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泰生物、利民股份和贝斯美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均实现增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9:29 1

摘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5,829,882,357.93 元,上年同期 5,868,305,351.83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8,422,993.90 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7,333,739.05 元,上年同期95,683,463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颖泰生物、利民股份和贝斯美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业绩表现如下:

颖泰生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5,829,882,357.93 元,上年同期 5,868,305,351.83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8,422,993.90 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7,333,739.05 元,上年同期95,683,463.98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83,017,203.03 元。

2024 年行业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因素增加,公司深受需求乏力和低价竞争影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进而使得公司整体利润下滑。公司主营农药原药及制剂业务市场规模稳定,业绩略有盈余;然而公司中间体业务深受行情不佳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造成公司经营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推进 4000 吨/年嘧菌酯原药项目,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举措,显著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该项目在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新催化剂的优化工作,并成功获得专利授权,这一创新成果打破了海外相关专利的技术封锁。另外,在 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项目中试成功达到预期目标,推动了项目向产业化迈进。同时,还对精异丙甲草胺原药现有的生产工艺路线进行了深入优化,在产能、连续化工艺及三废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开发和优化。

2025 年公司工作重点精简聚焦,在牢守安全环保的底线上,以业绩结果为导向,围绕″降本增效,减负提质″综合施策展开。提升产品竞争力上:(1)对现有众多产品有取舍,削减淘汰竞争力薄弱产品;集中资源,深挖补短,通过工艺创新,装置优化等方式着力打造具备先进工艺技术、完整产业链和显著竞争优势的千里马产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利用现有资源培育附加值高的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争取新经济效益的转化和突破。(3)优化研发创新资源,打造既有能力服务现有产品技术改进提升又有能力围绕未来产品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和突破的研发平台。

利民股份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37亿元,同比增长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5.76万元,同比增长31.11%;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增长35.29%。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强化生产与技术革新,稳固质量与成本优势

2024 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改造与成本降低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优化措施。重点核心产品的质量与产能均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2)构建市场营销新生态,增强品牌与服务竞争力

2024 年 3 月,公司以代森锰锌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全面启动市场营销新生态构建计划,有效推动了重点客户的业务拓展,实现了整体业绩的稳步增长。

在国内植保业务领域,公司围绕″依托自身原药优势,打造卓越终端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市场启动会、省级植保会、药效观摩会等系列市场活动。全年共举办活动 1,125 场,实现了品牌形象的统一管理与高效传播。

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巴西、欧洲、美国、越南、泰国等国际市场,通过实地走访及参加展会,与海外客户深入沟通,精准传递品牌价值,脚踏实地推进国际营销工作,积极搭建海外平台,上海谷新已完成经营资质办理,具备了业务开展条件,拓展了公司业务出口渠道。顺利完成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国家的登记方案。2024 年,公司新获得国际授权登记证 255 项,自主登记证 19 项。

(3)优化研发战略布局,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公司加速研发平台建设,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于 2024 年 10 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产品纯度及生产经济性,推动了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创制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 AI+农药创制研发的新思路,11 月,生测实验中心正式运营,今年与巴斯夫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型 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2024 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多个项目已形成技术储备。

在项目落地方面,500 吨环磺酮、2,000 吨精草铵膦两个新项目均顺利达产,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组鉴定,公司″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 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氟吡菌酰胺项目成功获得投资项目备案证;环磺酮酸项目完成了工艺优化,具备了项目建设条件;生物发酵产品领域实现了多产品柔性化生产模式转化,进一步提升了该类产品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

(4)推进管理变革,激发组织活力与能力提升。

(5)聚焦社会责任,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2025 年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1、聚焦极致质量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优势。2、依托极致品牌与服务,提升市场影响力。3、加速出海步伐,拓展国际市场版图。4、驱动研发能效提升,推动技术创新。5、扎实筑牢管理基础,提升运营效率。6、强化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6.46万元,同比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03.6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2024 年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 13.28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86.46 万元。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控股子公司铜陵贝斯美的亏损和二甲戊灵及农药中间体去库存周期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二甲戊灵原药等核心产品领域的龙头优势地位,同时,公司的控股子铜陵贝斯美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 8,500 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于 2024 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虽然 2024 年内产线处于试生产及生产调整阶段,但是为公司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关键原材料 3-戊酮自配起到了重要作用,补充和完善了公司的二甲戊灵全产业链布局。

2、坚定不移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3、坚持研发创新驱动,持续推动新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合计 4,552 万元,同比增长 13.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 58 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 32 项,实用新型专利 26 项。

4、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向碳五新材料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和发展。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推进安徽铜陵″年产 8,500 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的投产。至 2024 年四季度末,戊酮装置已稳定运行,产品质量合格,产销状态平稳,装置经济性已达到预期状态。在戊酮装置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切入碳五类高价值化学品领域,持续推动″年产 12,100 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 年产 20,000 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等项目,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和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布局。

5、持续推进农药出海业务。全资子公司宁波捷力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号召,发挥捷力克产品组合丰富、全球化营销网络的优势,持续推进农药出海战略,助力目标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6、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运作、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来源:世界农化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