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格处罚”涉事教授后,保研泄题举报仍需查清 | 新京报快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8:12 3

摘要:近日,自称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硕士研究生常某强,发布长视频,手持身份证,实名举报其导师、该学院常务副院长宫某。举报内容包括泄露研究生考试面试的题目、引导男学生发生性关系等,常某强还专门制作了PPT,分板块举报宫某行为。

校方对被举报的教授作出“顶格处理”,并不能就此淡化对学生举报的保研泄题事件的调查、处理。

4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图/网络截图

| 刘辰

近日,自称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硕士研究生常某强,发布长视频,手持身份证,实名举报其导师、该学院常务副院长宫某。举报内容包括泄露研究生考试面试的题目、引导男学生发生性关系等,常某强还专门制作了PPT,分板块举报宫某行为。

对此,4月20日中午,北京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经调查,举报的宫某师德失范行为属实,宫某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严重违反党规党纪、校规校纪。经研究决定,给予宫某开除党籍处分,免去行政职务,撤销其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该校的回应、处理是极为迅速、干脆的,在一天时间中,就对涉事男教授做出学术与行政的“顶格处罚”,涉事教授为自己的师德失范行为,付出丢掉所有学术职务、行政职务以及被解聘的沉重代价。但是,公众还关心举报者举报反映的“泄露研究生考试面试题目”,是否属实。

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属于教师个体的师德失范问题。而导师如果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的学生谋利,泄露面试题目,这就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行为,而是属于严重破坏考试公平、涉嫌违法的问题,同样需要严肃对待。

据报道,在举报教授的PPT中,举报者常某强补充道,面试官之一是Smartteam课题组的老师,所以宫某就直接要了全套面试题目,发给当年保研到Smartteam的校内保研学生。

严格说来,保研面试,也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这就如统一考研的面试一样,是高校考核、录取研究生的重要环节。保研面试中的泄题问题,应该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泄题对待。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在校学生、在职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一)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二)组织团伙作弊的;(三)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对于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刑法修正案(九)也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如果确实存在保研面试泄题问题,需要依法对参与作弊的教师和学生做出处理。情节较轻的,要做出校内行政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查证有学生通过泄题被录取,对在读研究生,应取消研究生资格,对已经毕业、获得学位的研究生,要撤销学位。

可见,校方对被举报的教授作出“顶格处理”,并不能就此淡化对学生举报的保研泄题事件的调查、处理。因为这牵涉到社会公众关注的考试公平问题,以及研究生招生录取改革。

因此,有必要严肃调查保研泄题举报,对任何泄题行为均“零容忍”,这对于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公平极为重要。

撰稿 / 刘辰(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陈荻雁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来源:新京报评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