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访陈浩南时,桌上一张特别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穿着迷彩服的陈浩南躺在村头地上,累得睡着了。“这是我们发展集体经济连续两天打井时候拍的。”陈浩南说自己很皮实,但也有打盹的时候。
采访陈浩南时,桌上一张特别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穿着迷彩服的陈浩南躺在村头地上,累得睡着了。“这是我们发展集体经济连续两天打井时候拍的。”陈浩南说自己很皮实,但也有打盹的时候。
转眼,陈浩南到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4年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带领村民创建了葡萄种植基地、豆油作坊车间、生猪养殖等经济项目;带着特色农产品进直播,上辽宁卫视春晚,把村里的土特产逐渐打出了名气。
一个村支部就是一座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陈浩南说:“党建是我迅速融入乡村打开局面的金钥匙。”为了加强党建,陈浩南先后协调资金12万余元,搭建起红色村组织振兴党建工作室,创建红色党员之家,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和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步道,先后10余次邀请先锋模范、专家学者到村里讲党课。科学设置“党员致富责任区”5个、“党员先锋组”8个、“义务志愿组”8个。通过党员积分制与星级评定,村党支部凝聚力显著增强。
4月里,桃红柳绿的后屯村迎来一拨拨游客。在特色党建中挖掘红色资源,陈浩南瞄准了后屯村的“招牌定位”——辽宁省红色旅游基地。后屯村是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的故乡,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陈浩南提出“以红色精神浸润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打造了2.3公里旅游轴线以及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解决了乡村红色旅游的硬件难题。近年来,当地陆续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尝到甜头的后屯村开始探索“红色研学+农产品加工”三产融合模式,创设了红色农文旅数智融合双创中心、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车间,建成了和美乡村改造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军事博览园、葡萄采摘园。此外,通过牵线校地合作,引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资源,联合开发“红色美丽村庄振兴复合型文旅部落”,规划乡村旅游、通用航空旅游等新业态,为村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翻开陈浩南厚厚的驻村日志,里面写满日常事项:帮老人买药、调解邻里纠纷、协调助学金;引入无人机巡护山林,推动自来水全覆盖,栽种景观树1700余棵,提升人居环境……现在的后屯村是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2024年还获评全国文明村。
“乡村特色产业还有薄弱环节,我们还得加油干。”陈浩南说,下一步还要成立村播学院,培养孵化乡村自己的电商主播,做好党群共富的带动工作,让更多村民成为农村主播达人。
来源:东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