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乙坤,1972年2月出生于普宁燎原泥沟村,2000年移居新西兰,2015年创办新西兰潮属总会。现任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潮团总会永远荣誉主席、执行主席,新西兰潮属总会创会会长,新西兰潮属慈善基金会主席、广东省粤港澳潮汕经济文化联合会荣誉会长。2017年
张乙坤,1972年2月出生于普宁燎原泥沟村,2000年移居新西兰,2015年创办新西兰潮属总会。现任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潮团总会永远荣誉主席、执行主席,新西兰潮属总会创会会长,新西兰潮属慈善基金会主席、广东省粤港澳潮汕经济文化联合会荣誉会长。2017年荣获“新西兰国民英雄奖章”,2018年荣获英女王伊丽莎白颁发的“新西兰国家荣誉勋章”,2019年被美国加州丹维尔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张乙坤热心家乡建设,分别于2015年、2019年和2025年被普宁市政府授予“铁山兰花奖”荣誉证书、勋章。
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以“潮聚·向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在汕头市隆重举行。会议期间,普宁籍著名侨领、新西兰潮属总会创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潮汕经济文化联合会荣誉会长张乙坤当选为国际潮团总会永远荣誉主席、执行主席。
重任在肩,张乙坤将如何更好架设融通中外的友谊桥梁,当好外交使者,进一步团结引领全球潮人,共同关注和支持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和祖国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他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奋斗故事和嘉行善举?《揭阳日报》记者专访了张乙坤。
致力促进潮汕地区与世界各国的对接合作
2018年,张乙坤荣获“新西兰国家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新西兰多元民族国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张乙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非常感谢家乡媒体的采访。国际潮团总会赋予我多个职位,是全球潮籍乡亲给我的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新责任新使命,也带来新思路新视野。张乙坤表示,作为总会负责海外社团执行主席,将致力于海外社团大团结、大发展,让“敦睦乡谊,弘扬文化,促进工商,服务社会”的宗旨贯穿世界有潮人的地方,让全球潮汕商贸人士享受总会大平台的信息和商机。同时,将促进社团年轻化并拓展空白区域社团进入总会。
张乙坤说,将积极组织各类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活动,让全球潮人更深入地融入到潮汕家乡的发展机遇中。利用国际潮团总会的宽广平台,促进潮汕地区与世界各国在商业、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对接合作。鼓励在外潮人把先进理念和资源带回家乡,也把潮汕的特色文化推向世界,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和祖籍国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开辟新径。
从普宁乡村走出的商业精英
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是一个已建村600余载的古老村庄,民居建筑风格多以潮汕特色的“四点金”与“下山虎”为主,地势南高北低,东北有白坑湖斜卧,西南有后岭溪绕流,其间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俯瞰整个村落,鳞次栉比的民居像一片片花瓣聚拢在一起,犹如“倒地梅花”。泥沟村也是普宁市重点侨乡,旅居海外华侨约8万人。
1972年2月,张乙坤出生于泥沟村。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一弟一妹。年少时,张乙坤的家境贫穷。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乙坤兄妹从小就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每天放学后,他们都会到田地里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分担生活的压力。艰苦的童年生活,锻炼了张乙坤的体魄;父母的言传身教,教会了他如何做一个坚强又有担当的人。
2000年,张乙坤移居新西兰,开始了异国艰苦创业的历程。
张乙坤身上既有潮汕人与生俱来的胆略与热忱,又有父母言传身教的坚强与担当。做什么行当好呢?令他魂牵梦绕的潮汕美食给了他最初的创业灵感。他和朋友一起合作开了中华酒楼、中华茶餐厅、潮州酒家,致力于在新西兰推广精致的潮汕饮食文化。在异国他乡,来自“胶己人”的温暖,消除了张乙坤初来乍到的忐忑与不安,也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了新西兰社会。这让张乙坤感激不尽,也成为他日后服务社团的一份初心:“在新西兰生活这么多年,我碰到了很多潮人同乡,他们关爱我,在我遇到难处时施以援手,帮我渡过难关。”
