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庄严的法庭上,人民陪审员的身影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法官一同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天平,她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无袍法官”。而在这些陪审员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退休教师崔志。她秉持“退休不退岗、散发光和热”的精神,
新黄河记者:张帅
在庄严的法庭上,人民陪审员的身影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法官一同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天平,她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无袍法官”。而在这些陪审员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退休教师崔志。她秉持“退休不退岗、散发光和热”的精神,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人民陪审员的岗位上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陪审员”这一光荣称号的深刻内涵。与崔志共同组成合议庭的法官说她“像团永不熄灭的火”,她却谦逊地轻声道:“我不过是想把教育者的灯盏挂在法治的长廊里,用自己的微光为照亮法治之路献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转换赛道:用“新角色”续写无悔芳华
崔志是一名有着34年教龄、36年党龄的退休教师。在讲台上,她兢兢业业,用知识和爱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把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爱护”的好老师。退休后,她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她却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明辨是非。现在退休了,我希望借助陪审员的身份,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崔志深知,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正无私的精神。为此,她积极参加法院组织的培训,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业余时间,她还多次到新华书店和市图书馆,翻阅大量法学书籍,并对照自己的陪审员笔记翻阅相关专业知识,力求为法官决策提供更好的建议。
心怀大爱:用真情守护公平正义
在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过程中,崔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深知,每一件案件的审理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她在每一次庭审前都会认真阅读案卷材料,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在庭审中,她仔细聆听双方的陈述,认真思考每一个细节;在合议时,她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法官和其他陪审员充分讨论,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在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崔志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优势。她不仅关注案件本身,还深入了解了被告人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状态。在合议时,她提出:“这个孩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离异带来的打击,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关爱的不足,导致他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堕入犯罪的深渊。我们在依法判决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更多的教育和帮助,让他有机会重新回归社会。”她的建议得到了法官和其他陪审员的认可,最终法院在判决中充分考虑了教育挽救的因素,对该被告人宣告缓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案件宣判后,崔志还和案件承办法官一起,来到被告人家中,与被告人的母亲促膝长谈,制定了挽救孩子成长的具体计划。面对合议庭成员的爱心,被告人的母亲感动地流下了泪水:“以前只顾着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没想到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以后我一定多关注孩子成长,配合法院和社区矫正机关,共同把孩子重新带回正确的道路上。”
以人为本:用情怀传递司法温度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崔志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性的理解。她认为,司法不仅仅是冰冷的法律条文,更应该有温度、有人情味。在陪审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温暖。
在一起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庭审之初,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为双方之间的冲突情绪非常激动,加之案发后双方沟通不畅,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和解。细心的崔志在庭审中发现,随着庭审程序的推进,当证据一一呈现在眼前,附带民事原告人和被告人争执的声音越来越小,双方都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之处,便在随后的法庭调解阶段,协助承办法官对附带民事原被告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了有效的劝解,帮助他们打开了心结。最终,双方就民事部分达成了和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事后,附带民事双方当事人特意向合议庭表示感谢:“在这起案件的处理中,无论是法官,还是陪审员,你们的耐心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陪审之余,崔志还经常在生活的小区宣传在庭审中学到的法律知识。“在我参加陪审的案件中,给我感触很深的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好多这类罪名的被告人都是年轻人,他们本该在最美的年华绽放青春的力量,可是却因一时贪图小便宜,被有心人利用,误入了犯罪的歧途,令人倍感痛心。”崔志说。为此,崔志针对近几年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犯罪,自学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陪审、合议的间隙,虚心向法官请教,整理出一套实用的防诈骗、防犯罪口诀,随时向身边的群众传播,成为小区里有口皆碑的“法治之光”。
退而不休: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自从接过人民陪审员任命书的那一刻开始,崔志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以前是老教师、老党员,现在又肩负起了参加庭审、参与司法、传播法治之光的重任。
第一次坐上审判席那天,她郑重地佩戴上那枚鲜艳的党徽,穿上一套与法袍颜色相同的服装,早早地来到法庭。当她翻阅着那半尺厚的刑事卷宗时,她的心情非常激动,法槌敲响的刹那,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逐一记录所陪审案件的细节。每当陪审的案子结案,崔志都会用红笔在陪审笔记上打一个大大的对勾,同时写下陪审心得。
“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次庭审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合议都是一次成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众多的法官一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崔志说。
尾记:在崔志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退休教师和社区群众加入了人民陪审员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司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一位法官所说:“人民陪审员不仅是司法民主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桥梁。他们的参与,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充满温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崔志这样的人加入人民陪审员的队伍,用自己的责任与情怀,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通讯员:郝俊平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