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桐乡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书写着共融共富的精彩答卷。在桐乡这片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土地上,产业创新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力,让桐乡走出了一条产业逐“新”、乡村展“美”的共富之路。
读嘉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竞天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桐乡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书写着共融共富的精彩答卷。在桐乡这片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土地上,产业创新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力,让桐乡走出了一条产业逐“新”、乡村展“美”的共富之路。
4月18日下午,来自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代表走进桐乡。他们深入实地、用心感受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的发展脉动,以及屠甸镇荣星村、梧桐街道桃园村的振兴蝶变……全方位捕捉桐乡共融共富的美好图景。
桐乡因古时遍栽梧桐树,寓意“梧桐之乡”而得名。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3个街道,以温润包容的姿态,承载着104.99万常住人口的幸福生活。2024年,1347.11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成绩,彰显着其强劲的发展动能;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47:1的比值,更将共同富裕的理想化作现实图景,稳居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行列。近年来,桐乡作为共同富裕先行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教育、卫生、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学在桐乡”教育品牌持续擦亮,“医共体”建设全省领先,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让“生活在桐乡”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 向“新”而行,激活发展强动能
自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启幕以来,这场全球数字盛会已连续十一年在桐乡乌镇成功举办。十一年深耕不辍,桐乡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独特优势,持续擦亮“互联网+”高地的金字招牌。作为全国首个建设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的县级市,这里数字浪潮奔涌,智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规模与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但桐乡的实力不止于此,作为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这片沃土孕育了巨石、振石、桐昆、新凤鸣、华友等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其中,有4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数量并列全省县市第一。
资料图片
媒体采访团所参观的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就是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振石控股集团旗下。很难想象,这座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行业巨擘,竟脱胎于1969年成立的石门东风布厂。1989年,其作为浙江省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在桐乡市改制成立。在创始人张毓强的带领下,历经几十年的创业创新,立足“二三产业并重、新老产业并行、轻重产业并举、国内国外并跑”的发展定位,深耕不锈钢镍资源、复合材料两大产业链,形成了特种钢材、镍铁制造、矿产资源、风电基材、复合新材、科技研发、贸易物流、房产开发、酒店健康、金融投资十大产业板块。
“我们整个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拥有超20万立方米的单体建筑体量。主要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深耕发展。”在企业展厅内,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道。这座“未来工厂”集聚多个全球首创和世界第一。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就有1支叶片材料源自振石,市场占有率超35%,产销世界第一;振石光伏复材边框全球首家、首创、首供、首发,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新能源电池保护材料持续发力,供应行业多家头部企业……这里有“风光电”的广阔赛道,更有新质生产力的无限可能。用新装备制造新材料,用新材料服务新能源,用新能源生产新材料。这个入选全省首批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的大项目,向“新”而行,向“高”攀升,打造的是中国复合新材制造业标杆。
振石蕴藏着影响世界的力量。相关负责人在谈及目前企业的发展时,骄傲地表示:“我们现已在国内以及印尼、埃及、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家设立了50余家控(参)股子公司,以浙江嘉兴桐乡为总部,打造了具有振石特色的‘地瓜经济’,希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民企样板。”
