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但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知法守法,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今天,让我们聚焦“翻墙”这一违法行为,敲响网络安全的警钟!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这条“红线”不能碰
在数字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但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知法守法,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今天,让我们聚焦“翻墙”这一违法行为,敲响网络安全的警钟!
一、什么是“翻墙”?为何说它违法?
“翻墙”(又称“破网”),指通过非法手段绕过国家网络监管,访问境外被屏蔽的网站或服务。常见的“翻墙”工具如VPN软件、代理服务器等,均属于未经国家批准的非法定信道。所谓非法定信道,是指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以外的其他信道和穿透、绕过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网关的程序、工具、线路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使用非法信道进行国际联网。简而言之,“翻墙”行为不仅违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更是一种明确的违法行为!
二、“翻墙”危害重重,切莫心存侥幸!
01
威胁国家安全,沦为“帮凶”
境外网站充斥大量虚假信息、煽动性言论甚至间谍活动。若因好奇访问、传播相关内容,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无意中危害国家安全。
02
个人信息“裸奔”,隐患无穷
非法“翻墙”软件多携带木马病毒,极易窃取手机通讯录、支付密码等隐私数据。近年来,多起网络诈骗案件均与“翻墙”泄露信息有关。
03
法律后果严重,前途蒙阴影
轻则被公安机关警告、罚款,重则承担刑事责任。某高校学生曾因长期“翻墙”浏览境外敏感信息被依法查处,学业与人生规划均受严重影响。
三、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
案例一:大学生因“翻墙”浏览境外网站被行政处罚
2021年,某高校学生在社交媒体炫耀自己长期使用VPN“翻墙”访问境外平台,并转发多篇涉政谣言文章。经网友举报,当地公安机关核查后确认其行为违法,依法对其处以行政警告并没收非法工具。该生所在学校依据校规给予记过处分,直接影响其评优评先资格。网络行为皆有痕迹,切勿因猎奇或炫耀触犯法律红线。
案例二:普通网民“翻墙”遭遇诈骗,损失巨额财产
2022年,江苏一市民通过非法VPN访问境外网站时,点击虚假投资广告,被诱导下载木马程序,导致银行卡被盗刷28万元。警方调查发现,该VPN内置恶意代码,可实时窃取用户手机信息。尽管案件正在侦破中,但经济损失难以追回。
四、文明上网,做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1.严守法律底线:绝不下载、使用非法“翻墙”工具,不访问境外违法网站。
2.增强安全意识:警惕陌生链接,定期更新密码,重要资料加密存储。
3.传播正向能量:主动举报网络不良信息与违法信息,共建清朗网络环境。
网络“翻墙”不可行,
稍不留神落陷阱。
莫因一时好奇心,
违法乱纪毁前程。
来源:淅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