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名为本垒美式烤肉的餐厅以前使用的牛肉全部来自美国,如今正逐步转向使用澳大利亚牛肉。该店每月约消耗7至8吨牛胸肉,待冰柜中的美国牛肉在未来几周耗尽后,这家餐厅将全部改用澳大利亚牛肉。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冲突正冲击餐饮行业。
据路透社21日报道,北京一家美式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重新印制菜单。中美关税冲突导致曾作为该店招牌食材的美国牛肉即将从餐桌上消失。
这家名为本垒美式烤肉的餐厅以前使用的牛肉全部来自美国,如今正逐步转向使用澳大利亚牛肉。该店每月约消耗7至8吨牛胸肉,待冰柜中的美国牛肉在未来几周耗尽后,这家餐厅将全部改用澳大利亚牛肉。
报道称,美国牛肉不过是贸易战中成千上万的牺牲品之一。贸易战爆发前,美国牛肉的价格就已经很贵了。在中方宣布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后,美国牛肉价格进一步走高。
“这实际上让我们很难继续使用美国牛肉。”该餐厅的运营总监佩莱特(Charles de Pellette)说,尽管美国每月对华1.25亿美元的牛肉出口额在庞大的货物贸易中微不足道,但美国牛肉从北京菜单上的消失已然预示了太平洋两岸成千上万商品的命运。
佩莱特表示,一旦库存耗尽,他们将全面改用M5级澳大利亚牛肉,其口感、品质、风味和美国牛肉是一样的。他补充说,猪肋排的货源也在发生改变,将从加拿大进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牛肉供应商称,这家由得克萨斯州人参与创立、在中国有三家分店的连锁餐厅的遭遇,正在北京各家餐厅上演。“他们必须改用澳大利亚牛肉,即便是主打美式牛排的餐厅。”
报道称,佩莱特拒绝透露该店采购澳大利亚牛肉的具体价格。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牛正在吃干草。 IC photo
事实上,在贸易战爆发前,美国牛肉价格已持续走高,部分原因是持续干旱天气导致牛群数量缩至195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据报道,从去年五月到今年三月间,美国牛胸肉价格已上涨近50%,加征关税后更是直线飙升,导致库存见底或成本较一年前近乎翻倍。
美牛和澳牛主要流向中高端零售渠道以及餐饮渠道,在这一赛道里,它们一直是竞争对手。如今,澳大利亚正试图填补这一缺口,其牛胸肉价格比美国便宜40%。
报道指出,对本垒美式烤肉而言,转型已初见成效。五月起,食客们将品尝到按照得州及美国南方传统工艺熏制的澳大利亚牛肋排、牛胸肉及香肠。
“经过数月测试,我们发现澳大利亚的牛肉品质同样出色,顾客们也非常满意。”佩莱特说。
值得一提的是,就中国进口牛肉占比而言,美牛与澳牛都不是主力。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273.74万吨,增幅为1.77%。进口来源国方面来看,我国进口牛肉市场的六大主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巴西(43%)、阿根廷(19.25%)、乌拉圭(10.03%)、澳大利亚(8.27%)、新西兰(7.53%)和美国(5.7%)。
除澳大利亚能补位美牛外,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卡洛斯·法瓦罗日前表示,巴西有意向中国“毛遂自荐”,成为满足中国牛肉需求的替代供应国。
法瓦罗指出,在中美两国关税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不再恢复美国肉类加工厂的对华出口资格,这为巴西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蛋白质供应国的地位创造了“契机”。
目前,虽然在华的美式餐厅有许多替代方案,但美国的中餐馆老板们却面露难色。
《华盛顿邮报》此前报道指出,中餐馆老板们陷入两难:他们的招牌菜严重依赖只能从中国进口的特色食材,在难以负担的高额关税面前,中餐馆只有精简菜品、提高售价、替换原料等为数不多的选择,以求在愈发微薄的利润空间中继续生存。
在一些餐饮行业的资深人士看来,在美的中餐馆老板们现在就像夹在三明治中间的夹心层,既要面对供应端成本的上升,又要满足顾客对菜品质量的期望。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