凭借过人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张乙坤很快在新西兰打拼出一番天地,创办了新西兰皇联集团、新西兰HLG物业管理公司、新西兰皇联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进出口贸易、商业投资,同时在中国海南省、广东省、香港和泰国曼谷都设有办事处,为中国、新西兰、泰国提供了更多交流合作商机,也为所在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5年9月,受国务院侨办的邀请,张乙坤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阅兵观礼活动。在活动现场,张乙坤激动的心与阅兵式铿锵的步伐共鸣,祖国的日益强大与繁荣让他激情澎湃,倍感振奋。从那一刻起,他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作为海外的华侨,我们不仅要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要团结广大华人华侨,为增进新中友谊和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多元融合成立新西兰潮属总会
2019年,在张乙坤的努力下,新西兰潮属总会成功举办主题为“潮起千帆,笃行致远”的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这是新西兰自开埠以来华人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和活动主题最突出的盛会,促进了新中两国“一带一路”合作。
创业成功后,张乙坤常常在思考:“在新西兰这个美丽的岛国,我将如何为身边的潮人营造家乡气氛,如何为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机会?”在他的提议下,一个属于所有新西兰潮人同胞的组织——新西兰潮属总会,2015年正式注册成立,张乙坤被推举为创会会长。作为连接海内外潮人的桥梁之一,新西兰潮属总会以弘扬中华(潮汕)文化为建会宗旨,以乡音乡情为联结纽带,旨在团结各地区潮人同胞,群策群力,促进新西兰与祖籍国的交往与合作,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2025年是新西兰潮属总会成立10周年。谈起潮属总会这1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张乙坤自豪地说:“新西兰潮属总会这十年,是凝聚与发展的十年,也是奋进与磨砺的十年。潮属总会从最初的小规模聚会交流,逐步发展成为在多行业壮大、多领域扩展的潮籍商务人士综合群体。会员企业之间相互扶持,多产业突破,成为新西兰经济领域的活跃力量;新西兰的初级产业产品与中国建材、食品及日用品进出口贸易逐年增长,中国作为新西兰贸易总额第二大国家,潮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文化交流方面,潮属总会举办众多潮汕特色文化沙龙及民俗活动,让新西兰民众更好地领略潮汕文化的魅力,也为新中民间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在新西兰,张乙坤长期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支持慈善事业,在促进种族交流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张乙坤2017年荣获“新西兰国民英雄奖章”,2018年荣获英女王伊丽莎白颁发的“新西兰国家荣誉勋章”,2019年被美国加州丹维尔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面对这些荣耀,张乙坤说:“这些荣誉,是对新西兰所有潮人共同为当地做好事善事和为新中友谊努力的一个褒扬,荣誉属于大家,也属于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家乡人民!”
据张乙坤介绍,新西兰潮属总会从注册之日起,就是在新西兰内政部备案的非营利慈善机构,借助这个平台,潮属总会为新西兰圣·约翰慈善总会先后捐赠了5台负压救护车及医疗设备,同时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捐款和探望养老院老人,到海滩清理垃圾等慈善公益活动。在当地社区,无论是慈善捐赠、公益服务还是文化推广,都力求展现华人的担当与善意。在新中交往方面,积极推动两国企业互访考察,促进贸易合作项目落地;组织文化交流互访,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努力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关系的深化贡献力量。
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2016年,张乙坤在奥克兰承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的推介会。当时有200多家当地企业参加了推介会,扩大了国际博览会的影响力。
2017年,广东东莞举办中国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以张乙坤为主席的新西兰潮属总会的推动下,新西兰国家馆也在此次博览会上亮相。这一次参会促成了很多广东企业和新西兰公司的贸易合作。同年,新西兰潮属总会成功申办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2019年,在新中两国总理、政府部门和奥克兰市长的积极促进下,在张乙坤的努力下,新西兰潮属总会成功举办主题为“潮起千帆,笃行致远”的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0名潮团嘉宾相聚新西兰,在“潮起千帆,笃行致远”的主题下,敦睦乡谊,共谋发展。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全球潮汕儿女的盛会,是潮汕乡亲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展示潮籍乡亲形象、凝聚广大潮籍侨胞力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届年会,是新西兰自开埠以来华人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和活动主题最突出的盛会,促进了新中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张乙坤也被当地媒体誉为新西兰自华人踏足这片美丽土地150多年来最杰出的华人代表人物之一。