振石秉承着“勇敢走出去、坚定走下去、成功走回来”理念,大力推动国际化进程,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投资在外、资源用外、支持他国、发展自我”和“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以外供外、产销全球”两大国际化模式,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强劲实力和无限可能。
屠甸镇荣星村 绿茵场上,“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好球!”一次精准的传球,一次奋力的射门,引来观众的阵阵欢呼。这样的场景在屠甸镇荣星村已是常态。当采访团的车辆缓缓驶入荣星村,荣星村足球公园门口一幢双层建筑上的一颗大足球就赚足了目光。再往后望,只见平整如毯的绿茵场上,修剪整齐的草坪折射出绿油油的光。
资料图片
曾经,荣星村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面临着产业单一、人口外流的困境。而足球的“闯入”,彻底改变了荣星村的命运。荣星村以乡村足球IP为主线,以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农业+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规划用地500亩,布局足球运动区、休闲体验区、实践教育区三大功能区域,不仅建成桐乡第一个足球主题的乡村旅游研学打卡地,更获评第三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
“目前,荣星村足球公园共有2个七人制球场、1个风雨足球场,并配备供球员更衣、休息等功能齐全的足球驿站。休闲体验区则建有球迷之家,引入se7en coffee咖啡馆、足球餐厅、文创中心等业态,丰富着球迷们的体验,所以每到周末都有不少爱好足球的游客、村民前来游玩。”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荣星村足球公园相继举办了近千场次赛事活动,周边城市的球队、游客纷至沓来。这一“足球+文旅”的发展模式,让沉睡的乡村资源被激活,荣星村拥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2024年,荣星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05.17万元,村级经营性收入172.82万元,经常性收入345.1万元,真正在这片绿茵场上“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梧桐街道桃园村 “槜李+”绘就乡村共富新画卷
满园春色关不住,繁花胜雪迎客来。桐乡梧桐街道桃园村是名副其实的“槜美乡村,世外桃园”,曾获得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国家森林村庄、省级中心村、省级历史文化村、省级生态文化基地、省级果蔬采摘基地,省3A级景区村庄等多项荣誉。
资料图片
采访团跟着春日的脚步走进桃园村。“桃园村是桐乡槜李唯一原产地,槜李是桃园村的特色产业,也是浙江名果,闻名中外,古为贡品,距今已有2500多年栽培历史。”桃园村干部介绍道,“全村目前槜李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共65000余株,其中年代最久的槜李树有四五十年树龄。”
桃园村立足槜李产业优势,创新打造“槜李+”融合发展模式。近年来,通过将乡村振兴与槜李文化深度融合,围绕槜李延伸打造系列产业业态,形成了“槜李+文化+旅游”特色主导产业,并以举办“桐乡市槜李文化节”等举措,打响了“桃园槜李”的金字招牌。同时,以桃园槜李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桃园村正推动槜李产业向深加工领域延伸,重点研发槜李果酒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23年槜李产业带动村中500余户槜李种植户实现亩均产值1.5万元,总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自2021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桃园村通过庭院改造、仿古围墙修葺、河道美化等工程,全面提升村落风貌,同时新建槜李堂、江南茧画艺术博览院等文化场所,并引进民宿、文创店等多元业态,持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漫步今日桃园村,既能触摸千年槜李文化的厚重底蕴,又能感受现代乡村的蓬勃活力——古色古香的民宿群落,巧妙融入其中的文创小店,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绘就出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人画卷。
濮院时尚古镇 “时尚+”激活古镇“造血”功能
旧有濮绸誉满天下,今有毛衫产业称霸全国,从古绵延至今的“濮商文化”,给濮院注入了名曰“时尚”的基因。濮院时装周、2023智族GQ年度人物盛典、抖音创作者大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及多场时尚品牌发布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濮院”与“时尚”深度绑定,更让这座千年古镇散发出令人心动的现代魅力。
资料图片
采访团的脚步在傍晚时分踏入濮院,正遇上夕阳的余晖为濮院时尚古镇的粉墙黛瓦镀上一层金边。蜿蜒的河道倒映着两岸灯笼初上的暖光,古桥在暮色中静静伫立。“仔细瞧一瞧‘濮’字,有水、有业、有人、有美。今天来到濮院,确实是名副其实。”采访团成员漫步在濮院的街巷间,目之所及皆是动人景致,令成员们忍不住纷纷掏出手机定格下濮院的魅力。
濮院时尚古镇拥有“融杭接沪”的显著区位优势。立足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特征,古镇的建筑风格雄浑天成、齐聚唐风宋韵,较传统江南六大古镇多了几分庄严大气。以水乡古镇资源、在地历史文化资源、毛衫小镇产业资源为依托,濮院时尚古镇通过文化挖掘、场景复原、产业联动、多元业态及数字化加持,以“中国时尚古镇”为总体定位,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时尚文化等旅游业态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目前,古镇内拥有梅尚度假酒店、濮锦大酒店、ID设计公寓酒店3家,秀水客栈、古井客栈、侍郎客栈、蚬子滩客栈等主题客栈20余家,既有“推窗即见江南”的风情,又有“独处一隅觅禅意”的雅致。漫步其间,不仅能品尝到从考究料理到烟火小吃,从经典菜系到环球美食的各色美食,还能走进MASHAMA品牌店、蔻莎潮奢精品百货、Underverse潮玩店等一系列潮流店铺感受时尚。濮院时尚古镇已经初步实现休闲文化旅游与原生时尚产业的双向赋能,开创了“文旅+时尚”的业态聚合、影响力协同放大的“濮院模式”,是文旅发展与产业创新的典范。
来源:新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