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A季后赛1-4决赛第三场中,广东男篮101-116不敌山西队,总比分0-3惨遭横扫,遗憾止步八强。
CBA季后赛1-4决赛第三场中,广东男篮101-116不敌山西队,总比分0-3惨遭横扫,遗憾止步八强。
这个结果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广东球迷的头上。
曾经手握十一座总冠军奖杯的"华南虎",如今追平了队史最差季后赛战绩。
有人翻出球队三连冠时期的照片对比,评论区炸出一片唏嘘:"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广东队吗?"
仔细看这几年战绩单,21-22赛季半决赛被辽宁横扫,22-23赛季八强战输广厦,23-24赛季半决赛决胜局被辽宁淘汰,再到今年首轮直接出局。
这下滑曲线比股市里的ST股还刺激。
外援问题成了广东队最大的"连续剧"。
这个赛季他们换了六个外援,比某些网红换发型还勤快。
阿姆斯、莱斯、伯克、库克轮流登场,结果一个比一个拉胯。
最讽刺的是,打的最好的居然是36岁的吉伦沃特——这位老将去年在其他队都快打不上球了。
球迷圈流传着个段子:"广东在二手市场淘外援,山西把宝贝当替补用。
"看看山西队的施韦德和泰勒,再看看广东队的外援名单,这话还真没冤枉人。
朱芳雨办公室里的球探报告,怕不是从某鱼APP上扒下来的?
球队阵容就像个没拼好的乐高积木。
张皓嘉、张明池这些拿着底薪长约的球员,常规赛偶尔灵光乍现,季后赛直接"查无此人"。
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合同还有三四年,直接把转会市场的大门焊死了。
现在广东队有四个到期合同摆在桌面上:黄荣奇的防守还能用用,但得考虑性价比;张文逸连替补席都坐不稳了;徐昕这块璞玉得好好雕琢;至于任骏飞,球迷们都在建议他直接转岗当投篮教练。
锋线问题早就不是秘密。
杜润旺在季后赛的命中率跌到30%,张皓嘉关键时刻手抖得像捧着烫山芋。
解说席上的苏群都忍不住开麦:"广东现在既没有老本可吃,也没有新菜可炒。
"
最扎心的是对比——辽宁队付豪、张镇麟正值当打之年,广厦的朱俊龙越战越勇,浙江的余嘉豪快速成长。
反观广东,中生代球员像是集体按下了暂停键,新生代又接不上趟。
杜锋指导最近的采访更让人揪心:"我们坚持培养本土球员。
"这话翻译过来,基本预告了下赛季还是小修小补的节奏。
可眼看着下赛季外援政策可能放宽到4节8人次,没有强力外援兜底,广东怕是要在季后赛门口晃悠了。
朱芳雨的社交账号下最近挤满了球迷。
有人翻出他去年参加综艺节目的视频截图:"总经理忙着当网红,球队能好才怪!"虽然话说的难听,但球队这几年在青训、引援上的摆烂操作,确实需要有人出来担责。
看看隔壁浙江稠州的操作:余嘉豪送去特训,王奕博针对性增肌。
反观广东的青训梯队,已经三年没出过亮眼新人了。
当年输送易建联、周鹏的"黄埔军校",如今连个合格的轮换都培养不出来。
薪资结构更是埋着大雷。
任骏飞拿着顶薪却场均4.8分,赵睿走后留下的薪资空间全填了坑。
现在队里有7份长期合同,活脱脱把自己锁死在死胡同里。
关于重建还是摆烂的争论,广东管理层似乎还在装睡。
要成绩?现在这套阵容上限就是八强。
要未来?青训苗子还没长起来就得被拔苗助长。
有资深球探私下吐槽:"广东现在就像用Windows98系统打电竞,硬件跟不上了。
"
外援政策的风向标更让广东头疼。
如果真执行4节8人次,山西、天津这些"外援大队"会笑醒,而坚持"本土化"的广东可能连现在的排名都保不住。
看看本赛季对阵四强球队的战绩,面对外援强队时场均要输15分以上。
杜锋的战术板也遭遇信任危机。
三连冠时期的"快打旋风"现在成了慢动作重播,遇到高强度防守就失误连连。
有数据为证:本赛季广东队快攻得分联盟第14,失误数却高居第3。
更衣室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胡明轩和徐杰这对后场双子星,本赛季场均要打38分钟以上。
过度消耗导致季后赛关键战两人三分球合计21投4中,体能槽早就见了底。
球迷文化也在悄然变化。
东莞篮球中心的呐喊声不如从前热烈,而山西、南京的主场却越来越火爆。
有当地记者爆料:"很多企业包场赠票都送不出去了,黄金位置经常空着一片。
"
关于未来五年的夺冠窗口,圈内人士普遍看衰。
上海久事正在疯狂囤积潜力股,新疆广汇的财大气粗,辽宁的新老交替基本完成。
反观广东,至少要解决外援、青训、薪资三大难题,每个都是地狱级难度。
朱芳雨最近在直播里说"要对得起十一冠荣耀",但评论区最高赞回复是:"荣耀不能当饭吃,看看人家四川队怎么重建的。
"确实,从冠军到鱼腩再到冠军,四川只用了五年,而广东却在原地打转了三年。
有匿名球员透露:"训练强度比夺冠时期降了两个档,年轻球员加练要被说'搞特殊'。
"这种氛围下,难怪00后小将李奕臻整个赛季都没获得稳定出场时间。
医疗团队也遭到质疑。
周鹏、苏伟离队后伤病不断,本赛季易建联的接班人徐昕又因伤缺席了1-3的常规赛。
对比辽宁队韩德君的"冻龄"表现,广东的体能训练显然出了问题。
赞助商的态度开始微妙变化。
某合作十年的本地企业,今年把预算砍了40%。
球场边的广告牌上,已经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品牌LOGO了。
CBA新规更是雪上加霜。
工资帽限制下,广东没法像上海那样砸钱买人。
自家青训出品的球员,要么像刘权标那样早早退役,要么像赵锦洋那样迟迟打不出来。
五年计划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看看辽宁队的重建样本:郭艾伦淡出后,张镇麟+赵继伟的新核心只用了两年就重回巅峰。
而广东现在连明确的核心框架都没搭建起来。
或许真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候。
交易老将释放薪资空间,引进当打之年的中生代,搭配两个靠谱外援。
但以管理层的操作水平,球迷们更担心会换来第二个"汤普森"——就是那个在广东场均5分的"水货外援"。
有篮球博主算过一笔账:如果把浪费在库克、莱斯身上的美元换成现金,都够修半个训练馆了。
这些年的外援选择失误,直接葬送了易建联最后的巅峰期。
青训教练组该换血了。
十年前广东能批量生产陈江华、刘晓宇,现在连个合格的一号位苗子都找不出。
U19联赛里,广东青年队被山东赢了28分,基本功差得没法看。
球队文化重建迫在眉睫。
当年李春江的"狼性训练"造就了铁血之师,现在更衣室里却弥漫着打卡下班的气氛。
某次客场惨败后,居然有年轻球员在更衣室刷起了短视频。
或许唯一的好消息是,下赛季CBA可能增设"外援工资帽"。
这对不舍得花钱的广东来说,反而算是某种"保护"。
但想靠小成本运作重现王朝辉煌,无异于痴人说梦。
五年太久,只争朝夕。
对于看着广东队长大的老球迷来说,他们不怕等待重建,怕的是管理层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做梦。
毕竟在竞技体育里,摆烂不可怕,可怕的是烂而不自知。
来源:雾眠气泡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