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8 日,《汽车像素》独家爆料保时捷与地平线达成智能驾驶合作,这一消息犹如深水炸弹投入中国汽车智能化战场。当外界还在猜测保时捷会否跟随奥迪选择华为时,大众集团的 "双品牌双路线" 战略已悄然成型:奥迪牵手华为打造 "智能座舱 + 智驾" 全栈方案,保时捷
4 月 8 日,《汽车像素》独家爆料保时捷与地平线达成智能驾驶合作,这一消息犹如深水炸弹投入中国汽车智能化战场。当外界还在猜测保时捷会否跟随奥迪选择华为时,大众集团的 "双品牌双路线" 战略已悄然成型:奥迪牵手华为打造 "智能座舱 + 智驾" 全栈方案,保时捷与地平线联合开发高阶智驾系统,而大众品牌则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落地地平线 HSD 方案。这种 "分而治之" 的布局,既规避了单一供应商风险,又能同时押注华为与地平线两种技术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保时捷 Macan EV 与奥迪 A6L e-tron 同属 PPE 平台,但智驾方案却分道扬镳。这种 "同平台不同智驾" 的策略,暴露了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焦虑 ——2024 年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 28%,奥迪品牌份额被新势力蚕食,大众 ID 系列在智能化赛道落后新势力两年。选择地平线,正是保时捷在 "保品牌调性" 与 "补智驾短板" 之间的妥协。
在华为智驾横扫 BBA 的当下,地平线凭什么拿下保时捷?三大核心优势成为破局关键:
地平线征程 6P 芯片单颗算力 560TOPS,采用 BPU® 纳什架构,原生支持 Transformer 大模型,在复杂路口通行效率比 Mobileye EyeQ6 高 35%。更重要的是,地平线 HSD 方案通过 "芯片 + 算法 + 工具链" 全栈能力,帮助保时捷实现智驾功能快速迭代。例如,在重庆黄桷湾立交这种 "魔鬼路口",地平线方案的通行成功率达 98.7%,远超 Mobileye 的 89.2%。
作为大众集团 24 亿欧元战略投资的合作伙伴,地平线与 CARIAD 的合资公司酷睿程已组建超 500 人研发团队。这种深度绑定让保时捷无需担心技术适配问题 —— 基于地平线 HSD 开发的智驾系统,可直接复用大众 ID.7 的城市 NOA 代码库,研发周期缩短 40%。
地平线 HSD 方案的硬件成本比华为 ADS 3.0 低 23%,这对保时捷至关重要。2024 年保时捷在华单车利润下滑至 6.3 万元,必须通过规模化降本缓解压力。地平线的 "芯片 + 算法" 打包定价模式,让保时捷 Macan EV 的智驾系统成本控制在 2.5 万元以内,较自研方案节省 40%。
维度华为+奥迪地平线+保时捷技术底座华为 MDC 610 芯片 + ADS 3.0征程 6P 芯片 + HSD 方案核心优势全栈自研、车路协同生态软硬结合、大众系协同典型场景上海陆家嘴复杂路况重庆黄桷湾立交成本控制3.8 万元 / 套2.5 万元 / 套数据主权华为主导车企可控这种差异在实车测试中一目了然:华为奥迪 A6L e-tron 在深圳科技园的接管率为 0.3 次 / 百公里,而地平线保时捷 Macan EV 在相同路段为 0.5 次 / 百公里。但后者在传感器配置上少用 1 颗激光雷达,成本优势明显。对于保时捷而言,这种 "够用主义" 更符合其 "豪华但不堆砌" 的品牌调性。
宝马、奔驰等车企正重新评估与华为的合作。宝马 iX5 已转向地平线征程 6P 芯片,奔驰则计划将部分智驾项目外包给 Momenta。这种 "技术避险" 策略,反映出外资车企对华为 "强势生态" 的忌惮。
地平线在保时捷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国产智驾芯片首次打入超豪华市场。2024 年地平线在中国 L2-L2 + 市场占有率达 28.65%,预计 2025 年搭载征程 6 系列的车型将超 100 款。这种规模化效应,正在改写 Mobileye、英伟达主导的市场格局。
面对大众集团的 "分而治之",华为开始推出 "轻量级" 智驾方案。华为 ADS 3.0 精简版已将硬件成本压至 2.8 万元,并开放部分数据接口,试图挽回奥迪之外的大众系订单。
对于保时捷而言,与地平线的合作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2024 年其在华销量仅 5.69 万辆,同比下滑 28%,而问界 M9 单月销量已破万。要逆转颓势,保时捷必须在智驾领域实现 "三大突破":
保时捷与地平线的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选择,更是传统豪华品牌向中国智能化势力低头的标志性事件。大众集团的 "双品牌双路线" 战略,既暴露了外资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的焦虑,也揭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逻辑 —— 从 "供应链配角" 到 "技术定义者",地平线们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结构。当保时捷的盾徽与地平线的 "征程" 芯片同框,这场合作的意义早已超越商业本身,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从 "制造" 向 "智造" 跃迁的时代注脚。
来源:路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