倾力支持家乡公益事业
2024年,张乙坤向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捐赠奖教金。
2024年,张乙坤、张志娟伉俪为母校普宁二中捐赠奖教助学金。
“揭阳是我魂牵梦萦的根,那里的山水人情是我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张乙坤深情地说。虽然身处国外,张乙坤始终心系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在教育、民生等方面倾情奉献,彰显了爱国侨胞的赤诚之心。至目前,他为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捐款累计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张乙坤和夫人张志娟太平绅士均系普宁二中杰出校友。2019年,在普宁二中办学95周年之际,张乙坤、张志娟伉俪慷慨解囊,向母校捐赠奖教助学金人民币100万元;2024年,在普宁二中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张乙坤、张志娟伉俪怀着对母校的深深爱意与感恩之情,大力支持母校高质量发展,再次捐赠奖教助学金100万元,并勉励学子们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将来用自己的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添彩,用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报社会。
张乙坤还十分关心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先后捐赠400万元用于该校礼堂装修和校园绿化美化。通过BOT模式,鼎力支持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投入约9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师生食堂及学生公寓,帮助学校解决了师生食宿难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与此同时,张乙坤多次率领海外侨团到该校考察和指导办学,完善技术人才的培养,帮助学生出国深造,为提升学校在海外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在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建校30周年之际,张乙坤在该校设立专项奖教金,每年捐资100万元进行奖教奖学,至今已惠及数以千计的职校学子。
张乙坤心系家乡困难群众,捐款解决家乡3000名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费用,使他们重见光明。他还在泥沟村捐款成立福利基金会,为老人和新生儿提供慰问金,为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
谈起张乙坤造福家乡的桩桩善举,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干部如数家珍:捐资200万元修建撑船沟至灰窑局长安里四周路段;捐资180万元修建长尾叉至三脚岭伯公路段;捐资50万元修建德育祠前池边至村址后路段;捐资300万元修建八斗至夏地村交界处路段;捐资160万元修建高速口至三脚岭伯公路段;捐资 150万元修建庵前涵洞至石鸟村交界处路段;为“百千万工程”绿美小公园及停车场建设捐资……点点滴滴,写满了张乙坤对故土的深情。他的爱心与善举,得到了家乡人民的赞誉。2015年、2019年和2025年,张乙坤分别荣获普宁市政府颁发的“铁山兰花奖”荣誉证书、勋章。
作为政协第七届揭阳市委员会顾问,张乙坤先后为“揭有暖阳”公益捐款累计达200万元。
多年来,张乙坤伉俪积极投身中华文化海外推广、传播事业,留心收藏海外中国文物。他们热烈响应潮州市博物馆关于涉侨文物征集的倡议,将多年来珍藏的7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无偿捐赠给潮州市博物馆。在这批捐赠物品中,“明代象牙笏板”被评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成为该博物馆首件获评国家珍贵文物的华侨捐赠藏品。
张乙坤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国宝回家,不以山海为远。旅居海外多年,我对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比较关注,目前,还有包括几年前在拍卖会上拍得的一件珍贵清朝‘龙袍’,也将无偿捐赠给潮州市陈伟南文化博物馆。文物只有回家,才是对它的最好保护和最佳归宿。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身上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灵魂。作为海外游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它们回归祖国。”
张乙坤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捐赠文物,是对祖国文化的敬畏与遵从。他一直身体力行鼓励更多海外潮人参与到祖国传统文化及文物保护中来,包括组织举办文物展览、文化讲座等,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华文物的珍贵价值。同时,也积极为国内文物保护机构与海外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来源 | 揭阳日报
来源:天下潮商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