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4月13日至18日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上,贵州茅台的展位人气“爆棚”,原因在于这次茅台不但展示了茅台集团旗下全系列产品,而且首次在消博会上销售茅台酒等产品。
消博会上摆摊卖酒,让贵州茅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4月13日至18日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上,贵州茅台的展位人气“爆棚”,原因在于这次茅台不但展示了茅台集团旗下全系列产品,而且首次在消博会上销售茅台酒等产品。
不论是创下千万元销售额,还是希望“卖酒”面向海外企业和观众,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茅台做出改变?这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该公司负责人现场的一番话道出端倪:“我们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更直接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也借这个窗口,帮助大家更了解官方渠道。”
贵州茅台在消博会上设置了售酒环节,引起了参会消费者的关注和热捧。(受访者供图)
业界看来,消博会上茅台受到消费者持续追捧,正是白酒深度调整期下,茅台“变”与“不变”的体现。从“变”来看,最近一年,茅台正在瞄准“供需不适配”的状况,通过各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去触达消费者,做到“消费者在哪渠道就在哪”;从“不变”而言,茅台在这层变化中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其背后所代表的高品质及品牌力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茅台的“变”:切中“供需不适配”,主动拥抱消费者
中国酒业协会此前判断,当下消费者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实用性,更多是产品背后的情绪价值和社交市场,酒的消费场景更加趋向于自饮、朋友小聚和悦己型消费。
消费者对酒水需求层面的转变,即使强如贵州茅台这样的头部酒企,同样要遵循当下市场规律作出调整和改变。而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贵州茅台就一直在酝酿变化。
在去年7月举行的茅台酒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贵州茅台就提出了客群、场景和服务的三大转型,这一转型正是切中当下茅台“供需不适配”及“触达消费者”等问题。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贵州茅台将这种变化策略正一步步地转变为实践,消博会上卖酒仅仅是这一系列变化中的一环。
例如触达新客户上,茅台正马不停蹄地布局。不论是比亚迪、华为以及宁德时代等新兴头部企业,还是部分区域开拓的其他新能源、新材料及AI等客户,贵州茅台都在积极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新的联系及合作,为这些企业在运作中产生的需求进行赋能。
又如消费者接触的渠道上,贵州茅台在i茅台之外,打造“传统电商+即时零售+体验中心”,尤其是即时零售,茅台(主要是酱香酒公司和保健酒公司)正在招募主题终端店的美团、饿了么及抖音等即时平台运营商,对线下店铺进行营销、内容等多项赋能,用当下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品牌进行传播和产品转化。
同样在打造新消费场景上,贵州茅台提出要抓住“情绪价值”的风口,包括抓住悦己、嗅觉、反emo等多个情绪价值消费场景,并将产品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场景化布局,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等。具体措施方面,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贵州茅台从今年开始进行了弹性配货,让各地合作伙伴按照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拿货;与此同时,贵州茅台还贴合各种节点,例如“茅友嘉年华”、贵州酒博会等,通过线上或线下“造节”,以各种贴合当下消费者的形式传达“卖生活方式”的理念。
另外为了能更直接对接消费者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贵州茅台还加强了对自营店的营销动作要求,例如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公布旗下自营店地址与联系方式,让消费者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自营店动态;同时,茅台要求自营店不仅要承担酒的销售,还要每个月通过主动拓客、组织品鉴会和进企业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更好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及时了解消费者们需求变化。
贵州茅台各地自营店地址与联系方式。(受访者供图)
“如果把茅台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消费需求是土壤,渠道是根。如果供需不适配,渠道不广不深,不能充分触达消费者,产品就不能通过根系到达土壤,满足消费者的美好需求。”在今年一季度的茅台春耕调研行上,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明确表示,茅台转型和改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为“供需不适配”把脉开方,并且有效触达消费者。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茅台这一系列更好服务消费者并解决供需不适配问题的改变,正是基于当下市场状况的精准研判,在这一系列转变下,茅台与消费者的距离正在一步步地拉近。
茅台的“不变”:高品质与品牌力带动“双向奔赴”
不论是消博会上被人排队“抢购”,还是其他消费场景中消费者对茅台的追求,贵州茅台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依旧是高端白酒消费的首选,茅台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这使得贵州茅台拥有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的基础。
实际上,茅台在消费者心中的“不变”,是基于其本质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何为茅台的本质价值,正是其持续不变的高品质和长年累月构建的品牌力,这正是贵州茅台的核心与根本。
这一核心与根本,自然支撑着茅台一路以来高需求度的“基本面”。
从去年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到2024年末茅台酒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以及今年一季度茅台进行的18地密集调研等,贵州茅台对外一直释放的信号:在经济“三期叠加”背景下,贵州茅台有“三个基本支撑”和“两个基本没有变”。即:在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周期和茅台自身周期调整“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茅台认为,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没有变、茅台强大的品牌价值认同没有变、茅台酒卓越品质的稀缺性独特性没有变;基于此,茅台酒的基本属性没有变,茅台酒的基本需求面没有变。
实际上,纵观此前5轮的白酒调整期,贵州茅台都是前瞻性地在产品、渠道、消费端进行转型升级,每次都成功穿越周期,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的白酒产业深度调整中,贵州茅台率先调整转型,引领高端酒繁荣,市场生态更为良性健康,且发展越来越好。
早在去年召开的贵州茅台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市场出现变化时,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就明确表示,从企业自身讲,茅台拥有不可动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可比拟的基酒资源,且文化价值潜力巨大;从市场角度讲,茅台正在“以消费者为中心”,塑造“与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形象,创造“让消费者满意”的情绪价值,更深入地触达消费者,建立起与消费端的直接连接,这些都是茅台穿越周期的强大底气和内生动力。
当然,从行业现状来看,我国白酒行业面临价格、动销、需求等多重问题交织的局面,行业下行期是短期的、暂时的,长期向好才是主旋律。而茅台作为龙头酒企,具有白酒行业风向标的指示意义,从贵州茅台为当下市场作出的一系列把脉、举措和改变等,将在白酒市场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
来源:也就一般般可爱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