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田埂上“郭辛四季”的成长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5:33 2

摘要:春风轻拂,仍裹挟着丝丝凉意。清晨6点,肥城市王庄镇郭辛村党支部书记郭兵,已在彩色土豆种植基地里忙碌开来。放眼望去,成片的薯苗在阳光下翠绿挺拔、长势喜人。

春风轻拂,仍裹挟着丝丝凉意。清晨6点,肥城市王庄镇郭辛村党支部书记郭兵,已在彩色土豆种植基地里忙碌开来。放眼望去,成片的薯苗在阳光下翠绿挺拔、长势喜人。

“想当年,仓库里堆满了灰扑扑的土豆,一斤才卖八毛钱,无人问津。”郭兵笑着回忆道,“如今,这些‘彩疙瘩’却成了城里人的心头好。”

从土特产到金招牌,郭辛村的故事,源于一场轰轰烈烈的“色彩革命”。过去,这里一直遵循着“两菜一粮”的传统种植模式,土豆、白菜、玉米轮作,是村民赖以生存的“铁饭碗”。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作物的价格一跌再跌。“收成再好,一麻袋土豆也换不回一袋化肥!”村民们的收入锐减,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们只能对着土地唉声叹气,村子陷入了困境。

看着村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村民们的眉头越皱越紧,郭兵心里急得像着了火。“必须得变!”那段时间,郭兵茶饭不思,满脑子都在思索如何帮村子摆脱困境。

2022年,转机悄然降临。“那时候,我带着村干部四处奔波,跑遍了农科院,参加了各类农博会,最终将目光聚焦在了彩色土豆上。”据郭兵介绍,“例如黑金刚、红玫瑰,这些品种不仅颜色鲜艳,花青素含量更是普通土豆的十倍,这正是城里人所追求的!”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反复探讨,他决定以彩色土豆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种植模式转型升级。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村民大会上,郭兵的提案遭到了重重阻力。“种彩色土豆?这能有市场吗?”60岁的张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面对质疑,郭兵没有过多争辩,而是默默扛起锄头,在自家的两亩试验田里开启了探索之路。依托农科院寄来的种苗,白天他在烈日下松土施肥,夜晚则在村委会查阅资料,钻研种植技术。

终于,2023年春,彩色土豆大获丰收。郭兵把蒸熟的彩色土豆端到村口,甜糯的口感让村民眼前一亮。

乘着这股东风,郭兵迅速推动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为确保品质,我们建立了从种苗到销售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郭兵介绍。2023年,彩色土豆以每斤5-7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品牌是土特产走向市场的通行证。随着彩色土豆在市场上的反响越来越好,郭兵心中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郭辛四季”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让农民增收,就要大胆想、大胆试,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郭兵说。经过一系列努力,2023年当年,他便顺利完成商标注册和版权维护。

为了进一步提升“郭辛四季”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在王庄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23年4月,郭辛村成功举办了“王庄镇两菜一粮模式四十周年暨彩色土豆采挖季”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泰安、济南、聊城等地的商超、酒店和餐饮协会前来洽谈合作,并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我们的目标是让‘郭辛四季’品牌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郭兵满怀信心地说。

2024年,郭辛村的产业进一步升级。在彩色土豆种植基础上,又成功研发出特色营养型彩色挂面等深加工产品。“我们从选材到配方反复试验了上百次,”郭兵拿着新研发的彩色挂面介绍道,“现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供不应求。”

如今,“郭辛四季”品牌已经初具规模,村民们也纷纷参与到新模式中来。每到收获季节,他们便架起手机,随手录个小视频,抖音、快手、直播带货样样精通。

临近中午,郭兵和村民们已经完成大片田地管理工作。回到家后,他顾不上休息,径直走向电脑桌,登录电商平台账号,逐一回复网友们关于“郭辛四季”品牌产品的咨询信息。

“我一直有个观念,就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这是我对‘郭辛四季’品牌的初心。”郭兵感慨地说。

在郭兵看来,手中的鼠标如同新农具,正一点一点耕耘出“郭辛四季”品牌更广阔的未来,连接起乡村与城市、农民与消费者,让这甜蜜的事业顺着网线,走向千家万户。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