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柔情:他,用爱与坚韧筑造家的港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14:58 2

摘要:4月18日,清晨四点的涪陵区珍溪镇大兴村,夜色还未褪去,43岁的罗昌海已扛着农具走向田间。他的身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脚下是30亩青菜头地、20亩蜜本南瓜田和10亩玉米田——这些土地不仅是他的生计,更是他守护患病妻子、养育子女、赡养父母的全部希望。

4月18日,清晨四点的涪陵区珍溪镇大兴村,夜色还未褪去,43岁的罗昌海已扛着农具走向田间。他的身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脚下是30亩青菜头地、20亩蜜本南瓜田和10亩玉米田——这些土地不仅是他的生计,更是他守护患病妻子、养育子女、赡养父母的全部希望。

命运骤变:妻子患病,丈夫成为全家人的腿

2016年,原本在重庆主城务工的罗昌海遭遇人生巨变——妻子陈红突发疾病休克,最终确诊为甲亢严重后遗症,终身需与轮椅为伴。“那天医生说完诊断,我感觉天塌了……”回忆往事,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仍会眼眶泛红。当时妻子32岁,两个孩子不满10岁,年迈的父母又体弱多病。面对每月数千元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和六口人的生计,初中毕业的罗昌海选择回到家乡,“我必须成为全家人的腿”。

罗昌海照顾生病的妻子陈红

走进罗昌海家,墙上“最美清洁户”的奖状与满柜药品形成鲜明对比。他独创的“时间管理法”令人动容:凌晨4点下地耕作,7点回家为妻子洗漱、照顾妻子吃早饭、监督妻子吃药,下午抽空辅导孩子作业,夜晚给父母按摩酸痛的关节、照顾妻子睡觉。邻居们感慨:“他给妻子换尿不湿的动作比专业护工还轻柔,但扛起百斤南瓜筐时又像铁打的一样。”

9年3000多个日夜悉心照顾,妻子陈红的病情也一天天得到好转,现在能搀扶着慢慢行走,妻子的脸上也多了笑容。“这么多年谢谢他的陪伴和不离不弃,才让我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陈红微笑着说,丈夫的衣领永远汗湿着,但给她的水杯永远温热。

爱的传承:命运的苦难却浇灌出幸福之花

为了改变家庭现状,罗昌海在村上的帮助下,将周边闲置的土地变成了希望田,成为村里首批规模化种植蜜本南瓜的农户。“他种的南瓜特别甜,因为他把对生活的盼头都浇在地里了。”大兴村党支部副书记姚进感慨地说。

在这个被命运屡屡考验的家庭里,“爱”是最坚韧的纽带。罗昌海70多岁的父亲每天都坚持帮儿媳复健,母亲则包揽了家里家务,为的就是让儿子能多睡一会儿;儿子今年3月份刚刚参加了春季高考,女儿在实验中学读高中。

“爸爸的背影教会我,真正的男子汉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擦干泪继续奔跑……”罗昌海的儿子曾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当罗昌海张口双手,那布满老茧的手掌上,有常年劳作的裂口,也有紧握家人时的温度。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3000多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中国农民最朴实的责任与担当。当乡村振兴遇上这样的“硬核柔情”,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人奋斗的奇迹,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阳光下,轮椅上的妻子陈红笑靥如花,这个曾被厄运击中的家庭,正在土地上耕耘出“新”的春天……

记者手记:

罗昌海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家”的定义——它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屋檐,更是用爱与责任浇筑的精神堡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这样的家庭正能量正是新时代需要传播的最美乡风。

来源:重庆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