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1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安邦资产、东吴医药、格林基金、工银理财、工银瑞信、光大保德信、广州鼎熙私募基金、国海医药、国华人寿保险、国金证券、国金证券资管、安信基金、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国泰基金、国泰君安、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1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安邦资产、东吴医药、格林基金、工银理财、工银瑞信、光大保德信、广州鼎熙私募基金、国海医药、国华人寿保险、国金证券、国金证券资管、安信基金、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国泰基金、国泰君安、杭州中财薏青股权投资、恒生前海、泓德基金、湖南八零后资管、华安证券、华富基金、百年保险资管、华泰柏瑞基金、华泰保险、华泰证券、华泰证券资管、华鑫证券、华源证券、嘉合基金、江西彼得明奇资管、交银施罗德、进门财经、北京金百镕资管、开源证券、民生证券、摩根基金(中国)、摩根士丹利、鹏华基金、平安医药、青鼎资产、青骊投资、青骊资管(上海)、清池资本(香港)、渤海证券、上海保银私募基金、上海灏象资管、上海弘尚资产、上海君怀投资、上海开思私募基金、上海盛宇股权投资基金、上海拾贝能信私募基金、上海彤源投资发展、上海长见投资、上海中域投资、大成基金、上海中域资管、上汽颀臻(上海)资管、上银基金、申万医药、深圳市千榕资管、深圳市尚诚资管、深圳市翼虎资管、深圳正圆投资、苏州龙远资管、泰康养老保险、东方财富、泰康资管、天风医药、天治基金、西藏亿纬控股、西藏源乘投资、湘财医药、信诚基金、信达证券、兴业证券、兴证全球基金、东方证券、易方达基金、易同投资、银河证券、长江养老、长江医药、招商信诺资管、招银理财、中庚基金、中海基金、中加基金、东海证券、中欧基金、中泰证券、中泰证券(上海)资管、中信保诚基金、中信建投基金、中信医药、中信证券资管、其他3家机构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以往机构调研中公司回答过的,本次活动披露文件中未做重复介绍。
答:以往机构调研中公司过的问题,本次活动披露文件中未做重复介绍。
问:2024 年度业绩情况
答: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4.6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5.83 亿元。其中,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06.71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6.78 亿元。百克生物实现收入 12.2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32亿元。华康药业实现收入 7.6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52 亿元。高新地产实现收入 7.56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15亿元。
公司研发投入 26.9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1.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 19.97%;其中研发费用 2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5.75%。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 44.39 亿元,同比增长 11.81%。公司持续增强销售队伍人才引进及合规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品销售推广工作。 管理费用 12.02 亿元,同比增长 25.59%。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新 BU 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2024年期间,鉴于公司股票价格较制定 2022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发生较大波动,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股票价格等因素,公司提前终止实施该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司因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需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因取消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加速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0.55亿元。
同时,公司综合考虑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最终确定的临床试验要求、对应的预期投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决定终止该项目,对于已经资本化的 1.33 亿元开发支出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并于 2024 年度当期核销,相应减少公司本年度营业利润 1.33亿元。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正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创新项目方面,公司努力探索 License-out等多元化发展方式,寻找潜在的国际大型药企的合作机会,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具体业绩方面,2024年子公司金赛药业海外销售收入实现突破式增长,同比增幅高达 454%,其中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
问:2025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答: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97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73 亿元。其中,金赛药业实现收入 26.1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35 亿元。百克生物实现收入 1.62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01亿元。华康药业实现收入 1.7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12 亿元。高新地产实现收入 0.31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06亿元。
