息”,是“慢性自杀”。
焦虑、愤怒、抑郁,都会促使血压飙升。很多人一到单位就血压升高,回家就正常。情绪管理,是控压的“软实力”。冥想、深呼吸、每天静坐10分钟,都能帮助你稳定血压。
不是所有高血压都需要立刻吃药。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血压≥160/100:必须立即药物治疗
血压≥140/90,且伴有心脏、肾脏、脑血管疾病:也需用药
初期高血压(130-139/85-89)+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无效:考虑药物
用不用药,不是看数字,是看风险。
很多人一吃药血压就降了,马上停药,结果几个月后血压飙得更高。血压波动,比持续高血压更危险。它更容易引发心梗和脑出血。控压的目标是稳,不是一时降下来。这才是长期保命的关键。
不测血压,就像开车不看油表。家用电子血压计,选上臂式,定期测量。建议:每天早晚各测一次,空腹状态,坐位安静5分钟后再测。只有掌握血压变化趋势,你才能真正做到控压有方。
真正可怕的不是高血压,而是你一直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或者明知道血压高,却什么都不做。控压这件事,第一步永远是你自己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改盐、不减肥、不睡觉、天天焦虑,药吃再多也白搭。
资料来源:
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R].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22.
②. 中国高血压联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S].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③. 世界卫生组织. Guideline: Sodium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EB/O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2.
④. 余光辉.营养支持改善晚期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研究[C]//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中国营养学会.Abstract Book of the 14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什邡市南泉镇卫生院;什邡市安宁疗护中心;,2023:1.DOI:10.26914/c.cnkihy.2023.077551.
来源:花猫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