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党建红引领农业绿 社会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2 15:04 2

摘要:春耕时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统种共富”项目示范区里,铁犁翻起油润黑土,10余台深松机正呈雁阵式作业。前黑坨子村党员示范户李林站在田埂上算起增收账:“土地托管后每亩多赚300元,可以有时间专心搞养殖啦,一年又能增收2万多元!”这位新农人的切身感受,正

春耕时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统种共富”项目示范区里,铁犁翻起油润黑土,10余台深松机正呈雁阵式作业。前黑坨子村党员示范户李林站在田埂上算起增收账:“土地托管后每亩多赚300元,可以有时间专心搞养殖啦,一年又能增收2万多元!”这位新农人的切身感受,正是大林镇以党建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大林镇以“11529”发展思路破局传统农业“小散弱”困局,目前已将15万亩土地纳入社会化服务版图,全镇37.5%的耕地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年内将实现“35万亩社会化服务面积”的目标,一幅“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党建领航,激活“红色引擎”强磁场

镇党委将“统种共富”列为“书记项目”,构建“双书记挂帅+专班闭环”推进机制——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村党组织书记一线落实,5次专题推进会破解土地整合、利益分配等核心难题。创新“季度评优+超额分红”激励机制,58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6支党员突击队活跃在春耕备耕、技术推广一线,带头托管土地超7万亩。

党组织的“磁石效应”持续显现:全镇形成“党委统筹、支部推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58个嘎查村党支部化身“资源整合枢纽”,累计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20余项,曾经“单打独斗”的小农户如今乘上“联合舰队”。

服务破题,全链赋能破解生产痛点

针对“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现实困境,大林镇创新“政府引导、村集体统筹、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四维联动模式,推出两大服务矩阵:一是“全链条托管”解放生产力:农户每亩仅需600元托管费,即可享受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粮食收益与种植补贴全额归农户。全镇10万亩土地实现“零操心”托管,4500余名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或投身养殖、或外出务工,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二是“菜单式点单”满足多元化需求:针对不愿全程托管的农户,提供12项“自助选择”服务——从春播代管、飞防套餐、到机械化收割,农户按需“下单”,5万亩土地享受到“精准滴灌”式服务,让“想全托的省心、想半托的舒心”。

示范引路,算清“三本账”转变发展观念

为破解农户“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桎梏,大林镇创新构建“观摩+培训+算账”三维引导体系,以实践案例与数据对比双管齐下,推动农业生产观念迭代升级。以“田间课堂”为抓手,组织5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地观摩活动。农户现场目睹机械化播种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智慧病虫害防治技术使作物损失率直降60%,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强大效能。同时,大林镇培育800余名“田秀才”,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现身说法,用具体数据算清“三本账”:托管模式下每亩综合成本降低120元,展现规模化经营的成本优势;全程托管户年均增收1500元,直观呈现经济收益提升;规模化生产使抗灾能力增强40%,凸显风险抵御优势。通过生动的实践示范和精准的数据对比,“成本账”“收益账”“风险账”清晰展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成功打消农户顾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如今的大林镇,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的现代农业画卷渐次铺展。全镇已形成“政府搭台、村集体组织、合作社运营、农户受益”的四维联动格局。下一步,将锚定“全镇耕地社会化服务”目标,实现“三个100%”目标:主要作物机械化率100%、新技术应用率100%、服务对象满意度100%,让更多农户共享“田有人管、钱有人赚”的发展红利。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比作‘小舢板’或许贴切,但要让现代农业真正破浪前行,必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造能经风雨的‘联合舰队’。”大林镇党委书记于晓波表示,将持续深化服务体系改革,让更多农民享受“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发展红利,在现代农业的浪潮中,稳稳握住增收致富的“方向盘”。(孙莹)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