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元一斤的新奇蔬菜,快被中产抢疯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22:16 2

摘要:这个春天,当一位都市白领第一次因为好奇从超市货架上拿下一袋板蓝根青菜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这标价为13.8元/300g的贵价蔬菜,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国中产手推车上的新晋顶流。

作者 | 牧羊

这个春天,当一位都市白领第一次因为好奇从超市货架上拿下一袋板蓝根青菜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这标价为13.8元/300g的贵价蔬菜,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国中产手推车上的新晋顶流。

青菜里的爱马仕——板蓝根青菜。(图/小红书截图)

这种乍一看和我们熟悉的油菜薹类似的绿叶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历时17年研发的新品种,由菘蓝(板蓝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培育而成。

研究人员表示,项目最初是希望以杂交方式提高油菜的抗病性,却发现板蓝根的部分遗传物质导入油菜后,不但具备一些人体内抗病毒的活性,青菜的口感还更加清甜,适合市场推广。尽管相关人士多次强调板蓝根菜是菜不是药,但板蓝根青菜却早已被人们赋予了“健康养生”的光环。

不难发现,和板蓝根菜类似的各种新奇蔬菜总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无论是主打丰富的研究背景、宣传独特的健康成分,还是把生活方式营销玩出新花样,它们都能让那些没什么时间和土地打交道的消费者们,心甘情愿地为它们买单。

上海,无印良品农场概念店里的有机蔬菜。(图/视觉中国)

初看一袋板蓝根菜的价格似乎并不贵,然而简单换算一下,售价却达到23元每斤,在一众蔬菜里来说绝对算不上便宜。但这并不妨碍它的销量持续向上增长。

以往人们往往在肉类食材上下足功夫,如今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也开始被重视起来。不过,在板蓝根菜成为近期的菜顶流之前,被年轻人抢购的蔬菜界“老网红”还是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原产于地中海至欧洲北海沿岸,又名叶牡丹、牡丹菜、海甘蓝等。虽然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但口感粗糙,生食、熟食都微苦。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时,只是作为园艺栽培中的装饰。

羽衣甘蓝。(图/unsplash)

后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它逐渐开始被用于沙拉、果汁和健康菜肴中,成为好看的深绿色点缀——毕竟“羊都不吃”的苦味蔬菜,嘴刁的都市人更是难以接受。

不过很快,新茶饮品牌将它带到了大众眼前。自2024年下半年起,各个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以羽衣甘蓝为核心原料,与健康、瘦身概念强相关的饮品。

喜茶的去火纤体瓶,单日最高销量近30万杯;奈雪的茶紧跟潮流,推出“瘦瘦小绿瓶”,销售火爆;茶百道22元的“羽衣甘蓝轻畅杯”则凭借口感和颜值取胜。

截至2025年4月,#羽衣甘蓝 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17 亿次,羽衣甘蓝在社交媒体上的健康属性还在被不断强化。追求健康的人们不但开始以啃下苦涩的蔬菜为荣,还让羽衣甘蓝的单价逐渐从0.8元/斤,飙升至2030元/斤。

羽衣甘蓝果蔬汁,养生界的顶流。(图/unsplash)

如今在许多生鲜商超中,仔细观察每一样蔬果的简介,就会发现它们早已不局限于“新鲜”“清甜”等传统卖点,而是精准地针对着都市人的种种“需求”。

比如,西兰苔芦笋看似平平无奇,却能靠“抗癌”性能被大为褒奖;朝鲜蓟则在“防辐射”界过得风生水起;主打抗炎的姜黄盯上了对健康养生有一定了解的打工人,只用一杯ginger shot,就从北美一路火到国内;巴西莓则凭借抗氧化功能,狠狠击中人们对抗衰美白的执念,迅速在茶饮、轻食界刮起一阵“紫色风暴”。

姜黄粉。(图/unsplash)

南非醉茄名字听着不怎么健康,制成的保健品却能降低皮质醇,促进睡眠,控制食欲,还能为最需要稳定情绪的打工人调节心情,让人不易emo,因此迅速被人们纳入购买清单。

此外,还有甜菜根、接骨木莓、马基莓、卡姆果等,被发掘出的果蔬数量和类目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而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人们,总有一天会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捧红一批又一批新奇的果蔬。

中产餐桌上的“超级食物”们倒也不全是健康玄学,这些食材本身确实含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只是当科学营养遇上流量生意,人们便不得不在健康与商业的天平上反复衡量

早在新奇果蔬的流行趋势不断变化前,能引起中产们兴趣的还是关于“有机食物”的一切。

(图/unsplash)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的统一说法,有机蔬菜、水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的产品,才能称为有机食品。因为种植成本高,平均来说,有机食品售价会比普通食品贵47%。

同样有研究表明,虽然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营养上一定优于非有机食品。只是在农药和各种激素、食品添加剂使用泛滥的今天,由于有机食物生产过程可靠、安全度高、受污染程度小,更注重生活质量的人群始终愿意为此买单。

对有机的执念甚至成为老钱、中产的身份认同之一。在近期热播的美剧《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中,向父母宣称自己立志钻研佛学的美国女孩Piper只在泰国的寺庙吃了一顿素斋,就因为食物是vegetarian(素食)而非organic(有机),立刻发现自己无法离开富足的生活,也放弃了清修。

(图/《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有趣的是,过往中产消费者或许会通过咖啡的选择来划分消费等级,手冲咖啡>星巴克等连锁品牌产品>速溶咖啡已经是不少人心中默认的“消费鄙视链”排序。

如今,超市手推车上的新奇的蔬菜变成了中产们最爱的健康、自律人设的标配。因此,吃“超级蔬菜>有机普通蔬菜>普通蔬菜”的排序,也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无论是有机之争,还是对超级食物的跟风,本质上都是资本对中产焦虑的精准捕获,所有营销最终都指向都市人三大软肋——时间匮乏、环境威胁、身体失控。

(图/unsplash)

缺乏时间养生,所以希望吃的每一样东西都有高效的营养转化率;担心环境污染随着生物链进入体内,于是特别关注食物的来源及耕作方式;希望能抵御衰老,保持对身体的掌控权,才会抓住一切机会摄入比普通食物单位含量更高的营养元素。

这些披着光环的新奇蔬菜,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最重要的是补齐了人们的“营养安全感”。当996的工位困住身体时,至少面前的有机沙拉碗里还盛着社畜们对健康生活的想象。

诚然,选择价格更高的新奇蔬菜只是人们追求向往生活的方式之一,但与此同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定义自己的健康标准也很重要。

菜市场里的新鲜蔬菜。(图/视觉中国)

如果能选择均衡的饮食搭配,不盲从流行趋势,把目光从超市货架移回菜市场与市集,我们或许才能重新关注“吃”这件事,才能真正把生活过得健康而有滋有味。

参考资料:

[1]“板蓝根青菜”您吃过吗?它是菜还是药呢?来看揭秘 |央视新闻

[2]“纤体”饮品是智商税吗?羽衣甘蓝并非人人都适合|新京报

[3]Is Organic *Really* Worth The Price? An Honest Look At The Evidence|BP Food Curator

[4]有机食品反应不安心理成“奢侈”消费|新浪财经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彭圣婕

“你会选购有机蔬菜吗?”

来源:九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