相关指标的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来为强化销售端竞争力,持续推进合规建设,并加快新产品推广进度,本报告期销售业务相关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等因素,导致相关费用持续增加;同时,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加快相关 1类创新药等重点新产品研发工作进程,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问:产品销售情况
答:公司持续强化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准入,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长效产品及相关新产品收入的提升,收入结构也有部分调整。2024年度,生长激素长效剂型收入占生长激素产品比例提升至 32%左右;2025年一季度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35%左右。其他产品方面,促滤泡激素产品收入相对平稳;营养品 2024 年度取得了近 60%的收入提升,相关器械、医美、肿瘤管线产品销售推广工作稳步推进。
问:公司重点产品进展情况
答:伏欣奇拜单抗、亮丙瑞林注射乳剂、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 融合蛋白注射液已提交上市申请。
公司选择结合自身技术特长,选择有创新性和特点的靶点进行研发。目前,已有 9款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包括用于绝经期血管舒缩症的 GS1-144片,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的GenSci120注射液,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 GenSci098注射液,用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 GenSci122 片,用于携带 TP53 Y220C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 GenSci128片等。
问:伏欣奇拜单抗情况
答:当前市场的痛风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降尿酸药物以及抗炎药物。降尿酸药物主要分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和以及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抗炎药物目前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秋水仙碱,NSIDs及糖皮质激素。 相较于传统痛风抗炎药物,伏欣奇拜单抗是抗白介素 1-β (IL-1β)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中和 IL-1β,阻断炎症级联反应,终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数据显示,其止痛效果显著,72hVS 评分下降 57.09mm,12 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 90%,24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 87%,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目前,已开始销售队伍搭建和市场推广等相关铺垫工作。
问:公司 BD方面预期及 2025 年研发投入方面预期情况
答:公司结合产品创新性,有意识增加参加大型学术会议频次、主动召开研发日等形式,努力提升相关创新产品、技术的市场认知度。公司将加快创新国际化进程,持续努力获得海外授权收入和稳定的产品销售提成,努力增加研发产出,实现良性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比。研发费用方面,公司将持续梳理在研管线并合理投入,加强内部管理,有选择地优先推进有特点的创新产品。
问:销售团队建设相关
答:公司去年新获批或引进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金赛恒?)、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美适亚?)、黄体酮注射液(Ⅱ)(金赛欣?)、小儿黄金止咳颗粒(金赛克?)等新产品已开始上市销售,但基于医药行业特点,部分新产品尚处在培育推广阶段。药品从临床到获批上市,再到持续产生收入,需要医院、医生和患者对药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的提升。针对新老业务,公司做出了不同的应对,公司持续增强销售能力及合规建设,同时也会结合业务推进情况及时梳理、优化员工人效。
问:长效生长激素竞争格局变化的应对措施
答:公司对竞争格局保持理性态度。公司旗下的长效生长激素作为 2014 年就已上市的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产品,具备先发优势及品牌渠道等核心竞争力,同时该产品经过了Ⅳ期临床研究期间共计 2952 例患者三年期间的疗效验证,拥有长达 3年及以上安全性临床研究数据,具有长期安全性研究,大样本检测抗体零检出,并在真实使用案例中有超过 10 万例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良好。
公司将继续拓展长效生长激素新适应症,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用于增肌减脂相关适应症,目前处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IIT)阶段。
问:华康药业和高新地产相关情况
答:子公司华康药业作为中药企业,经营相对平稳,将持续拓展核心业务。目前,华康药业已成功通过药监局开展的 1.1类新药“小儿黄金止咳颗粒”的注册生产现场审查工作,实现金赛药业引进品种并负责市场营销、华康药业负责生产的内部资源整合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产行业虽然艰难,但子公司高新地产实施积极精准的营销管控,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努力提升在售项目竞争力,同时公司将主动优化地产业务布局,积极消化库存、笼资金,努力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高资金周转率;将谨慎把握康达旧改项目相关拿地、新产品开发上市的节奏,保证产品匹配市场需求、符合销售及款预期,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和管理水平;将提前谋划地产板块转型发展,拓展跨界作业,积极探索“轻资产”运营管理模式,开拓新领域。
长春高新主营业务: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服务等业务。
长春高新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44.95%;扣非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41.87%;负债率16.2%,投资收益-2783.0万元,财务费用-731.05万元,毛利率88.2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61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28.79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