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读书会|书友倡议:每天读书半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2 14:45 2

摘要:4月19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文澜演讲厅,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淘品文化协办的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组织了一场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文澜读书岛的热心书友章一峰分享了他写作《文澜的读书岛》一书的体会,以及他在文澜读书岛的成长点滴。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周婷 摄影 余彩金

4月19日下午,浙江图书馆曙光路馆文澜演讲厅,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淘品文化协办的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组织了一场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文澜读书岛的热心书友章一峰分享了他写作《文澜的读书岛》一书的体会,以及他在文澜读书岛的成长点滴。

参加现场活动的书友,借由章一峰的这本新书,也交流了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一致认为,在碎片化、短视频、AI时代的今天,阅读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知识,引发思考,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可以让我们隔离纷扰的垃圾信息于精神净土之外,助我们抵御尘世喧嚣与杂念纷扰。

一位设计师的阅读之路

《文澜的读书岛》作者章一峰,是一位建筑幕墙设计师,一家科技公司的设计院院长。

2021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文澜读书岛。于是,便一发不可收。他不仅跟着文澜读书岛读书,而且非常勤奋地写作,《文澜的读书岛》就收集了他的30篇读后感和阅读分享会札记。读书、写作之外,他还自告奋勇,5次站上讲台,为书友们分享他的阅读体会,并为文澜读书岛拍摄制作了多期短视频。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分享人,章一峰讲述了他的阅读故事。章一峰认为,阅读对他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加入文澜读书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使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书友,更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分享,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章一峰强调,阅读不应该是一种功利性的行为,而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可以丰富人生体验。他很喜欢文澜读书岛阅读分享活动的多重视角。首先是个人的专业视角,从建筑师、设计师的视角读书,会是独特的体验。其次是个人的爱好视角。章一峰中学时就是文学社社长,还是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他会从这种爱好的视角来读书。再次是作者视角,文澜读书岛经常邀请到书的作者来分享,对理解书的内容很有帮助。最后是书友和读者视角。文澜读书岛的分享讨论氛围使他能听到很多不同看法。

章一峰分享了自己3年多来在文澜读书岛读书的体会。最早,他觉得读书是一个人的精彩。幼年时,他曾经就着煤油灯和手电筒偷偷地看书,独自享受一个人的快乐。直到加入文澜读书岛,他才知道,读书也可以是一群人的狂欢。3年多来,几十场阅读分享会,和数以百计的优秀书友一起读书,然后交流讨论,令他眼界大开。

他认为,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法估量的。读一本书,一定会在你人生的某一时刻带来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书寻找工作上的帮助,也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经历去感悟人生。

文澜读书岛的“重读经典”系列活动使章一峰认识到,阅读是无止尽的,没有一本书读完就是终点。幼时读过的书,如今再读,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启发。两代人共读一本书,更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试验,很有启发。

最后,章一峰以“爱出者爱返”来解释他写作这本书的原因。文澜读书岛经常会给书友赠书,引导大家阅读。第一次收到赠书时,章一峰受宠若惊。久而久之,他发现,文澜读书岛是在做一项功德无量的文化事业,是在把我们从快餐文化和短视频中拉回到书斋里来,是在努力传播文化的火种。所以,他也想通过这本小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告诉所有的人,阅读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激励更多的人加入阅读的行列,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成长。

我们怎么读书?

文澜读书岛发起人劳月对阅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在碎片化、短视频、AI时代,读书更显得珍贵。所以,文澜读书岛一直坚持“纯粹阅读”的理念。读书不能做花架子,赶场子,而要沉下心来,一本一本去阅读。

同时,他强调,读书的方式应该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方式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所以,7年多来,文澜读书岛不断尝试新的阅读方式,用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书友,让大家感到阅读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书友李相彤是一位数据分析师。他爱好广泛,愿意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好书。他喜欢带着几本不同的书出差,看累了就换一本不同主题的书。最近,他在看严复的《天演论》和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他在阅读中善于思考,喜欢把不同类别的书拿来对照。他谈到了“先博而后约”的读书之道,先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他通过交叉式阅读得出的很多观点常常令人惊讶。

陈靖是文澜读书岛唯一一位连续5年获得阅读之星荣誉的书友。分享会上,劳月特别为她补发了2024年的阅读之星奖。早先她热爱旅行,自从2018年底加入文澜读书岛后,她慢慢形成了阅读的习惯。通过边游边读、写读后感等方式,她坚持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她认为,阅读不仅丰富了她的知识储备,更让她在思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书友顾云涛是小学自然老师,他从科学的角度分享了他的阅读体会。他认为,阅读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领域,而应该广泛涉猎。在文澜读书岛的阅读,不仅增长了他的知识,更在与书友们的交流中,拓宽了视野。他认为,阅读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过程,通过跨领域的阅读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小学五年级学生史珁是被浙江图书馆大厅里的海报吸引进来的。她非常喜欢读书,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通过阅读,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对知识的兴趣。她认为,阅读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成长。

书友陈静源是一位大学老师,她分享了自己对阅读深度和思考的认识。她认为,阅读不仅仅是浏览文字,更是对书中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她提到,读书也是在“读”生活。阅读让她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在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她还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我们应该在阅读中保持好奇心,不断提问和探索。

书友郭惠娟则分享了她对阅读多元体验的看法。她说,自己喜欢在不同的环境中阅读,比如咖啡店、茶室或图书馆。这些地方能够提升她的阅读效率和乐趣。她还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她认为,阅读不应该是一种单一活动,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体验的。她还认为,撰写阅读笔记是她整理思路和加深记忆的重要手段。

书友尉颂佳分享了阅读对她和家人的启发以及阅读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她认为,阅读不仅让她获得了知识,还帮助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分享了自己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专业类书籍提升专业能力的阅读经历。她认为,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

在世界阅读日之前,这些有趣的阅读故事,让书友们看到了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明白了阅读是一种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又一次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倡议:暂且放下手机,每天读书半小时

阅读分享会的最后,主持人劳月朗读了书友一诺起草的一份“每天读书半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的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的由来是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劳月和一诺商议,这一建议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放下手机的同时,为什么不拿起书卷一阅?于是,便有了这份关于“每天读书半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的倡议书。

倡议书中写到,“有多久,你未曾翻开书页,任心海驾自由之舟穿行无碍?有多久,你流连网络,无视光阴流逝,任华年付诸流水?有多久,你沉入信息洪流,在喧嚣浮躁中错过了深邃的思考?有多久,你总被社交媒体捆绑,恍惚间迷乱了心的方向?有多久,你未曾仰望星空,模糊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又有多久,你只习惯冰冷屏幕快速流转的画面,却不记得如何亲笔写一封信、一篇日记?”

“那些诗意的滋养、智慧的火花、雅趣的培养,一点点退出了你人生的舞台。生活的主角变成了它——手机,掌控你的日常,左右你的思想,挟持你的喜怒哀乐。在碎片化、短视频、AI时代的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看似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实则都如过眼云烟,难以在我们的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记。它们不断地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在海量的资讯中逐渐失去了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看似热闹非凡的社交网络,慢慢消磨着人内心的真诚,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变得愈发孤独。”

倡议书引用了3年前文澜读书岛书友郑炜炜的一段话。她说,“读书让我能逃离大数据算法的坑,离开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海洋。起码在读书的那段时间,我是沉醉其中的,而且不会被碎片化信息所蹂躏。她认为,唯一可以成功抵挡垃圾信息诱惑的方法是看书。”

“所以,我们在此发出倡议:每天抽出不少于半小时时间来读书,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书。”

“让我们暂且放下手机,打开书本,在阅读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促进思考,愉悦身心。”

“和你的孩子一起读书,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养成、共叙天伦之乐的难得契机。和你的朋友一起读书,能帮我们找到共同语言,加深对人生的理解。读书,会让我们精神丰盈,不再惧怕时间的飞逝,也不会只有空洞的表达。读书,让我们在尘世喧嚣间,有一方宁静的天地,独享岁月的静好。读书,让我们不拘于狭小的视野,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读书,让我们明辨是非,牢牢秉持内心的道德与价值准绳,不被外力诱惑所左右。”

这份倡议书受到了现场书友的强烈认同,28位书友立即在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远在甘肃省定西县观看文澜读书岛阅读分享会视频直播的书友安永明完全认同倡议书的观点,在微信群里要求签上自己的名字,并表示会在他的单位也发起这样的倡议。

别改日,别下次,别以后,就在今日,就在此刻,立即,马上,放下手机,我们一起读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